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 第204章 港台上映、来自整个世界的恶意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4章 港台上映、来自整个世界的恶意

    第204章 港台上映、来自整个世界的恶意
    湾湾。
    萝森走出一家电影院,脑中还在想着刚刚电影里,封于修中枪倒下的那一幕。
    《一个人的武林》今天刚刚在湾湾上映。
    他最近在互联网上看到内地不少网友都在说这部电影很好看,打戏特别精彩,所以,今天这部电影刚在湾湾上映,他就第一时间来到电影院看了一遍。
    他知道这是中原一点灰跨界编剧的第一部电影。
    心里一直挺好奇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他也是写小说的,对中原一点灰一点都不陌生。
    准确点说,在中原一点灰冒头之前,他萝森的作品在湾湾几乎是最畅销的。
    他从97年开始出版的《风姿》,一经问世,就大受市场欢迎。
    因为写的够黄,读者很多。
    一度是蝶榜的冠军作品。
    但中原一点灰横空出世之后,一本《我欲成仙》很快就把他的《风姿》从蝶榜冠军位置干了下来。
    并从此牢牢霸占着蝶榜榜首。
    让他萝森差不多成了万年老二。
    他研究过《我欲成仙》,想弄懂这本书凭什么能在销量和口碑上,胜过自己的作品?
    刚开始研究,他就被《我欲成仙》开篇的各种设定给惊艳到了。
    修真?
    筑基?金丹?元婴?化神?
    这些一个个都能在道家传统典籍中,找到出处的修炼等级,惊到了他。
    随着《我欲成仙》的剧情一点点展开,他又被这本书紧凑的剧情、主角修为不断升级的爽感给惊讶到。
    这本书明明不像他的《风姿》那么黄,爽感却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强。
    在追更《我欲成仙》的那段时间,他受这本书的影响,也曾尝试减少自己作品中的颜色剧情。
    然后,他就收到出版社的反馈:《风姿》的销量在持续下降,口碑在走低。
    没办法,他只能恢复以前的写法。
    作品的销量倒是一点点恢复了,但他自己却写得越来越没激情。
    总觉得自己纯粹在为了钱而写作。
    没了以前写作的那种快乐。
    在这种心态下,他又尝试减少书中的颜色剧情。
    等出版社打来电话,告诉他销量再次下降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再次恢复以前的写法。
    就这么来来回回地反复尝试。
    《风姿》目前还在连载出版,但销量和写法,一直在反反复复。
    出版社和他对接的编辑,多次劝他不要折腾,好好保持这本书一开始的风格就好。
    他每次都是嘴上答应,心里却总是想减少书中的颜色剧情。
    因为中原一点灰的作品,对他的影响太大了。
    一本并不黄的《我欲成仙》,把他那么黄的《风姿》干了下来。
    一本同样不黄的《神墓》,在《我欲成仙》完结后的下个月,无缝对接,一上市就把《风姿》压在下面。
    就连口碑,都远远胜过他的《风姿》。
    这教他怎能不反思?
    他原以为颜色剧情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法宝,黄易的作品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中原一点灰的《我欲成仙》和《神墓》,却让他看到一点都不黄的作品,销量和口碑竟然都能那么好。
    这两本书末尾对中原一点灰的简介,还明晃晃地写着:中原一点灰,男、汉族,1980年出生。
    比他小4岁。
    一个比他小4岁的家伙,用一点都不黄的作品,将他的《风姿》一直踩在脚下,他还能不反思?
    他甚至对自己的才华都产生了怀疑。
    他仔细想过,为什么自己的名声,远远不如中原一点灰?
    反思的结论是:媒体不喜欢报道他的《风姿》,更喜欢报道中原一点灰的作品,因为中原一点灰的作品最多只能找出一点擦边、暧昧的剧情,不会教坏小朋友,也不会有伤风化。
    中原一点灰的作品,让他看见不写颜色剧情,同样能名利双收,甚至赚得更多,名气更大。
    他不想自己的作品,永远都上不了台面。
    所以,他总是忍不住学习中原一点灰的写法。
    只是,目前学习的效果还不太好。
    ……
    离开电影院后,他回到住处,打开电脑,登录榕树下,重温中原一点灰的新书《天地玄黄玲珑塔》前三章。
    这本新书更新的很慢,发表一个多星期了,才更新三章,书评区几乎全是催更的帖子。
    有读者威胁再不加快更新,就不看了。
    有读者打感情牌,说自己支持作者多久了,希望作者能稍微加快一点更新速度。
    还有些读者直接恳求加快更新。这三章内容,萝森已经看过了。
    但他刚刚看过《一个人的武林》电影,想再看一遍这三章内容,想看看自己在看过电影的情况下,再看这三章内容,有没有更好的代入感?
    不出他所料。
    在看过电影后,再看这本新书,感觉果然不一样了。
    期待感简直拉满了。
    从第二章开始,男主角走出房间后,发现外面是一条走廊,走廊两边是一扇扇房门。
    在他走出房间的那一刻,走廊两边的那些房门,也接连打开了几扇,每道门里都有神情或疑惑、或惊恐、或警惕的男女老少走出来。
    男主角在看见这些人的时候,惊讶发现这些人头顶上方都凭空悬浮着一个个白色的姓名。
    同时,他脑中也再次响起那道神秘声音:“这些人是你的队友,也可能是你的对手,他们和你一样,也是来这个世界完成任务的,你可以选择和他们合作,也可以选择独自行动。”
    ……
    这一章的剧情,主要是这些人互相试探、交流,以及选择。
    有人选择组成小队,彼此合作去完成任务。
    有人不相信自己不完成任务就会死,一意孤行地独自离开,喊着要回家。
    有人不相信其他人,只相信自己,也选择独自离开。
    这一章结尾的时候,男主角等人结队刚刚下楼,就看见之前那个大喊着要回家、第一个独自离开的少女,惨死在楼下。
    被从天而降的一只盆爆了头。
    脑浆流了一地。
    这是曹胜故意营造的恐怖氛围。
    他知道自己这本新书中,涉及到的电影剧情不够恐怖,难以体现无限流作品的残酷性。
    因此,他在写的时候,故意做了一个设定:像主角这样的外来者,只要进入这些电影世界,就会引来整个世界冥冥中的恶意针对。
    就像病菌进入人体,必然会引起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针对一样。
    所有外来者,于这些电影世界而言,就是病菌一样的存在。
    冥冥中,会有一只无形之手,不断制造各种意外,想要杀死主角等人。
    从天而降的盆,只是各种意外的一种。
    第三章的剧情,更直观地体现出这个世界对主角等人的恶意。
    主角等人分散开去打听封于修下落的时候,其中一人刚刚走出去没多远,就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飞。
    另一个,刚刚走到一家便利店门口,想要跟店老板打听消息,店门上方的招牌就突然掉落下来,要不是这人躲得快,也要当场噶了,但即便躲得快,还是被招牌砸断右手臂。
    就连主角,走在路边的人行道上,脚下经过的一块下水道井盖,突然掉落下去,要不是主角反应快,用手臂架住下水道井口,肯定会掉进黑漆漆的下水道。
    他惊魂未定地低头向下看去的时候,惊见下水道下面有噼里啪啦的电弧在不断闪现。
    这下水道里在漏电?
    主角惊得头皮发麻。
    看书的萝森虽然已经是第二次看这个剧情,还是感觉吓人。
    第三章看完后,他坐在电脑前,回想着《一个人的武林》电影剧情,想着主角等人来到这样一个世界,想要改变封于修死于枪下的命运,本身就很难。
    封于修那么癫狂,在现代社会,接连杀人,武功又那么高,警方只要逮到机会,肯定会开枪。
    想要改变封于修死于枪下的命运,谈何容易?
    这么难的任务,竟然要书中的主角等人,在对抗整个世界恶意针对的同时,去完成?
    完成不了就要死?
    太难了!
    但同时,他对这本书的后续剧情也产生了强烈的期待。
    “中原一点灰,果然厉害……”
    他轻声自语。
    ……
    香江和湾湾同一天上映《一个人的武林》。
    一上映,同样有许多观众涌进影院观看。
    中原一点灰在这里的书迷,同样不少,徐老怪拍功夫片的能力,袁和评、洪进宝动作指导的水平,在香江都是众所周知的。
    再加上全明星的演员阵容,上映第一天,便吸引了不少喜欢功夫片的观众。
    让他们更有代入感的是——这部电影是在香江取景拍摄的。
    封于修和夏侯武在天台上追逐,封于修纵身一跃,从一栋楼顶飞跃到另一栋楼顶的一幕,也让香江的观众很有代入感。
    他们很清楚香江这边的楼间距普遍不大,封于修这样的功夫高手,确实有可能飞跃两栋楼之间的距离。
    他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种封于修真的来香江大闹过一场的错觉。
    郭景峰此时就坐在影厅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大荧幕上的剧情。
    他视中原一点灰是新派小说的旗帜,一直在关注中原一点灰的消息,早就期待这部电影上映。
    他一边看着电影紧张的剧情,一边在心里感慨:叼!太叼了!第一次写剧本,竟然能写出这样的电影,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