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111章 最大方的一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1章 最大方的一集

    藤编工艺书籍已经是难得的惊喜,更让陈舟兴奋的是,这本书仅是“大礼包”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此次奖励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把这本堪比黄金的“教材”小心地用那层塑料膜包裹起来,装进登山包,再放到防雨棚下,以免它因为任何意外被淋湿,陈舟取出了盒中的另一件物品。
    这玩意乍看起来像个黑色的圆形玻璃杯子,口径大概18cm,高度约30cm左右,拿到手中很有份量。
    虽然看起来像杯子,陈舟却很清楚它的名称和实际用途——
    这是一个石墨坩埚。
    它通常由石墨、黏土、硅石等耐高温原材料烧制而成,主要用于熔炼铜、金、银、铅、锌等有色金属和合金,在现代冶金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别看它“相貌平平”,好像乡下的小号腌咸菜缸。
    在陈舟看来,它的作用可不低于那两把手斧,甚至还更重要一些。
    在各类坩埚中,石墨坩埚是熔炼金属效果最好的类别之一。
    它可以经受1800°的高温,同时具备极为优异的导热性能,而且优质的石墨坩埚表层通常带有特质的釉层,能够大幅度提高它的耐腐蚀性能。
    且石墨坩埚的使用寿命也比其它坩埚长,对急冷急热有一定的抗应变性能,化学稳定性优良,不会在熔炼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
    它的内壁平滑,不易使被熔化的金属液体粘附在内壁上,适合倒出金属液体,浇铸模具。
    可以说石墨坩埚是“小作坊”式私人熔炼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少了它,再好的防火泥都不中用,熔化的金属液体不仅杂质多,还有可能粘附在内壁上,基本只能当一次性用品,且防火泥的导热性能差,同样体积的金属块,用防火泥可能要消耗几倍的燃料才能将金属熔化。
    不过单靠一个石墨坩埚就想熔炼金属,也没那么容易。
    据陈舟了解,一个合格的坩埚,除坩埚本身外,还应该带有撇渣勺、坩埚盖、接合环、坩埚支架和搅拌棒等附件。
    很不幸,这几样东西都不在本次大礼包中,要想使用坩埚,他还得自行完善这些附件。
    尽管如此,对陈舟而言,这个黑乎乎的“杯子”也大有用处。
    待下个旱季到来,他便能建起一座烧炭窑,批量生产木炭——这既能应用于大烧陶窑,也能应用于熔炼金属。
    从船上卸下的各类铁制品可当做原材料,浇铸成铁镐头、耙子、铁棍,或是制成护甲的部件,为他与土著搏杀增加几分安全。
    至于那些铅板,也能熔化成铅液,进而制成圆珠状的铅弹。
    陈舟甚至考虑到了挑战结束,回到现代后如何将那些贵重金属变现的问题。
    作为普通家庭的普通一员,他很难解释手里大批来自欧洲,用纯正17世纪工艺铸造的金银币是从哪弄来的。
    如果在二十多年后,他成功拿下了那艘西班牙劫掠船,手上的财富更是能达到一个令人咋舌的程度,那么如何出手数量庞大的真金白银,就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倘若回到现代后再熔炼这些金属,无论是从网上购买坩埚、汽油喷枪、液化气罐和氧气罐,还是托人帮忙,都会引起他人注意。
    发达的网络,无处不在的监控,他根本不能保证自己行为的隐蔽性,更无法解释巨额财产的来源。
    这时,提前在挑战过程中对贵重金属做处理就很有必要了。
    虽然将有收藏价值的金银币变回碎金银会大幅度降低它们的价值,。
    仔细考虑,就算不把它们熔炼,而是抛售到市场,一堆超越市场现存量的古董钱币一定会使金银币的价格飞速缩水。
    还不如只保留少部分金银币,将大多数贵重金属都变成方便解释的没有具体标识的金银出手。
    待财富提升了社会地位,拓展了社交圈子,结识了更有能力的人,巩固了更安全的渠道后,他就能将剩下的财物以海外拍卖或私下交易的形式出手了。
    而在岛上熔炼黄金白银,石墨坩埚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不过陈舟很怀疑,这个石墨坩埚能不能撑到20多年后,坚持到他拿下那艘西班牙劫掠船的时候。
    石墨坩埚耐高温、耐腐蚀,也不算脆弱,唯独怕受潮。
    使用受潮的石墨坩埚,很有可能出现破裂、爆片、掉底掉帮等问题,甚至产生工伤事故。
    而岛上其它储存条件都好说,唯独湿气重这一点难以解决。
    尤其是雨季,沿海地区的空气中仿佛都蕴涵着细小的露珠,在这种环境中,想让一件物品保持干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恰好拿到一本藤编指南,陈舟打算用卫生纸包住坩埚——因为使用的很克制,他还剩不少卫生纸。
    然后再编一个藤筐,把包裹严实的坩埚放进藤筐中,挂在墙上。
    待火墙搭建完毕,坩埚就挂在火墙上方,每日生火做饭时都能对其进行烘烤,从而祛除潮气,尽量使存放坩埚的环境保持干燥。
    拿着石墨坩埚,因为口径过大,他没有将坩埚塞进登山包中,而是把它稳稳地放回礼盒,转而取出其它几样物品查看。
    ……
    藤编书和坩埚是盒中两个最显眼的大块头,也可以说是整个礼盒里最有用的两样奖励。
    至于其它奖励,虽不如这两件奖励用处大,但也远胜过手机壳、肛塞和鞋拔子这种纯恶搞性质的工业垃圾。
    其中包括十块盒装香皂——这是陈舟很需要的生活资源之一。
    香皂可以除菌抑菌,清洁身体,祛除异味,有了这玩意,无论是洗头洗脸还是洗澡,他都能获得更佳的体验了。
    不过十块香皂显然用不了太久,如果每次洗手洗脸都用香皂的话,这些香皂恐怕还坚持不了一年。
    对此,陈舟只能把这些香皂理解为节目组看他解密艰辛,给他的补偿。
    或是顺利在岛上渡过一年,给他的周年福利。
    除香皂外,礼盒中还有一个户外打火器。
    该器材配备了三根直径约1cm的实心镁棒,一根打火棒,还有一个带有刻度的刮片,它们被装在一个小皮包内部,排列的很是整齐。
    在获得这个户外打火器之前,陈舟已经拥有火镰和打火机两种点火器材。
    而且他还能自己制造大型火弓,用于在窑洞内快速生火,因此在生火器材这方面,镁棒只能算锦上添。
    如果在登岛当日给他一件这玩意,他可能会高兴地手舞足蹈。
    现在都已经临近一周年了,镁棒的作用早就大打折扣,再无法给他带来惊喜感。
    至于打火器之外的另几样东西,就不是锦上添,而是雪中送炭了。
    其中包括一个非常小巧,长度大约40cm的手锯,手锯配备15根备用钢锯条。
    还有一瓶净含量1l的酱油,一把强光手电,以及两袋精盐。最后,在礼盒底部,陈舟看到了一件分外熟悉的东西——小方块。
    那是个比谜题方块大了一圈的木质方块,外表和他昨天晚上才破解的那个方块一模一样。
    不过这个木质方块的身世可不像上个方块那么神秘,它有一张简单的说明书。
    说明书是一张轻薄的彩印纸,上面印着方块的图片,写着两行字——
    圣剑puzzle。
    难度:十级。
    这个木方块被放置在礼盒最底部的角落中,像是一个彩蛋,等待陈舟发现。
    事实上,此前半个月的折磨已经让陈舟对这玩意产生了轻微的ptsd。
    看到小方块的一瞬间,他就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坐在桌前的解密过程,甚至有种将方块丢进大海的冲动。
    但他最终没能将这冲动变成实际行为,只是深吸一口气,把酱油、手电、精盐和打火棒等奖励收进登山包。
    随后戴上大檐帽,背上登山包,抱起礼盒,招呼来福,返回窑洞。
    若没有石墨坩埚,他可能会留在沙滩上,整理垒砌完木石墙再回家。
    但有了石墨坩埚,他就不能冒着让它受潮的风险,继续待在沙滩。
    雨季晴朗的时候不多,趁着现在降水停止,有阳光洒下,潮气没那么重,他要赶紧回家,找个合适的容器,干燥的地方,把坩埚妥善保存起来。
    ……
    回家的路上,看着身前包装充满喜气的盒子,想起里面那个小方块,陈舟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此次奖励的内容物到底有没有用,是否受到上次那个谜题的影响。
    假设他放弃解题,或者没能解开谜题,在失去时空切割这个强大助力的同时,有没有可能也失去了这些有用的奖励?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又怎么解释盒子底部那个一模一样的小方块呢?
    想到这里,陈舟又想起了贴吧中那篇征求挑战者报名的帖子。
    他想,参与挑战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人,同时应该也不可能局限于亚洲人。
    其他参与挑战的人之中,可能有勤快的,有懒惰的,更不会缺少有自己的小聪明,利用bug为自己谋福利的人。
    倘若他们也遇到了保险箱和小方块这样的谜题,他们会怎么做呢?
    如果他们利用时空切割偷懒,放弃破解小方块,此后获得的奖励又会是什么样子……
    尽管没有明确的说明,陈舟却能从自身的经历中感受到时空管理局种种行为中藏匿着的恶意。
    他可以想象,那些试图用自己渺小“智慧”挑战节目制作组的胆大包天的人会有怎样悲惨的下场。
    或许,那些人随后的奖励都会变成工业垃圾。
    或许会更惨,他们的神秘奖励环节有可能直接被取消……
    “挣扎”。
    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肉体上的“挣扎”,都是这场真人秀的主基调。
    “投机取巧”“放弃躺平”都是节目组不提倡甚至反对的恶劣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不具观赏性。
    想着想着,陈舟脚步逐渐放缓,心中有股难以言喻的凉意滋生出来。
    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但凭着直觉,他感觉这猜测八九不离十。
    他甚至有个更离谱的想法——那个保险箱如果换一种方法拆解,箱内的物品也会发生变化。
    倘若他当时没有连夜暴力拆解,而是用时空切割切开箱子的话,里面装着的可能就不是左轮手枪,而是会发光的玩具枪了。
    根据他对时空管理局的了解,这个可能性不仅有,而且还很高。
    他之所以过得这么顺利,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的勤奋努力。
    另一方面可能也因为他的行为一直都顺应节目组,或者那些“高处观众”的意愿。
    换个角度想,在那不可观测的未来世界,没准他已经成为“楚门”那样的大明星了呢。
    “可我终有一日是要离开这里的。”
    放下虚无缥缈的猜测,抱紧礼盒,踏着坚实的大地,陈舟走完了剩下的一段路。
    ……
    回到窑洞后,未搭理迎上来的三只小猫。
    他第一时间生起火,取出石墨坩埚和卫生纸,一边降低洞内湿度一边把石墨坩埚包成木乃伊,以免它受潮。
    随后他又掏出背包中的大部头,将其放在书桌上。
    在现代时,这种枯燥的书籍在床头柜上放三年他都未必会看一眼。
    那些快节奏且夺人眼球的短视频早就将他的精力消磨干净,同时提高了他大脑受刺激的阈值,使他对传统书籍和慢节奏的影视剧提不起兴趣。
    但到了孤岛,他对那些“奶头乐”和“娱乐至死”内容的态度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一万个没有营养的短视频、剧本、抽象的帖子加在一起都不如这本书珍贵。
    他甚至愿意付出自己拥有的一部分金币银币去换取实用的书籍。
    哪怕不是传授技术的书籍,而是厚重冗长的世界名著或是专业书籍也行。
    他尤其需要一本传统木质建筑的书籍,一本详细介绍南美洲野生动植物的书籍,还有一本教授如何画素描和油画,或者水墨画,工笔画的书籍。
    可惜,这些在网上几十块钱或者上百元就能得到的珍贵的知识,在孤岛上费价值几千块的金币都得不到。
    就像沙漠中的淡水,有价无市。
    对此,陈舟只能期待接下来的神秘奖励。
    他感觉节目组对他的印象还不错,日后的奖励中,肯定不会吝啬优质奖励。(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