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武侠世界刺客行 > 第356章 帝都风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6章 帝都风云

    第356章 帝都风云
    黄四喜一掌震毙拓跋玉。
    他目光回转时,淳于薇已经被天魔飘带给缠住,摔翻在婠婠脚下。
    淳于薇仰头打量,见婠婠白衣赤足,紧挨着石青璇,两女容彩均是绚丽生光,白晳雪肤将周遭一切都陪衬的黯淡无光。
    她心想如此惊世姿容的美人,翻遍突厥万里疆域也找不出一个来,她竟然同时遇到两个,不过中土女子往往温柔如水,越是美丽,越是心慈手软,应该不会杀她。
    谁知婠婠却是冷颜警告:“你最好祈求那些中箭百姓没有伤亡,否则我会把你活活吊死在这儿!”
    淳于薇嘴角一抽:“我是你手下败将,自然任由你处置,但在杀我之前,请让我知道我是丧命在谁的手里!”
    婠婠努努嘴:“偏不告诉你!”
    婠婠不与她废话,陪同石青璇转身去找黄四喜。
    这时中年文士与红妆女子已经双双来到黄四喜面前。
    只见中年文士抱拳作揖,自报家门:“在下李靖!”
    他又手指红妆女子:“这是李某内人红拂,多谢郎君出手营救!敢问郎君怎么称呼?”
    黄四喜心想原来这两个是隋唐名人李靖与红拂女。
    他不禁朝红拂女多望了一眼,这个女人早年貌似与杨素有些渊源。
    今趟前来长安是为了开启杨公宝库,鲁妙子绘制的藏宝图纸上,标注的三个入口方位,全部隐藏在京城权贵人家的深宅大院里,而这些宅院无一例外都与杨素有关。
    不过自从杨素之子杨玄感造反失败后,杨家与其部下都已经被诛,他们位于京城的宅院也被隋廷抄掉,全部更换了新主人。
    鲁妙子常年隐居在飞马牧场,不了解外界信息,对京城豪宅的产权变动更加不清楚,所以他在图纸上标注的三个入口,仍旧显示的是杨家或其属下大宅。
    黄四喜原本是打算进了长安城后,找当地商人慢慢调查,不过现在完全可以找红拂女打听,她对杨素家产的转让肯定更加知根知底。
    想到这里,黄四喜就对李靖与红拂女说道:“我叫黄四喜,两位是不是京城人士?”
    李靖与红拂女均在揣摩黄四喜的身份,以黄四喜刚才展现的超卓武力,必定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但李靖与红拂女常年在江湖上走动,听闻过武林中几乎所有名家宗师,却对黄四喜这个名字异常陌生,两人不禁暗暗起疑,黄四喜是不是使用了化名?
    李靖笑着回道:“自京城在开皇年间建成后,李某与内人就已经在城内落户,算的上是京城人士,不过我们已经离家将近半年,黄郎君在林间停留,到底是出城与入城呢?”
    黄四喜正要答话,婠婠与石青璇双双来到了他身边。
    红拂女目光落在石青璇身上,惊讶失声:“你是石青璇石大家?”
    石青璇以萧艺名传天下,她与琴技出名的尚秀芳并列为江湖两大乐师名家,曾经造访过一些大儒名士举办的大宴,让她美貌也得以传扬。
    她知道红拂女应该是在某一个献艺场合见过自己,就朝红拂女点点头:“我是青璇,大家不敢当,李夫人有礼啦!”
    红拂女听到石青璇证实身份,忽然想起数月前的一件惊天大案,阴后祝玉妍在别山丧命在刺客降龙手上,据事后魔门中人传出的消息,当时石青璇也在场。
    红拂女顿时望向黄四喜,甄别起黄四喜的样貌,与数月前各大势力争先通缉追杀的刺客降龙确实有几分相似。
    虽说阴后祝玉妍死后,这些追杀令已经在一夜之间全部撤销,但红拂女与李靖常在江湖游历,早就多次见过追杀令的内容。
    待红拂女想通这一点,脸色转为激动:“黄郎君是威震正魔两道的降龙好汉吗?”
    李靖也是一脸惊愕,目前江湖上名声最盛就是降龙,若降龙现身在长安,消息肯定会瞬间传来。
    李靖心想他既没有收到风声,那就说明黄四喜是刚刚抵达长安脚下。
    也果真听黄四喜回道:“我正打算入城,既然两位长居城内,不妨结伴同行!”
    李靖与红拂女同时应声:“愿为黄郎君引路!”
    婠婠手指淳于薇:“那个突厥女人怎么处置?”
    红拂女暗惊婠婠容颜,竟在以仙姿闻名于世的石青璇面前毫不逊色。
    红拂女笑着对婠婠说:“我们是从东都过来,途中遇上李阀大军渡过黄河开拔京城,他们大军里有突厥身影,这个女人也许与李阀有关!”
    淳于薇听见这话,急忙否认:“我没有参与你们中土征战,而是为了一件私事,我大师兄被跋锋寒所杀,我与拓跋师兄是奉了师命,南下追杀跋锋寒,听说跋锋寒在京城出没,我与拓跋师兄才着急入城,免得错失跋锋寒的行踪!”
    红拂女道:“跋锋寒可不是无名之辈,他入中土后屡屡挑战武林名宿,能与成名一甲子的绝顶剑客欧阳希夷打成平手,就凭你与拓跋玉的武功,也敢来追杀他?”
    淳于薇是心高气傲之辈,否则拜不到武尊毕玄座下,她朝黄四喜瞄了一眼:“非是我与拓跋师兄不济,而是降龙武力太过强大!”
    她与拓跋玉进入中土以来,满耳都是降龙之名,整个中土的豪杰仿佛都在吹捧降龙,并推崇降龙是天下第一高手。
    她以前曾经不屑一顾,认为降龙武力再厉害,也胜不了她犹如天神的师尊毕玄。
    但刚才她被黄四喜一掌所制,心间已经明白黄四喜武功已经强到她无法想象的程度,甚至强到让她对师尊毕玄都短暂丧失了信心。
    她底气遭到严重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垂下头去,再不言语。
    李靖见林外有百姓被骑士射伤,亲友全部围聚过来,想要找淳于薇讨要一个说法。
    他就给黄四喜建议:“黄郎君,需不需要将这个突厥女人带回京城,交给官府处理?”
    黄四喜问他:“官府一般会如何处置?”
    李靖道:“她纵容属下行凶伤人,肯定是让她赔偿损失,再以她伤人之罪定刑,不过现在李阀正兴兵而来,谋夺京城,如果李阀最终破城,即使给她定了刑,也会被李阀释放!”
    黄四喜又问一句:“京城已经风雨飘摇,官府还会受理这种案子吗?”
    李靖微微笑道:“李某正是在京城衙门任职,负责这方面的罪案,我可以亲手把她送进大牢,当然如果黄郎君觉得突厥人罪不容赦,也可以把她交给那些受伤百姓的家属,直接处于私刑!”黄四喜对他道:“你是地方官,就由你来处理罢!我要早早入城,须得尽快上路!”
    “那李某就代劳啦!”
    李靖上前废掉了淳于薇武功,然后交给了受伤百姓,他们暂时没有人死亡,但均受到羽箭的贯通伤,流血比较多,如果后续有谁伤重不治,就会杀了淳于薇泄愤。
    黄四喜没有继续停留。
    目前官道上人群拥挤,他将马车遗弃在林内,领着婠婠与石青璇徒步前往长安。
    途中他问起李靖:“李阀大军还要多少天才能抵达京师城下?”
    李靖估算说:“大约需要半个月!”
    黄四喜知道李靖是统兵大家,又问他:“你觉得李阀多久可以攻破京城?”
    李靖先笑了笑:“看来黄郎君也认定李阀肯定能够攻占京城了,李某也是这么看!”
    他轻叹一声,又道:“李渊父子全是知兵之人,领兵有方,朝廷大军却被拖在东都应付李密,这次李阀占据天时,夺取京城几乎是板上钉钉!
    等李阀入主京城后,只需铲除薛举父子的西面之患,就能够遥看中原群雄逐鹿,李阀则可以趁着鹬蚌相争,坐享渔人之利!”
    他热衷于兵略,对天下大势也了如指掌。
    黄四喜听他侃侃而谈,就道:“李郎君对李阀前景如此看好,怎么不直接前往李阀军中效力,返回京城做什么?”
    李靖正色道:“李某是朝廷官员,不管李阀兵容再强,那也是叛逆,李某食朝廷俸禄,不会背弃而去!”
    当然等李阀推翻隋廷后,他也不会愚忠到底,到时自会根据局势改换门庭。
    黄四喜觉得他言不由衷,取笑一声:“你既然忠于朝廷,为什么不在官府尽忠职守,反而跑到东都去闲逛半年?”
    李靖老脸一红:“黄郎君,李某是奉上官之命到洛阳公干的,顺便去拜会故友,哎,谁知瓦岗寨爆发一场大内讧,龙头翟让丧命李密之手,洛阳官兵趁机攻打瓦岗寨,那边局势同样是一团乱麻,我的故友与瓦岗寨有些关联,也因此不知所踪!”
    黄四喜怔了下神:“翟让死了?”
    李靖点头:“已经死了小半月,现在兵荒马乱,是不是消息传递缓慢,黄郎君才尚未听说!”
    黄四喜赶路途中从不与江湖人物接触,就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情报。
    旁边红拂女听两人提到翟让,忽然插了一句话:“李密狼子野心,但这位翟龙头也不是什么好鸟,数月前他被李密暗中行刺,被寇仲与徐子陵所救,他非但不感谢救命之恩,反而以怨报德,竟然为了杨公宝库下落,对寇仲与徐子陵痛下杀手,这种人是死有余辜!”
    但凡是争夺天下的枭雄,本质上都是一个德性,谈不上好坏,全是出于对权势的追逐。
    黄四喜很早就对翟让与李密反感,自然不会对两人死活放在心上。
    他见红拂女对瓦岗寨内情这么了解,就说:“李夫人怎么知道翟让恩将仇报?你见过寇仲与徐子陵?”
    “妾身不曾见过!”
    红拂女指指李靖:“我家郎君与寇仲徐子陵有交情,从两人口中听闻了这件事,翟让死后,李密也在追杀两人,两人就逃亡去了江南,我家郎君得知两人离开中原后,就也返回了京城!”
    李靖要拜会的故友就是寇仲与徐子陵,他们曾经在江淮的一场兵乱里相逢,当时翟娇的婢女素素也在场,四人因此结下患难之谊。
    后来翟娇被突厥人颜里回与铁雄抓走,婢女素素与李靖结伴北上返回瓦岗寨,寇仲与徐子陵在江湖上到处游历,数月前也前往瓦岗寨寻找素素,亲历了翟让与李密的火并。
    事后寇仲与徐子陵带着素素逃去江南,李靖则领着红拂女返回长安。
    黄四喜知道寇仲与徐子陵知道杨公宝库的方位,他这次抵达京城的消息,如果传到寇仲与徐子陵耳朵里,两人也有可能赶来京城,提前取出宝藏。
    虽然黄四喜只对杨公宝库里的邪帝舍利感兴趣,但他也不希望宝库内的军械与财宝落入外人之手。
    他需要想一个办法,在取走邪帝舍利的同时,也把库内藏宝全部搬空,不能留下后患。
    石青璇知道黄四喜这趟赶来京城,也要拜会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惠,梵清惠早已经剃度出家为尼姑,不会选择在客栈居住,应该是借宿在京城内的寺庙里。
    以前石青璇来过京城几次,每次都匆匆离去,并不清楚城内的寺庙情况,就找李靖与红拂女打听,城内都有哪些尼姑庵。
    红拂女急忙介绍:“东大寺旁有一间玉鹤庵,是城内供女子修行的庙宇,我与主持常善师有交情,倘若石大家想去烧香拜佛,我可以给石大家引荐!”
    石青璇笑道:“那可劳烦李夫人啦!”
    她瞧了黄四喜一眼,心想到了京城后就先去光临玉鹤庵,说不定梵师叔就在庵中。
    几人聊着天,在官道上的密麻人群里穿梭小半日,临近黄昏时总算赶到了长安城南的明德门。
    这时城门已经早早关闭。
    不过今天的一位守城将领出自独孤阀,数月前曾经跟随少阀主独孤策在江道上押送私盐,曾经见过黄四喜。
    他发现黄四喜竟然到了京城,大惊之下就要喊出声来,却又担心引发风波,给独孤阀惹来麻烦,他就不动声色打开城门,把黄四喜与李靖一行人放进城内,他则悄悄返回独孤阀报信。
    李靖碰巧也与守城的一位官员认识,以为是自己拿到了入城特许,就没有在意独孤阀的事,领着黄四喜在城内逛了起来。
    从明德门入城,踏足朱雀大街。
    这是贯通长安城南北的主轴线,朱雀大街两旁不管是商铺与民居,全是规制宽阔的大宅院,院落重重,尽显豪华。
    由于战火临近,长安的繁荣盛况却已经不复存在,街上原本应该车水马龙、行人如鲫的热闹一幕,黄四喜入城后并没有看到。
    但黄四喜并不觉遗憾,反而认为城内越冷寂,越利于他开启杨公宝库的机关大阵。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