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算力系统 > 第219章 难以克制的抱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9章 难以克制的抱负

    第219章 难以克制的抱负
    林远从蓝标厂离职的时候,自然受到了对方大力挽留。
    职位、薪资、股票期权,都可以谈,只要林远肯留下。
    但林远走的很坚决,因为他接下来想做的事情会让好团和蓝标厂都很难受。
    至于林远到底想做什么事,这个就要从全世界的商人都想干一件事说起。
    全世界的商人最想干的一件事,自然是把同一件商品鼓捣几下之后,换成不同的包装,按照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人。
    如果张三出得起一百块,那就卖他一百块。如果李四只出得起五十块,那就卖他五十块好了。
    反正只要不亏本有得赚就行。
    这是所有商人的终极梦想,主打一个搜刮干净所有利润。
    但顾客们又不是傻子,自然没人愿意心甘情愿当韭菜。凭啥卖他五十,卖给我就要一百。
    于是,包装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比如手机,大多数厂商就用flash+ram大小来划分配置。什么128g、256g、512g,不同存储大小价格能差个好几百,但其实flash和内存的价格很便宜,尤其是对于拿货量巨大的手机厂商来说,那就更便宜了。
    卖手机最挣钱的就是卖存储,256g和512g的价格差能买一堆的256g kingston u盘。
    商品版本的划分适应不同人群对价格的接受能力。
    再比如汽车,厉害的厂家总是刀法精准,让你纠结要不要多一两万提升一个配置等级。总是让你为某个想要的配置多超出配置本身应有的价格。
    这类骚操作成了某些庸才口中的销售策略。
    那些庸才们奉为圭臬。
    而玩的更骚的,还是要属走经销商模式卖车的。
    同一款车,一模一样的车,在全国各地的价格能差好多。
    为啥会有厂家指导价呢,无非就是方便各地4s店自顾自的鼓捣优惠呗。
    以至于人类都已经进入21世纪二十多个年头了,还有不少人在靠着车价的小道消息混饭吃,这在林远看来完全就是人类系统内部无聊的内耗。
    所有这些种种,都是为了实现那个让价格适配不同用户的目标。
    自然而然的,外卖行业也逃不出这个窠臼。
    外卖平台上那眼缭乱的优惠券,那神乎其神的包装费和配送费,一切的骚操作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给价格掺入变量。
    如果说价格是由一个公式最终计算出来的,那么这个价格公式中涉及的变量越多,自然变数也就越多。
    当你吃了几顿特价外卖,以为自己占到便宜的时候,真正的镰刀正在后头等着你呢。
    通过优惠券、包装费、配送费这些变量的灵活调度,外卖平台就顺理成章的有了不同用户不同价格的理由,也就顺利让自己从操控价格的指责中脱身出来。
    这种商品价格的随意波动,造成的影响是:商家自己都不确定,这一餐卖出去自己能挣多少钱。这种不确定对骑手也是同样的。
    但在林远看来,外卖完全就是一个不需要创新的行业。
    准确来说,外卖作为食物本身是需要创新的,但是外卖的配送过程是不需要创新的。不过就是引导骑手从a地拿餐后送到b地,然后整个配送过程尽量平滑。这在数学模型上非常简单。
    既然是一个不需要创新的行业,那为什么还要交给私营经济去胡搞呢。
    私营经济相比公有经济的优势,不就是更加具备面向市场的创新活力嘛。但现在外卖平台们把心思都在鼓捣价格上了,鼓捣价格算是创新吗?根本就是忽悠人嘛。
    所以林远提出了他的观点——外卖行业到了该被固化标准的时候了。
    直接把外卖平台收归公有自然不切实际,这自然是和潮流不相符的。但是制定标准却是有必要的。为的就是扼制私营经济作死的上限。
    所以他很快就写了一份提案。
    提案的核心思想是:制定一套公开的,面向每个独立区域的算法,用于管控外卖平台对商家的抽成额度,以及骑手配送每一单的收入。总之就是要将外卖行业标准化。
    让外卖行业就像油价一样,全国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
    对商家的抽成可以按照餐品价格乘以一个浮动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
    骑手每单的配送收益,则可以根据配送距离,以及当前时段的道路拥堵情况,再乘以一个系数来决定。这个系数也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
    很简单。淞沪这类一线国际大都市的配送价格自然不可能和三线城市在一个水平线。
    各项系数可以由当地政府定期组织商家代表,以及外卖平台代表,以及当地市民一起讨论决定。
    系数是完全公开的,然后任何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涉足外卖行业。这样就把外卖行业做成了一项民生基础服务。
    由政府制定标准(搭台子),民企负责运营(唱戏)。
    这样就能把外卖平台彻底干碎,因为标准一旦制定后,就不存在外卖平台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原本外卖行业没有民企乐意再进来,无非就是因为玩不过那两家互联网大资本,对方只要稍微补贴一点优惠券,就能把新来者给耗死。
    完全放开的竞争,导致的结果不一定会是充分的竞争。
    在产生巨头的过程中,竞争是充分的。但是巨头一旦产生出来后,竞争就几乎停止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新玩家进来了。
    于是事实上的垄断就诞生了。
    这种垄断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商家和骑手完全成了外卖平台的工具,原本外卖平台才应该是工具,但现实是没有资产的外卖平台却成了地主,背负重资产开店的商家却成了给它打工的。
    这就是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地主——我连地都不提供了,长工(商家)得带着土地(店铺)跑我这来打工。
    就这种骚套路,能培育高科技企业才怪了。
    因而林远对此很愤慨,他要为这个社会做一件好事。
    林远要让这个世界明白,决定事物本质的不是先进的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目的。
    当他写完这份提案最后一个字的时候,胸中充满了使命感。
    虽然林远一直以来并非是一个心怀使命感的人,可是真到了这个份上,他还是压抑不住那股想要做点事情的冲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