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338章 大发展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8章 大发展

    第338章 大发展
    黎元六十五年。
    赵昕应当是二十五岁登的基。
    至今……
    已经穿越了有整整九十个年头了。
    现如今的大宋,东南海上,商业繁盛,以至于像是福州、泉州等地,都开始要吃从琉球运过来的粮食。
    而且……
    据赵昕自己问当地的官员,吃琉球,以及其他国家的进口粮食的数量,也是连连增加。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在这边聚集了大量的跟海上运输相关的人员。
    而这些人员,肯定是不会自己种地的。
    至于说从内地的其他地方运送过来,自然,从陆上走,也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
    这些年来……
    不管是交趾、三佛齐,都曾向这边运送过粮食。
    还有的,则是从广州转运过来。
    当然!
    从前还不是很稳定,可能这年运了,第二年便不运了。
    但现在随着大宋的一些商人,也主动地加入到了这粮食贸易之中,沿海地区吃进口粮食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也有高丽人,曾试图从这把粮食给转运走。
    讲道理!
    现在的大宋东南,是真的一天比一天,要繁荣,要忙碌。
    赵昕这一年,也做出了甜辣椒酱。
    这大宋第二个尝到了甜辣椒酱是什么滋味的人,当然是陈圆圆了。
    而且牛杂加甜辣椒酱,还有萝卜,那简直是绝配。
    像是玉米,南瓜,在这年收获后,也有被送到了幽州城。
    这可是大宋每年要二十万贯,给取回来的东西。
    换作范仲淹还在的时候,早就拍门要跟赵昕好好地辩一辩,每年这么多的钱,到底值不值了。
    就连陈圆圆,在听闻这些东西,是从至少两万五千里之外的海外运回来,然后又在泉州进行培植所种出来时,都不禁看着这些东西,两眼放光。
    毕竟这得多贵重?
    而且还是两万五千里之外啊,这一路上,你看不到一片陆地,只有茫茫没有边际的海洋,人置身于其中,就如同是一叶孤舟,身前身后,身左身右,全都是一片死寂。
    估计……
    也只有一些浪的声音,是可以听得见的。
    这样的费,如果赵昕不是年纪大了,群臣得尊老,那群臣肯定就要反对了。
    当然!
    每年二十万贯,这成本是可以慢慢地降低的。
    而且……
    等大量的美洲作物被转运回来后,赵昕可能以后就不会再继续派人出海去了。
    主要是,你得看出海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赵昕的目的,只是把美洲作物给取回来。
    “这酸酸甜甜的,还有一点点的辣味,倒是不错。”
    “还颇叫人开胃。”
    一边服侍的女官也是道:“官家还做了一些很辣的,而且不甜的。不过官家说,皇后年纪大了,吃了肠胃容易受不了。所以……特意为娘娘做了这个。这个外面都没有,只有娘娘一个人才能吃到。”
    陈圆圆嘴上便道:“可到底还是费太大了。”
    当然!
    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还是很甜。
    泉州这边……
    这一部分的辣椒、玉米、南瓜等,也被拿到了最好的酒楼,去进行加工,然后出售。
    之所以要选择最好的酒楼,是因为这地方的附加值本身就高,同时,他们很多的老板,还很擅长讲故事。
    如此一来,这些辣椒、玉米、南瓜等,配合上专门的特定的赛道,立马就能卖上高价。
    毕竟是每年二十万贯地丢出去,赵昕也得回回本。
    当地富商、官员在尝过了以后,也是赞不绝口。
    当然!
    不一定就是真的很好吃。
    好吃到爆衣服的那种。
    但是,因为是从很远的地方带回来,所以,往往能给人一种新鲜感,以及向别人炫耀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觉。
    于是……
    这一年,这些东西也是在泉州大卖。
    赵昕也对整个种植园,以及研究机构,做了一个框架的构建。
    到时候,谁来负责研发,谁来负责投资买卖,谁来监督,还有如何分配利益,都做好了规划。
    研发肯定是交给科学院的人了,投资买卖,交给大宋的商团,监督则是由这年新考上进士的年轻官员。
    赵昕在尝试一种由民间商人投资,官府监督,其余人等,都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最后,所有人都能获利的方式。
    当然!
    说是民间商人,然而一般的商人,又哪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说到底……
    最后还是要看他以前所组建的商团,看看谁能接手这事。
    你接手后,就得出钱,至于你说,到时候,会不会投资失败什么的。
    只能说……
    投资向来都是有风险的。
    失败,那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这总好过,这些有钱人们,一有钱,就只会买地。
    事实上……
    现如今的大宋,你买地也不好使了。
    以前买地能赚钱,是因为你能放贷,而且这放贷就跟抢钱差不多。
    那年利率,高得吓人。
    可随着大宋如今铁路设施的完善,以及被合理地分布到各地的粮仓,进而压低粮价,使得以前很大一部分根本不可能吃饱的百姓,如今都有机会吃饱。
    那这放贷的收益,就会大降。
    且在王安石还在的时候,官府就已经是垄断了整个河北地区六七成以上的粮食放贷业务,其他人又哪能竞争得过官府的低息放贷?
    因此,你现在即便是赚了钱,再去买地,也没用了。
    因为就算你买再多的地,你的利息收入,也绝对不会高过官府所制定的标准。
    你太高了,人家就去找官府贷了。
    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年来,很多富人的钱,却是无处安放。
    不能买地,那就只能是搁置,或者是直接拿出来消费。
    也有一些人,是买地拿来种菜什么的,养猪、养羊什么的。
    可问题是……
    即便是这样,也还是不如以往买地租给别人种省事。
    当然!
    也不是说,这样他们就真的把钱全都埋在地里。
    关键现在用的是纸钞,你埋地里,那也不行。
    最后……
    这反倒是促进了大宋的商业,大宋的消费。
    但即便如此,这种商业,这种消费,还是不太可能把民间的财富,主要是富人的财富,全都消耗光。
    像一些有钱人,已经开始造四面全是透明玻璃的房子了。
    这倒是促进了玻璃制造行业的发展。
    可玻璃也不能天天都造。
    而且富人赚钱的能力,永远都是远超正常的普通人。
    该怎么把这些用不了的钱,再次让它被投入到市场上,进行新的循环?
    赵昕如今所做的这个,就是很好的范例。
    你投资失败了,我不管,工资你反正得照发。
    你赚钱了,那大家一起分红。
    这一年年底。
    经过了赵昕跟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后。
    大宋第一家被资本所投资的农业公司诞生。
    而且……
    这家农业公司,将得到各种美洲作物的三十年独家经营的专利。
    这消息一出。
    所有富商、有钱人,都惊呆了。
    大宋幽州城的官员们,也惊呆了。
    敢情还能这么玩?
    当然!这样做好不好,到底能不能赚钱。
    不好说。
    反正……
    这被赵昕所挑选出来的人,如今肯定是心有惴惴。
    三十年,到底能不能回本?
    官家总不能坑他吧?
    要知道……
    自己的祖父,当初可是跟官家的关系非常地好,也算是老旧交了。
    在看到了辣椒酱,以及玉米、南瓜这些东西,都被拿到了酒楼去,而且还引起了一番火爆的热议,进而又带动了更多的人愿意来尝试后。
    这人这才稍稍地安心了些。
    另外……
    除了辣椒酱、玉米、南瓜。
    在这年冬天,红薯也是十分地受欢迎。
    陈圆圆在宫里就吃上了。
    而且……
    好的食材无需过多地加工,只需简简单单地把红薯给丢进炭火里,然后等着它烤熟即可。
    当然,这玩意……
    对陈圆圆来说,倒是吸引力不是很大。
    主要是……
    陈圆圆本身就出自富贵之家,什么甜的东西没吃过。
    这烤红薯,肯定无法那么轻易就满足她。
    但是……
    若是能在冬天的早晨,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红薯汤。
    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玩意比汤圆好吃!
    而且还没有汤圆那么腻。
    这简直绝了!
    而红薯的口感吃着也是极佳!
    还有玉米羊肉汤。
    一开始陈圆圆还觉得,这每年二十万贯,得挺不值。
    现在……
    随着越来越多的珍稀菜肴被呈送到桌上,她忽然又觉得,这每年二十万贯,根本算不得什么。
    毕竟活这么一辈子,能吃得上如此珍稀的菜肴,区区每年二十万贯,又算得了什么?
    而到了第二年。
    所种植出来的数量也就更多了。
    且由于是独家经营,这生意做的也是毫无竞争对手。
    才了一年,而且还是产能不怎么高的情况下。
    第二年……
    这农业公司的营业额,便来到了十万贯。
    这简直跟抢钱没什么区别。
    虽说现在只是营业额,还不是利润。
    但是……
    即便是抛弃了各种成本,这十万贯的营业额,也是高的吓人。
    那最初被赵昕给挑选出来承包的人,都给赵昕跪了。
    其实一开始……
    他还真有点被赵昕给强行拉上车的感觉。
    毕竟官家点名要你了,你还能不答应不成?
    “官家!您这简直就是草民的再生父母啊!”
    赵昕也是回道:“可别,你这样说,我家圆圆会误会的。”
    说完,赵昕又道:“可这样卖高价,终究不是个事。”
    “毕竟人不可能每天都几贯,几十贯地,去品尝你的东西,最多也就是一开始,图个新鲜。”
    “所以……今后你要把这些东西的价格打下来,尽可能地把目标客户的范围扩大,提升种植技术,提升作物的产量,这才是正道。”
    对面便道:“草民一定谨记官家的教诲。”
    赵昕又道:“而且……这泉州地太少了,像是这些作物,也可以向其他地区推广。”
    对面便道:“草民这就命人去进行推广种植。”
    这一年……
    烟草都被船队从美洲带回来了。
    只是……
    还是没有发现橡胶树的种子。
    不过……
    也不能说毫无消息。
    据当地的酋长说,他年轻时,曾见过那玩意。
    不过得往南走,在另外的一个部落中有。
    于是……
    这一年。
    在船队再次抵达美洲后,船队的船长,也是带着人再次往南去探索。
    邀请了当地土著年轻人上船,作为向导。
    另外……
    在探索的途中,也是不免要问到一些常常会问到的问题。
    比如说,山的那边是什么,还是山吗?海的尽头,都有什么?
    这使得船上的人,尤其是一起出海的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更加地好奇,更加地想要完整地探索这片大陆。
    传闻……
    他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其实是一个圆。
    那么,从这里接着往东,是否也能返回大宋?
    从这里继续往东,要经过多久,才能回到大宋?
    也就是这么一浪,船队差点在南美洲的最南端沉没。
    那里的浪极高极大,风暴肆虐。
    犹如人间末日。
    风呼呼作响。
    不过还好的是,虽说不幸死了一些人,船差点也沉了,可船员们,到底也没有内讧。
    这主要是因为官家在他们出海前,有跟他们进行过一番心理建设。
    说即便是他们在海上不幸牺牲了,也不用怕,因为,这美洲的作物所带来的价值,也将会继续惠及他们的子孙。
    同时……
    他们的嫡长子、长孙,还可以入学科学院,从此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种地。
    不过有一说一,这个再也不用种地,多少得打个引号。毕竟,现如今不就有科学院的人,正在研究怎么种地。
    船长只能是让船调头回去,这边太危险了,还是先回去再说吧。
    期间……
    把不下数万斤的橡胶树的种子给运了回去,还发现了菠萝等水果。
    黎元六十六年。
    随着可可被引入到大宋。
    大宋的巧克力,也是有了萌芽。
    只不过这玩意……
    估计一般人都不是很能受得了。
    这可可加辣椒一起混合喝,谁能接受得了这样的黑科技。
    不过要是只是加一些,倒是感觉还行。
    说起来……
    咖啡也是赵昕想要的。
    只不过……
    貌似现如今还没有发现。
    从船员的口中得知,确实是有橡胶的存在,而且是可以获得后,赵昕这才放下了心来。
    当然了!
    如果是橡胶树的话,是不可能直接种在泉州的。
    得去三佛齐,或者是在小宋岛这样的地方才行。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