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地府之说,地道回应!
第167章 地府之说,地道回应!“后土娘娘,杨宣大天尊有事找你!”
“后土娘娘……”
玄马对着大地行了一礼,扯开嗓子连喊三声后,朝着杨宣竖起大拇指,满头是包的脸上,难掩自得之色。
“大天尊,搞定了!”
俺做事,你就放心吧!族老都说俺脑子灵光呢!
如果是其他人想要面见后土,玄马那肯定是要将其带到地道轮回之所,让后土决定是否相见。
但是杨宣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巫族的贵客,是得到后土注意的人,哪里需要这么麻烦?
反正以杨宣的身份,到了地道轮回之所,后土也会选择面见。
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呢?直接让后土过来接不就好了。
“我多机智,还能不知道这些?”
玄马心中愈发自得,想着经过此事,应该可以弥补这三千多年间的失礼之处,能够得到杨宣的谅解,也不会耽误后土的事情,实乃大功一件!
杨宣:???
不是,你在干什么?这是不是‘稍微’有些失礼了?
我特么是让你引荐一下,让你带我去地道轮回之所面见娘娘,不是让你把那位娘娘喊过来啊喂,哪有你这么做事的啊?!!
听着玄马扯开嗓子,接连喊了三声,声音响彻亿亿万里区域,杨宣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玄马这种行为都算不上是礼数周道。
三千年前冥河的惨状他可是历历在目,他可没有冥河那种本事,如果后土给他也来上一巴掌,就算他现在已有极品先天灵宝的根脚,怕是也扛不住。
但玄马这三嗓子那是一点征兆都没有,杨宣根本就没有阻止的机会。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玄马已经喊了三嗓子,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补救,免得因为失礼,被后土给一巴掌拍死。
嗡——!
就在这时,一股恐怖威压的突然降临,周围的空间仿佛冻结了,风停了,灵气也不再流动,万事万物都在这一刻被冻结。
但很快,一切就又恢复正常。
紧接着。
便听到‘嘭’的一声传来,玄马就像是一颗皮球一般,被人扇飞到数千万里之外,沿途撞碎大量山峰。
“不好!小弟丢了!”
碧霄第一个回过神来,看着原本站在身旁的杨宣消失不见,顿时脸色大变。
“碧霄娘娘莫急,大天尊不会有事的,幽冥界有这种本事的人,想来也就只有娘娘一个。”
玄牛丝毫不慌,低头看了一眼大地,碧霄这么一听,也松了一口气。
有那位娘娘看着,小弟肯定不会有事。
她不再多想此事,拿出几颗先天灵果,蹲在地上和青鸾等人啃起来。
与此同时。
杨宣只觉眼前一,等他再度看清周围事物的时候,便发现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无边的圆盘。
在这圆盘的前方,只见前方站着一位绝美女子。
她身着一身鹅黄仙裙,裙摆上拖拽着山川平原,六道轮回。
地脉为其骨,青山描其眉,肤若凝脂,琼鼻挺拔,一抹朱唇红艳。
浑身上下,散发着如同大地一般厚重,且让人心安的气息。
正是曾经的祖巫后土,如今的圣人平心!
她看向杨宣,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声音温和,开口问道:
“你来寻我,也是为了幽冥地规一事?”
发生了冥河这档子事情后,她对于杨宣的到来,既有几分期待,又有些许担忧。
早在杨宣第一次以易宝神决引动地道之力(22章),接引生灵亡魂入幽冥的时候,她便隐隐有种感觉,将来杨宣或许能够给幽冥界带来某些改变。
为此,她特意分出一缕心神,放在杨宣的身上。
这些年杨宣所做的事情,她全都看在眼里,这也让她愈发确定当初的感觉,觉得杨宣将会给幽冥界带来全新的改变。
正因如此,她才会屡次三番对杨宣所做的事情做出回应,想着杨宣能够明白她的意思,早日来幽冥界发光发热。
结果,杨宣还没等来,冥河倒是先来拉了一坨大的。
经过她多年的努力,才让巫族逐渐适应幽冥界的环境,可以开始巫族的繁衍大计。
巫族族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少,和当初鼎盛时期根本就没得比。
就连处理六道轮回事宜,她也只是让巫族族人有空帮忙一下,但还是要以巫族的繁衍为重。
结果倒好,冥河不想着如何才能减轻巫族的负担,加快巫族的繁衍,还要他们全身心履行六道轮回事宜,这不是把巫族往绝路上面逼吗?
如果当时地道真的认可了冥河所立下的地规,她后土就算冒着引得地道不满的风险,也要强行阻止此事。
否则真的让巫族按照那十二万九千六百条地规行事,可就再无出头之日。
如今杨宣也在这个时间点来到幽冥界,这就让她不得不心生担忧,害怕杨宣也如同冥河那般,为了获得地道功德,想要立下对巫族不利的幽冥地规。
然而,杨宣的回答,却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只见杨宣整理衣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一丝不苟,看不出任何问题。
“启禀后土娘娘,贫道此次求见,并非是为了设立幽冥地规,而是想要帮助娘娘解决幽冥界如今的困境。”
从始至终,他就没有想过,能够一步到位,立下幽冥界地规,获得地道功德。
既然是规矩,那就需要有一个适用的对象。
天条是针对天庭众仙神而设立,幽冥界却没有天庭这样的执法机构,设立地规的意义何在?
总不能用地规来约束整个幽冥界的生灵,亦或是用地规规范巫族行事,那就应该叫做族规,而不是地规。
就算最终设立了一个适合巫族的规矩,也不可能得到地道认可,更不可能获得地道功德。
按照玄马当初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的模样,恐怕还得把巫族给得罪,杨宣怎么可能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呢?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杨宣当初在创立天条的时候,才不会担心设立地规的功德被人抢了。
就算有人通过天条之事,意识到设立地规可以获得海量地道功德,也很难想到需要先行建立一个执法机构。
最终结局大概率也是和冥河差不多,丢了个大脸,还得得罪后土。
退一万步说,就算有人想到,幽冥界应该如洪荒一样,需要有一个如同天庭一样的执法机构。
但是幽冥界太大,和洪荒又有着紧密联系,就算他们能够想到这点,没有后世的记忆,想要凭空完善这个执法机构,没有数个元会怕是连一个框架都难以创建出来。杨宣就不一样了,他不仅有着后世的相关记忆,还在多年前就开始根据已知的洪荒情况,完善幽冥界执法机构的事情。
这一次,他可是带着至少九成半的把握前来!
“哦?小友且说来听听。”
后土闻言,先是微微一愣,旋即心中自嘲一笑。
按照我对他的了解,不应有这种担忧才是,如果就连他都出如冥河那白痴一样的傻逼举动,恐怕是无人能够帮助幽冥界了。
以他的行事风格,他既然来了,想来是已有靠谱的计划。
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期待之色。
不知是不是错觉,杨宣总感觉后土和自己之间的距离,似乎缩短了一大截,来到自己面前一般。
但是圣人的情况太过特殊,杨宣又感觉和后土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隔着不可估量的距离。
杨宣并未多想,圣人相问,哪有卖关子的道理。
他先是行了一礼,礼数周到。
规矩,我懂!
随后,杨宣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娓娓道来:
“根据贫道这些年的调查,如今幽冥界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点。”
“其一,幽冥界缺少健全的执法机构。”
“如今幽冥界的诸多事宜,只能靠着地道本能,以及娘娘和巫族道友才能维持运转。”
“难以起到幽冥界在洪荒当中应有的作用,还会占用娘娘和巫族道友的时间。”
“若是有一个如天庭那般,与幽冥界相契合的执法机构,不仅娘娘和巫族道友可以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还能更好维持幽冥界运转,稳定洪荒秩序,使得洪荒生灵的生死有序。”
听到这里,后土的双眸明显变得更加明亮了几分。
“我就说杨宣小友不是冥河这种蠢货,不可能会做出那种傻逼事情嘛!”
就只是听杨宣指出幽冥界的一个问题,后土便彻底放心下来。
很显然,杨宣已经看出了巫族的困境,那就不可能立下针对巫族的策略,不会耽误巫族的繁衍。
如此,便不会触及后土的底线,那么杨宣对于幽冥界执法机构,不管有什么想法,就都可以谈一下。
杨宣见状,心中那九成半的把握再度上涨三分,知道这件事件基本稳了,他停顿了片刻之后,便继续说道:
“其二,便是幽冥界的生灵数量太少,巫族的情况又太过特殊,天生便没有元神,一些琐事交由他们来做并不适合。”
“若是幽冥界有足够的生灵一同协助处理幽冥界事宜,巫族道友不仅可以大幅减轻压力,还能增添一份气运庇佑,如天庭的龙族那般,消除身上的部分业力。”
这些见解,都是杨宣根据后世的情况,道出幽冥界如今的缺陷。
即便是后土,也无法确定未来之事,或许她也察觉到了幽冥界的问题所在,但不会如他这般具体,一针见血,对于建立地府之事更不可能有什么头绪。
否则的话,以圣人的位格,想要邀请一批生灵入主幽冥界,共同建立地府能是什么难事?幽冥界又怎么可能是这个鸟样呢?
后土静静听完杨宣的分析,双眸更加明亮了几分,心中更是涌起惊涛骇浪。
仅仅只是这么几句话,就让她确定,杨宣对幽冥界的了解程度,可以说是冠绝洪荒。
杨宣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她的确也曾注意到,但也不见得比杨宣看的更加透彻,是她苦恼多年的问题所在。
如今听到杨宣提出此事,后土顿时便露出一抹喜色,也懒得多想什么,直截了当地问道:
“小友可是已有解决方法?”
“回禀娘娘,贫道的确已有些许拙见。”
杨宣行了一礼,礼数周到。
就我这周到的礼数,想来还能给此事增添一分几率,九成九,足够了!
他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继续说道:
“地道之中,当有如天庭一般的管理机构,可称其为地府!”
嗡——!
地府两字一出,霎时间,幽冥界仿佛微微一颤,有地道之力显化而出,周遭有大量黑色雾气浮现,在后土的身后汇聚出一双漆黑、威严的双眼,无声地注视着杨宣。
后土见状,顿时心中一惊。
就只是提出这个执法机构的名字,就能引动地道之力的注视。
这已经说明,这个‘地府’的存在,已经得到地道的认可,是一件对幽冥界有着重要意义的事情!
这也让后土对杨宣接下来的话,再添几分期待。
杨宣看着地道之力所凝聚出来的双眸,脸上的笑容愈发自信。
十成!
这下真的稳了!
连地道都给吸引过来了,这事情还能有什么问题?
就是……
为什么感觉这位娘娘靠得更近了?难道是我的错觉?
对!一定是这样!
定然是因为我的情绪发生变化,所以对圣人的感观也发生了改变,圣人就是厉害啊!
杨宣在短暂感慨之后,继续说道:
“幽冥界当有地府,地府当有十殿阎罗,阴差鬼将!”
“人间当有城隍,统计管辖之地生灵出生,死亡,使得生灵生死有序!”
“对于罪大恶极的阴魂,当有十八层地狱让其服刑,赎清前世罪孽之后,方可投胎转世!”
“亡灵往生,当过鬼门关,走黄泉路,过奈何桥!”
“轮回之人,当饮一味汤药,忘却前尘往事,至此获得新的开始!”
杨宣侃侃而谈,对于地府的系统构想,从他的口中一句接着一句提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