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永历大明 > 第397章 奏乐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97章 奏乐

    第397章 奏乐
    浙省舟山,鲁监国王宫,此时已是腊月时分,海岛上海风寒冻,岛上冷风呼啸而过,王宫内却是传出舞乐之声
    舟山岛位处海外,自不可能建有宫室,这处名为王宫的地方,实际上乃是前舟山总兵府
    鲁监国等人由闽返浙以后,便夺了舟山总兵黄斌卿的府邸,改为了监国行宫
    王宫后堂,房中早已铺上地龙,堂中一片温暖
    堂下此时已搭起戏台,鲁监国朱以海身着明黄龙袍坐在椅上,正聚精会神看着下方,几名伶人正在排演着戏曲
    “忽忽间起梦情,女儿心性未分明,无眠一夜灯明灭,分煞梅香唤不醒……”
    一众伶人身着戏服,脸上画着浓妆唱着曲句,而一旁则是坐着五六名乐师,其中琴鼓箫笛齐备,正随着剧情配乐伴曲
    房中演了半晌,本幕戏曲也接近尾声,堂下旦倚在窗台上,婉转清唱
    “咱杜丽娘呵,少不得楼上枝也则是照独眠”
    台上伶人唱完,对着上方行了一礼,便退至偏房之中换装歇息,准备下一幕戏曲
    朱以海怔怔坐在御座之上,过了好一阵,这才回过神来,脸上意犹未尽,轻声叹道
    “张卿家中的武陵班果是名不虚传,唱曲清扬婉转,其人则眉目传情,台上舞乐妆造无不精擅考究,一幕演毕,几让人恍如化为剧中人矣”
    张岱身着青色官袍侍立一侧,此时听得监国殿下赞誉,张岱脸上却并无喜色
    张岱看着靠在御座上,神色惊叹的中年男子,犹豫片刻,开口说道
    “殿下,内阁日前将王翊王主事任为浙北巡抚,更允王抚台自行开府建衙,组建营兵,统管四明山中一应兵政事务,此事似是,似是太过操切”
    张岱说到此处,似是下定了决心,一咬牙,直接沉声说道
    “我舟山如今所利,一在岛上水师战兵,二则在四明山诸路义军,山海之间相互呼应,两者互为犄角,方能威慑清虏”
    “臣对王抚台绝无意见,但朝中如今将山中尽付一人,朝中既无军将入山领军,又无岛上宪臣入山督察,此事有违朝廷用人经制,是不是有些不妥”
    朱以海闻言,脸色微微一滞,但很快就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宗子多虑了,任命王卿为浙北巡抚一事,熊阁老钱阁老事前已入宫向孤禀告过”
    “四明山中各路义军纷杂,其中固然有心向朝廷的义军,但亦不乏冒领朝廷名号的匪寇之流,熊阁老等人此次任命王卿,亦是希望能在山中正本清源”
    “王卿在山中举义数年,这些年更是屡屡接应岛上,扫灭清虏,王卿为人忠直,以其统领山中义军,孤是信得过的”
    张岱看着神色随意的鲁监国,脸上神色却依旧凝重,张岱犹豫片刻,又是低声说道
    “殿下,臣有内情禀奏!”
    “据臣所知,内阁请奏王抚台巡抚浙北以前,熊阁老钱阁老吴阁老等人,曾私下见过粤省来人”
    朱朗虽然两三个月前才在广州称帝,但此时舟山与闽浙来往频繁,岛上众人自然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此事
    朱朗称帝以后,岛上的鲁监国等人却是有些尴尬,鲁监国一方此时却是连怎么称呼朱朗都难以确定
    朱朗已然称帝,再叫桂监国肯定不合适,但若是叫圣上陛下,那便等于承认了广州朝廷的正统性,同样不妥
    所以鲁监国朝中如今干脆便不提永历一朝,只将永历一朝之人,全都称为粤省之人
    朱以海脸上神色一凝,看着神色严肃的张岱,脸上却是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朱以海惊讶的不是粤省朝廷曾经来人,他惊讶的是到了此时竟还有人肯向他据实禀奏
    朱以海沉默片刻,这才轻声说道
    “宗子不愧是我家内臣,与旁人果然不同”
    “内阁诸位阁老随孤漂海数年,期间历尽患难,却仍矢志不改”
    “孤深知几位阁老为人,熊阁老等人皆是忠直之臣,断不会做有害于孤,有害于朝廷社稷之事,宗子无须忧虑”
    张岱闻言,脸上神色却是欲言又止
    熊汝霖等几名阁老皆为天下名臣,张岱自然信他们绝不会做有害朝廷之事,但他们此时到底为的是哪个朝廷,那就是两说之事了
    鲁监国前几年得了郑彩杨耿等人的支持以后,亦是雄心再起,鲁监国朝廷返回舟山以后,便立即开始筹划出兵,希望能收复江南浙省失地
    鲁监国朝中刚开始出兵时,亦是顺风顺水,凭着郑彩麾下的水师大舰,舟山在海上连连击溃清廷水师,将清廷封在岸上,再不敢出海一步
    但当舟山之军登陆岸上,攻打浙省江南沿海府县之时,形势却立时翻转
    原本在海上连连大胜的舟山之军,在陆地上却轻易被清军击溃,往往千余绿营清兵便能击溃舟山四五千人
    舟山之军败回岛上以后,鲁监国与一众朝臣商议,皆认为他们在陆地上之所以失利,是因为舟山之军无马无甲,无法牵制清虏骑军,于是舟山众人便决定立即买马造甲
    但等鲁监国等人正式开始去做时,才赫然发现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鲁监国等人麾下倒是不乏匠师,但如今鲁监国一朝只占着舟山一座海岛,去哪找铁料来铸甲
    鲁监国朝中也想过向闽浙买甲,但当时粤省朝廷连朝中几支禁军都还没做到人人配甲,又哪有多余的甲卖给舟山
    郑彩杨耿等人不甘心就此困守岛上,其后又是数次出兵江南
    但哪怕他们靠着城中内应夺下了城池,最多也就能劫掠一番,在清军的攻击下,他们根本占不住夺下的城池
    舟山兵败几次以后,鲁监国的雄心壮志也是逐渐消磨殆尽,而等桂监国西南大胜,收复川蜀湖广的消息传来后,鲁监国就更是直接躺平了
    朱以海之所以反清,一方面是因为鲁王一脉确实与清廷有着血海深仇,另一方面却是时事所迫,一步步被架到了监国的位置之上
    弘光潞王降清以后,南方一片大乱,放眼天下,偌大的大明竟然找不出一个主事之人
    朱以海再怎么说也是朱家宗室,总不能真就这么看着大明灭了吧
    朱以海初登监国之位时,自然也颇为自得,称孤道寡谁人不想
    但随着浙省崩溃,朱以海的处境也愈发不堪,先是被清廷缉捕逃亡海上,而后又被各方军头轮流把控,基本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
    朱以海乃是鲁王府次子,生来便锦衣玉食,即位监国以后,朱以海的日子反倒还不如从前在鲁王府中过的好,那还做个什么劲
    桂藩如今立朝南方,大明国祚已然赓续,既然大明社稷无忧,那他还不如趁早归顺朝廷,看看能不能继续做个富贵王爷
    朱以海彻底躺平以后,熊汝霖等朝臣初始也曾经上奏劝谏,但劝过几次发现无果后,舟山岛上的一众大臣也极为默契的不再上奏,任由鲁监国沉迷享乐
    朱以海见得张岱还要再言,却是直接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王卿统合浙省山中义军,乃是有利于朝廷之事”
    “张卿此时却是着相了,舟山广州皆为一体,只要有利于朝廷社稷,又何须分的那么清楚”
    朱以海说完,不等张岱回话,又是继续开口说道
    “刚刚那出戏小旦唱腔极佳,但老旦之音却仍欠浑厚,还有改良余地”
    “来人啊,让武陵班上来,咱们接着奏乐接着舞,再排一场”朱以海有令,刚退下不久的戏班又是再次被唤入,房中再次响起丝竹之声
    张岱父祖两代皆为鲁王府内长史属官,正是因为有着这一份恩谊,朱以海才称张岱为王府内臣
    清军攻占浙江后,张岱在隆武鲁监国之间,自然是选择逃往舟山依附鲁监国
    张岱诗词书画戏曲无一不精,但却偏偏不通实务,张岱投奔鲁监国后,虽也因为旧谊被封为中书舍人侍立左右,但却一直不起眼
    鲁监国彻底躺平以后,沉迷戏曲,这才忽然发现了张岱在戏曲方面的造诣
    两人日夜探讨戏曲书画,竟隐隐生出知己之感,也正是如此,张岱才会忍不住出言提醒鲁监国
    张岱看着眼前身着龙袍,神色迷醉的监国殿下,却是轻叹一声,也是彻底放下了劝谏的心思
    圣上收复八省,威福天下,早已是世人眼中的大明之主,鲁王殿下如今沉迷舞乐,对其自身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鲁王宫中,朱以海与张岱继续排演着戏曲,而此时两艘从浙省而来的海船,却已然驶入舟山港中
    舟山港口,三名身着大红仙鹤官袍的老者站在渡口,领头的乃是如今鲁监国朝中的首辅熊汝霖,另外两人则是东阁大学士钱肃乐,吴钟峦,
    三人身后,还站着张名振郑遵谦等两名军中武臣
    港口寒风吹拂,几人却是恍如未觉,只是静静等在岸边
    两艘海船很快便驶入港口,待得海船停稳,两名披着锦裘,身着绯袍的男子也是走出船舱
    张家玉与钱肃范见得岸上几人,脸上也是一愣,张家玉快走几步,对着熊汝霖拱手行礼
    “有劳雨殷公及诸公相迎,天气寒冻,却是当不得诸位如此厚遇”
    “四明山之事多得诸位相助,这才得以成行,先前致谢未及,在下先代朝廷谢过诸公相助”
    熊汝霖也是拱手回礼,开口说道
    “统合四明山义军乃是有利社稷之事,我等亦是义不容辞,敢问元子兄,四明山如今情况如何”
    “浙省已接得四明山禀报,其中虽有些波折,但王巡抚已成功整编山中各寨义军了”
    熊汝霖看着张家玉脸上的笑容,脸上却是神色复杂
    舟山虽然给了王翊巡抚之职,但想要整编山中义军,又岂是一封旨意一个官爵便能做到的
    若是这些义军真那么好整编,四明山中也不会出现百寨林立的情况了
    熊汝霖等人数年前便想统合四明山义军,但却一直没能与山中各寨谈妥,但此次他们按粤省朝廷的意思,给出旨意不过一个月,四明山竟就已然一统
    熊汝霖虽然还没收到冯京第传来的消息,但却也知道此次整编绝不会风平浪静
    粤省朝廷实力更强固是一方面原因,但这般杀伐果断的行事作风,也让熊汝霖心中越发复杂
    张家玉与熊汝霖正自谈话,钱肃范则是快步走至钱肃乐身前,躬身行礼
    “锡九见过大兄”
    钱肃乐见得钱肃范,脸上也是神色激动,直接伸手将钱肃范扶起
    “自家人不必如此,家中近来可好”
    “禀大兄,如今家中一切皆好,得蒙朝廷厚恩,四兄七弟皆已出仕朝中,十弟今年虽在春闱失利,但亦已得中乡试……”
    钱肃范钱肃乐单听名字便知两人关系,钱肃范正是钱肃乐五弟
    几年前钱肃范随着鲁监国等人一起逃入闽省,桂藩鲁藩相见后,钱肃乐继续追随鲁监国返回舟山,而钱肃范,钱肃图等一应钱家之人却尽皆留在了闽省
    钱肃范归附粤省以后,原本在闽省出任漳州同知
    朝廷此次在浙省的行动需要鲁监国朝中配合,而钱肃乐如今又是鲁监国所命的内阁阁臣
    考虑到钱肃范与钱肃乐的特殊关系,张家玉便将钱肃范调入南直隶督府麾下,负责与鲁监国朝中的联络事宜
    实际上此时不单是钱家,鲁监国朝中的一众大臣虽然仍尊奉鲁监国旗号,但所有人却都已将家眷送入粤省朝廷
    鲁监国朝中三位大学士,钱肃乐不用说,除钱肃乐以外,钱家所有人此时皆已在粤省朝廷出仕取得功名
    首辅熊汝霖之子熊琦官如今在广州国子监进学,东阁大学士吴钟峦之子亦在广州做御史
    连熊汝霖这三名大学士都这样,岛上的其他官吏就更是如此了,如今舟山众臣几乎每个人都与粤省朝廷之人有着私下联系
    其实在粤省朝廷西南大捷后,舟山众臣心中便已然清楚,鲁监国已经不可能再与桂藩争夺正统之位
    舟山众臣如今之所以还留在舟山,不去投奔粤省朝廷,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不能
    粤省朝廷掌控八省,已然有了中兴气象,拥立桂藩的有功之臣,八省本土的士人,从北方逃入南方的士人,再加上今年朝中又重新开科取士,粤省朝中等着出仕的士人,早就已经超额了
    粤省朝中如今一个萝卜一个坑,连朝中内部的士人都尚且消化不了,又哪来的位子给他们这些舟山之臣
    鲁监国朝中众官如今之所以还留在舟山,就是在等着朝廷收编鲁监国
    圣上固然是法统极正,但鲁监国于危难之际倡义举兵,亦不是什么乱臣贼子
    单从闽省两藩相会便能看出,圣上实际上也并没有如隆武帝一般,存着剿灭鲁藩的心思
    实际上粤省朝廷此时也绝不应剿灭鲁监国,两藩皆是宗室,此时大敌当前,同室操戈的名声可绝不好听
    粤省朝廷纵是能灭了鲁藩,脸面上也不会好看,粤省朝廷此时最好的方法,便是以实力逼鲁监国自行退位
    舟山众臣如今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一旦朝廷生出收编鲁监国的心思,那他们这些舟山之臣便能在其中做些微不足道的小贡献,让鲁监国尽早认清现实
    而等朝廷和平收编了鲁监国,他们这些鲁藩之臣自然也能顺理成章的融入朝廷
    岸边,张家玉向熊汝霖等人简要通报了一下四明山中的情况,而后便继续开口说道
    “四明山义军已然整编完毕,如今便只待舟山之兵了”
    “朝务紧急,在下此来正是为面见鲁王,定下舟山出兵之事”
    此次浙省行动需要舟山配合,张家玉也并没有对熊汝霖三人隐瞒计划,熊汝霖自然知道张家玉说的是什么事情
    “殿下如今就在王宫之中,既是如此,张巡抚且随我入宫吧”
    熊汝霖脸上神色严肃,也不再多言,众人坐上马车,而后便直奔城中鲁王宫而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