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嘉靖承明 > 第432章 嘉靖铁腕,倚老卖老者皆领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2章 嘉靖铁腕,倚老卖老者皆领死!

    “哭什么哭?”
    朱厚熜皱眉回了一句。
    梁材只叩首道:“臣请陛下准臣辞官归里。”
    “你先告诉朕,你为何要瞒朕的钦差大臣?”
    “你不知道为政不诚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吗?”
    朱厚熜问道。
    “臣,臣无能,臣失察。”
    梁材讷言回道。
    朱厚熜呵呵笑了起来:“这是无能失察就能开脱得了的吗?”
    “是不是说,任何一个公卿大臣,都可以在将军国大政如同儿戏一样处理,然后用这种理由来搪塞朕?”
    “你不要你觉得你没贪没拿,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承担!”
    朱厚熜说到这里,就吩咐道:“传旨,户部尚书梁材藏匿国帑,败坏国政,大奸似忠,又无言自辩,令下三法司论死!”
    梁材顿时抬起了头。
    突然,梁材就大声说道:“陛下,严嵩他就是一卑鄙小人,他还想行贿于臣等!他准备把每年拨给蓟辽的年例钱粮,拿四成给臣等,然后做漂没之假账!可陛下不杀严嵩,只杀臣!如此,何以令天下人诚服!”
    “但你这事证据确凿,你自己也承认有藏匿!”
    “严嵩行贿,你能拿出实证吗?就算他有行贿,他的性质也没有你视军国大政为儿戏的性质严重!你不要觉得你不过只是在权力上小小的任性一下,就没什么大不了!”
    “你是大司徒,不是御史给事中,也不是你当布政使的时候,你的一言一行已经牵动着整个社稷的安危!”
    朱厚熜冷声回答道。
    梁材颓然瘫倒在地,随后又问道:“陛下,且抛开事实不论,他严嵩难道就没有一点错吗?”
    “请陛下春秋决狱!以行正道!”
    梁材接着就叩首请求起朱厚熜来。
    朱厚熜则道:“朕口含天宪,自当以社稷苍生为重,你不顾社稷苍生,而事君不忠诚不老实,朕必须除之,以儆效尤!”
    说着。
    朱厚熜就挥手:“拖下去!关押入大牢!”
    接着。
    朱厚熜又吩咐说:“传旨,将蓟州、大同一带分管盐政的官尽数逮拿下狱受审!另外,奸商白仓也一并逮拿!户部藏匿官粮的官员也一并捉拿,且准严嵩在对违例行盐的盐商罚粮!”
    御史陈邦敷不久后,也知道了严嵩如实上奏蓟州富贾巨商违例行淮盐的事。
    为此,陈邦敷就再次见了严世藩。
    “令尊何必如此?”
    陈邦敷因而咬牙问道。
    严世藩道:“这难得还不是怪你们清流吗,是你们非要把家父往绝路逼!”
    “这事不怪我们!”
    陈邦敷厉声回了一句。
    “要怪就怪梁材,不是我们清流不愿意和解,是梁材不愿意和解!”
    陈邦敷接着又补充道。
    “没用了!”
    严世蕃呵呵一笑,又反问着:“且话又说回来,谁让你们清流把梁材推上去的?现在又让人家背这个锅!不认人家了?”
    “当时,不是看他清廉敢得罪武勋嘛!”
    陈邦敷回道。
    “那就更不能怪着人家了!”
    “公事公办挺好,我严家也不用做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朝廷的事。”
    “家父也说,他不恨梁材,反而佩服他感激他,甚至自愧不如他梁材有原则。”
    严世蕃笑着回道。
    陈邦敷则愁眉苦脸说:“可令尊应该明白,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就不是科罚点粮食那么简单,而是背后整个奢豪大户将要因为不能偷偷以淮盐垄断天下盐利而再次利益大损!”
    “本来,海贸之利就让天下奢豪大户没有了分润的份,再加上,漕运的改制也让天下奢豪大户少了许多利,现在你们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让天下奢豪大户不是更加难以维持以往的生活吗?”
    “无非是少娶几个妻妾、少盖几个园子而已。”
    “再说,你们清流不是君子吗,当重义轻利才是。”
    “怎么能每句话都在谈论利呢?”
    严世藩笑着问道。
    “你!”
    陈邦敷一时无语,接着就又道:
    “按理,我不会说这些直白的话,如今这样说,只是希望令尊能够明白,他选择捅破窗户纸,是断了天下奢豪大户的财路!这会加剧朝堂斗争的!也会让你们严家更加难以在天下立足的!”
    “我们严家还有退路吗?”
    “从你们昔日的党魁杨廷和穷追不舍,抱着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走一个的态度,把家父往南京贬,然后又要流放极边之地开始,我们严家就没有退路!”
    “而且,即便如此,家父还是在想尽量和缓与你们清流的关系,可你们还是步步紧逼!”
    严世藩说到这里就冷哼一声,道:“所以这怪得着谁?”
    “杨廷和、梁材他们是太过傲慢跋扈,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张孚敬一党已经开始利用令尊做文章了,你知道吗?”
    “他们把梁材藏匿官粮百余万石的事揭发了出来!”
    “这种事不抖露出来,伤不了大局;但一抖露出来,就是容易人头落地的大事,就会迫使士权不得不与皇权再次产生激烈冲突。”
    陈邦敷看向严世蕃说后,就道:“我由于为令尊说话,没有被治罪,只是受了勘查不仔细的申饬,而罚俸三个月,自然没什么,可真正让人担忧的是,朝堂上难免因此再起血雨腥风啊!”
    “这怪的了谁呢?”
    严世蕃笑着回了一句。接着,严世蕃就又评价起在这次事件中获利最大的张璁来:“不过,家父的这位学生倒是真令人佩服,永远都能在最好的时机下手,让最是道貌岸然的人都能被他拆穿其不忠不贞的真面目!”
    “要我说,真能统领士人而匡正君父得失的人,恐怕就只有他!”
    “毕竟人家是真为社稷苍生而谋,是大忠似奸之人,有这样利害的人在,家父成不了奸臣,陛下也成不了无道昏君!”
    陈邦敷则没有多言。
    因为他不想夸张璁。
    且说,梁材被下狱论死后,朝中清流大臣对梁材还是颇有物伤其类的感情的。
    在朱厚熜于左顺门朝会百官的这一天,就有大理寺卿方献夫出列奏道:“陛下,昔日武庙时评天下布政使,梁材得天下最廉二布政使之名,故虽偏执不谨,然请陛下看在其清廉刚正的份上,恕其死罪!”
    “清官就杀不得吗?”
    朱厚熜则直接问了这么一句。
    方献夫一时语塞。
    朱厚熜则继续说道:“清官误事,当死罪时,也当伏法!清廉不是最高要求,是一个官员应该有的基本操守,不是免死金牌!”
    “梁材视军国大政如同儿戏,藏匿百余万石粮而不报!”
    “若不严惩,将来户部尚书再误国,如何再申明法纪?”
    “何况,朕也不是没给他机会,而他一不自辩二不早自查明白!”
    朱厚熜问后,方献夫只得拱手称是:“臣考虑不周,愿收回刚才之言。”
    朱厚熜这里则继续不依不饶:“这就是你们廷推的大司徒!”
    “臣等有罪!”
    杨一清这时忙主动认罪。
    张璁等也出列主动认罪。
    对此,朱厚熜内心是有些得意的。
    因为清流们本来是想让他特简的严嵩难堪,结果反而让他们廷推的官员被扒光了衣服,露出了丑态。
    但朱厚熜没有表露出得意来,只是挥了一下手:
    “罢了!朕自己也有过,毕竟廷推最终还是由朕点选!”
    “但这不是说朕就要为自己的颜面,为廷臣的颜面,姑息养奸,纵容将来的大司徒也这么不把军国大政当回事!”
    “圣人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同理,在其位,也要谋其政,作为户部尚书,最基本的要求就应该是要清楚朝廷有多少钱粮!”
    朱厚熜说到这里后,刑部尚书胡世宁则主动出列陈词说:“陛下,户部有百余万石粮,梁材只是不知情,非是刻意为之,臣请陛下宽恕其罪!”
    “百余万石粮,不是百升粮,他连这都不知道,他这个户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
    “就算他不知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身为司徒,有其权,须担其责!当有臣子本分!当负这百余万石粮被藏匿之首罪!”
    “此事不必再议,梁材当论死!”
    朱厚熜说后就严峻地看向了诸朝臣。
    胡世宁也神色严峻,且在这时悍然下跪言道:“陛下,既欲杀忠臣,宁杀世宁!世宁也不敢为陛下诛忠臣!”
    朱厚熜沉下脸来。
    半晌后。
    “好!”
    朱厚熜说了这么一个字。
    啪!
    朱厚熜接着拍案而起,怒目看着胡世宁:“朕成全你!”
    “传旨,赐刑部尚书胡世宁白绫一条!明日午时着其自缢于诏狱!”
    胡世宁红了脸,随即咬牙道:“臣领旨!”
    “谁敢倚老卖老乱法权者,皆可再来领死!”
    朱厚熜这时则冷目看向了其他朝臣。
    而众朝臣皆没再言,只露出骇然之色。
    朝堂也一时沉寂的落针可闻。
    朱厚熜知道朝臣们接下来也没心思再议别的事,便宣布了散朝。
    而朱厚熜在回到御书房后,杨一清、赵璜、张璁、桂萼倒是也跟了来,且杨一清直接向朱厚熜伏首大拜:“请陛下宥大司寇死罪!”
    “不准!”
    朱厚熜说道。
    杨一清则急声道:“陛下这样做会把天下读书人骨气杀没的!”
    “读书人的骨气能救天下吗?!”
    “能让天下长治久安吗?!”
    朱厚熜则厉声问起杨一清来。
    “陆秀夫有骨气,但他只能背着君主跳海!”
    “文天祥有骨气,但他只能伶仃洋里叹伶仃!”
    朱厚熜继续说着,且沉声道:“能救天下者,是朕,非读书人!”
    “谁挡朕救天下的路,谁都得死!”
    “别说他梁材非真君子,就算他是真君子,挡了路,也得死!”
    “至于胡世宁,朕知道他曾有功于社稷,但他也不能倚功自傲!他可以拒绝领朕的旨,选择造反,哪怕发动百姓起义,朕也绝不收回赐他死罪的话!”
    “这里面没有温良恭俭让。”
    朱厚熜这话在杨一清听来说的特别冷峻。(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