第113章 试毒 油炸大虾
尽管嫌弃近海沙滩上的虾小,陈舟的手却老实地选中其中较长较大的一些,抓进了塑料袋中。为了防止虾干渴死,他还往袋中灌了浅浅一层海水。
半透明的小虾米约莫8mm左右,抓着费劲。
陈舟抓的虾主要是体长5—10厘米的一种带有黄、黑、白和褐色条纹的虾。
这种虾大个儿的将近三两,看起来比较面善,身体前段没有龙虾的大钳子,倒有两根长长的须子,背上的壳薄而光滑。
它的像貌虽然普通,肉量却不少,要是没毒的话,应该是不错的食物。
不过这虾有个缺点——无法长期在缺水环境中存活,生命较为脆弱。
陈舟沿着海岸行走,才抓了三十多只虾装进塑料袋,就看到袋中最顶层沾不到海水的那几只虾失去了活力,须子不动了,小腿也不蹬弹了,一副马上归西的样子。
连十几分钟都坚持不了,等赶完海,这虾估计已经不新鲜了。
没办法,他只能回到木石墙旁,拿来自制的陶罐,往里面灌了半罐海水,把抓到的虾倒入其中。
他不指望这虾能坚持到他带着收获回家,只希望它们别死得太早,那样就不好吃了。
其实此番赶海,关于虾这种海鲜,陈舟早有另一个目标。
那是一种身体呈红色的巨大龙虾,体型可达30cm以上,身上披着厚重的外壳,看起来威武而狰狞,肉量更是充足。
不过这种虾大多数时间都不在浅水区生活。
今年一月份左右,他在沙滩上看到过几具这种红色龙虾的尸体,有几只像是刚死去不久,还很新鲜,引起了海鸟的哄抢。
到二月份,这种龙虾出现在沙滩的次数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三四月份,更是完全看不到这种虾的影踪,哪怕是尸体也不曾出现。
之前陈舟没有勇于试毒的“测试员”,看到几次红色龙虾,尽管心中非常好奇,却也没敢捡拾或品尝。
现在有“勇敢鼠鼠”帮忙测试,却找不到那些红龙虾了,实在使他遗憾。
他估计和红色龙虾下次相见,恐怕要等到明年一二月份。
当然,如果他真想吃的话,找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坐船出海,潜入浅海海底还是有可能抓到龙虾,或是采集到大蚌、海螺、海参或海马等名贵海参的。
但他没那个技术,更没那个胆量。
……
除虾外,海滩上的螃蟹数量种类也不少,它们的体型通常不大,最为“壮硕”的也就半个巴掌大。
和龙虾一样,真正的巨型螃蟹应该也栖息在浅海海底,除非繁殖期或受风暴影响,不会出现在岸上。
想吃它们,非得走点狗屎运才行。
螃蟹本身就是一种可食用部位较少的海鲜,这种小螃蟹去了壳还没有一两肉,陈舟挑挑拣拣,只抓了几只大个儿的黄壳螃蟹。
回家以后,他会把这些螃蟹煮熟了喂给试毒鼠,确定无毒后浅尝一两只。
小蟹不求吃饱,给餐桌添加些许特别风味已经足够。
……
上等虾蟹都在海水中,沙滩上真正丰富的海鲜还要数贝类和棘皮类动物。
附着在石头上,与大拇指指甲大小相仿的,表面晕染着水墨般纹的小贝是陈舟的重点关照对象。
为了对付这些顽固的小东西,他特意掏出了匕首,蹲在岩石旁一点点往下剜。
黑漆漆的礁石上这种小贝数量众多,密密麻麻自下而上叠在一起,收集起来效率极高,没几分钟就能装小半袋子。
小贝或许味道独特,肉质鲜嫩,却只能当“瓜子”一样的零食,慢慢享受。
像陈舟这样心急的人,吃海鲜除了最基本的味道之外还有个标准——份量。
想找足够饱满肥厚的贝类,就不能指望附着于礁石上的小贝了,必须得在沙滩上挖掘。
看赶海视频的时候,陈舟没少幻想赶海博主挖到的“猫眼螺”“月亮贝”还有蛏子和蛏王煮起来是什么味道。
但那些人只管挖不管做,赶海的视频足有几千个。
怎么烹饪怎么吃,吃起来什么味的视频一个都找不到,看得他心里直痒痒。
现在终于有机会亲自赶海,虽然看不到猫眼螺之类熟悉的贝类,陈舟心中仍然充满期待。
一个个掘开沙滩上的鼓包或孔洞,一点点增加塑料袋的重量。
前后大约用了两个小时,陈舟带来的陶罐和塑料袋全都被装得满满当当,可以说此次赶海已是难得的大丰收。
盘点收获,除虾和螃蟹,小贝、大贝和不知品种的蛏子外。
陈舟还拣到了两条比较新鲜的海鱼,四个浑身是刺的海胆,还有一个已经有些发黏的海参,估计已经不能吃了。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足有近二十斤,陈舟带来的容器根本不够用。
所以赶海过程中他还抽空去了一趟营地,拿了一个木桶来。
若没有这个木桶,除非他把腥气四溢的海鲜都塞进登山包,不然肯定无法悉数带回。
……
赶海活动圆满结束,背好登山包,戴着大檐帽,陈舟踏上了返程的路。
沙滩上的木石墙仍没有砌好,他打算今晚回家后找个大号容器,先把那一大堆贝类都倒进去吐吐沙子,明日再下山处理木石墙。
还有十多天呢,不必着急。
而且明天再下山,还能继续赶海,要是走运的话,说不准就能拣到大龙虾或大螃蟹。
……
赶海这事让人感到轻松惬意。
尤其是在这样一座自然资源丰富,获取海鲜难度极低的“世外桃源”。
陈舟听说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男性负责狩猎,女性负责采摘。
故而现代男性骨子里便充满对冒险的向往,热衷于枪械武器,在游戏中钟爱厮杀。
女性则大多喜欢安静舒缓的工作,憧憬从事与艺术、音乐有关的行业。
但这并不代表男性无法从收集中获得快乐——收获的喜悦属于全人类。
将塑料袋中的贝类倒入装满清水的木桶中。
看着顶着水墨纹样的小贝在水中旋转,像一个个娇小的芭蕾舞者从天而降,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丰收之美,并准备将这一幕画在白泥板上,留作纪念。
……
当晚,处理完海鲜,喂过猫猫狗狗鼠鼠,陈舟将鼠圈中的老鼠们全部分隔开。
六只产过崽的母鼠单独关在一个“单间”。
其余刚满一个月的小鼠关在一起,勇于奉献的“试毒鼠”将从它们中选拔出。
那两只种公鼠则继续待在旧鼠圈中。
为了避免遗传病影响试毒结果,陈舟必须保证新一批小鼠不与母鼠交配。
不过严格来说,这批小鼠也是近亲繁殖的产物——它们都是一个妈生的。
陈舟不知道自己这种分隔行为到底有没有效,他只觉得这样更利于试毒鼠健康有序地繁殖,哪怕这种方式是掩耳盗铃。
如果有条件的话,他真想抓两只年轻力壮的公老鼠。
可惜,活捉老鼠的难度比活捉兔子或龙猫高得多,现在时间不够充裕,他没办法放下其它工作特意去抓老鼠。
……
隔开老鼠后,陈舟先给海鲜做了个简单的分类。虾类、蟹类、海鱼、贝类、海胆、海参,挨个被他命名并打上代号。
担心日后赶海遇到相似的海鲜,误将外表相似的两种海产品认成同一种,导致中毒,他还在灯光下给每种海鲜都绘制了较为详细的写实素描图。
别说,严谨的态度还真带来了意外收获。
仔细观察后,他发现体型较大的虾中竟然有几个“间谍”。
它们的须子更短更粗,看起来像断了一截,身上的纹在白黄黑褐的基础上又添了几道淡淡的蓝色。
若不拿起在灯光下查看,还真要让它们浑水摸鱼,与另一种虾混为一谈了。
“好阴间的虾,这两种虾中要是有一种有毒的话,我不就完蛋了。”
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偷懒,仔细对照了所有虾,陈舟赶紧把所有虾都摆放平整,挑选出其中有蓝色条纹的虾单独放在一旁,这才松了口气。
……
贝类的生命力比蟹顽强,蟹的生命力又比虾强。
在塑料袋木桶和陶罐中颠簸了一天,大多数贝类都半死不活的维持着生命,少数几只螃蟹还能吐泡泡,虾则全军覆没。
挑选过程中,陈舟感觉虾的数量似乎有点多了,便祛除了一些品相不太完整,掉了须子和腿的虾。
待会他准备把这些不完整的虾喂给试毒鼠。
同一只虾,他要将虾头、虾身、虾内脏分成三份,生着喂给三只试毒鼠,煮熟后再喂给另三只试毒鼠,观察反应。
螃蟹、海鱼、海胆、海参和其他贝类同样如此。
家中的试毒鼠数量完全够用,实在不行他还能牺牲三只母鼠,反正老鼠繁殖速度快,两个多月就能补充上损耗。
……
26日当晚,陈舟又忙到深夜才入睡。
他把试毒鼠们分别安置在“专用单间”内,在它们门口刻上了其食用海鲜的名称,并标注了生熟和食用部位。
老鼠对熟海鲜的接受度较高,放到面前它们会自行啃食。
面对生海鲜,它们就不太感兴趣了,通常只是嗅嗅就扭头离开。
但身处陈舟的“监牢”中,它们逃也逃不到哪去。
这种不识相的老鼠能得到的只有陈舟的抓捕和“暴力投喂”,无论想不想吃都要把海鲜塞进肚子里,不然岂不是不给他这个“典狱长”面子。
……
9月27日,距离挑战开始一周年还差三天。
约莫十点钟,陈舟从床上爬起,匆忙洗漱,生火煮饭后,径直赶往储藏室,准备查看小鼠们的状态。
可能是因为赶海时挑选的海鲜长相都很正常,大多数小鼠都安然无恙,没有中毒的迹象。
陈舟点亮油灯,对鼠圈内部也做了详细的检查,健康的小鼠牢房内既没有不成形的粪便也没有血迹,眼睛清澈,走路不打晃儿,能吃能喝,没有任何异常。
但也有例外,比如昨晚食用了带蓝色条纹生虾头、生虾身子、生虾内脏的三只小鼠就不幸中招,全都去世了。
陈舟抓起它们身体时,发现它们的身体内软绵绵的,像是被注入了大量水分。
后来的解剖证明了这一点,小鼠的肌肉组织和内脏明显受到了毒素的影响,产生了大面积溶解,都成了黄红相间的液体。
还有几只吃了普通虾内脏的小鼠有些腹泻症状,像是轻微中毒。
另有一只吃变质海参的小鼠精神有些萎靡,但没有腹泻。
……
将三只勇敢献身的鼠鼠试毒员掩埋进深坑,陈舟马不停蹄地挑出了那些有蓝色条纹的虾,把它们丢到炉灶中尽数销毁。
昨晚为了避免好奇的小猫偷吃海鲜,他往木桶上盖了沉重的木板和石块。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措施极有先见之明,不然若小猫或提子、小灰灰嘴馋偷吃了虾意外去世,他就要悔恨许久了。
三只小鼠的死亡无足轻重,陈舟很满意测试的结果。
数量最多的小贝、肉质最肥美的足有巴掌大的贝类还有那两条塞进“硝石冰箱”中冷藏的海鱼等海鲜都没毒。
……
“试毒鼠”计划圆满完成,从今天开始,他的食谱将会持续扩展。
9月30日的盛宴上,桌上的菜肴必定完成质与量的飞跃,从过年时的四菜一汤进化到海天筵席。
不过三天后,这些海鲜就不新鲜了。
既然已经了解毒性,把心放在肚子里,他决定杜绝浪费,提前品尝一下这些海鱼海贝的滋味儿,选出谁才是盛宴的“硬菜”。
……
众多海鲜中,保存时间最短的要数虾蟹和鱼。
贝类大多数都还活着,吸附在木桶的桶壁上,昨晚已经排出了不少沙子,还能称得上“鲜”。
陈舟准备先做一道油炸大虾,然后把死掉的小贝和大贝下锅烹煮,最后烤两条鱼。
现在家中调料丰富,可供使用的有油盐酱醋,大蒜、茴香和酒。
虽没有最重要的辛辣香辛料,做一道油炸虾还是绰绰有余。
将准备好的虾去头剪须,开膛破肚,洗干净后用朗姆酒稍加腌制。
切好蒜末——由于蒜数量不足,新长成的蒜还要留着做种子,陈舟很克制地只用了一头蒜,另切了一些蒜苗掺进蒜末中。
然后他用面粉调了些糊糊挂在腌制过的虾身上,防止下锅后虾粘在一起。
把海豹油倒入平底锅,猛火热油,直接下虾,用自制的木铲子翻炒,直至虾身变黄。
炉灶的火太过旺盛,陈舟一时没控制好火候,把几只虾炸得有些过火,颜色发暗。
菜肴的品相稍受影响不耽误他继续做菜。
捞出锅中虾后,倒出多余的油,撒入蒜末和切碎的蒜苗。
这回陈舟长了记性,拿起平底锅,悬于炉灶之上,尽量降低火力。
倒入炸好的虾,放酱油放盐放。
平底锅中,虾肉的香气与调味料的香气融合在一起,飘满了整个厨房。
人类的“神奇魔法”吸引了家中的所有馋鬼。
来福始终守在陈舟身旁,端坐在门口,眼睛眨也不眨地紧盯着平底锅,嘴角早已挂起了“水晶吊坠”。
小灰灰急匆匆从储藏室的木架上跳下,慌里慌张地不知碰倒了什么,带起噼里啪啦一阵声响,飞奔过来。
提子不甘示弱,领着三只小猫理直气壮地坐在另一边,母子四个排列整齐,喵喵叫着讨食。
别说它们,闻到这香味儿,就连陈舟自己都淌口水。
但菜还没做完。
简单翻炒过后,他又往锅中洒了一点点自制醋——这是这道菜的灵魂所在。
醋味增香,酸甜咸鲜融洽,他又搅拌了一下锅中色泽金黄的炸虾,然后倒入盘中。
热气腾腾,香气逼人,这道油炸大虾唯独少了椒红葱绿,看起来有些单调,味道层次也不够丰富。
尽管如此,它依旧是陈舟自登岛以来,最满意的菜肴。
更让他骄傲的是,在岛上近一年几乎没做过什么正经菜,平日里不是撒点盐炸就是扔铁壶里炖。此番炸制步骤复杂的大虾竟然没有失误,无论是咸度还是、醋的份量都放得恰到好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