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326章 我十分爱好和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6章 我十分爱好和平

    第326章 我十分爱好和平
    黎元四十八年。
    伽色尼王朝首都。
    考虑到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实力,可能并没有办法把大宋给驱逐出去。
    这伽色尼王朝的皇帝马苏德三世,也是想到了可以找塞尔柱王朝借兵。
    当然!
    能不能借到,也不好说,至少……
    马苏德三世要让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也意识到,这西亚、印度地区,再也不是他们伊斯兰教一家独大。
    而马苏德三世的这封亲笔信,也是很快便被送到了塞尔柱王朝的皇帝,准确地说,应该叫苏丹,穆罕默德一世的手中。
    穆罕默德一世在看到了书信后,也是纳了闷了。
    心说,这桃石的势力原本不是在遥远的东方的吗?
    他们跑这么远过来干嘛?
    所谓的桃石,指的就是中国。
    之所以对方会把中国称之为桃石,大抵,这还要归功于东喀喇汗王朝。
    这东喀喇汗王朝大概是想自己认个爹,这样别人就不敢来打自己,干扰自己做生意。
    所以曾派人跑到阿拉伯地区,去宣扬,秦,分上秦,就是大宋,中秦,就是大辽,还有下秦,就是东喀喇汗王朝自己。
    你看,等别人一听,东喀喇汗王朝也是秦的一部分。
    你想想,别人想要动他们,也得考虑考虑这上秦、中秦的意见不是。
    甚至……东喀喇汗王朝还称呼赵昕为汉家阿舅大官家。
    这就是攀亲戚,攀熟。
    当然!
    你要说这种攀亲戚、攀熟是胡乱地攀,那也不完全是。
    毕竟……
    从唐朝开始,他们确实跟中原王朝通过联姻等方式,存在某种关系。
    即便唐朝早就已经灭亡了,但这种关系还是保留了下来。
    就算是此时此刻,他们已经不再通婚。
    反正……
    这说着,起码也比朝贡国,附属国,更有面。
    至于说大宋的态度。
    只能说也是默认了。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都这样了,喊你阿舅了,你还打人家,那就有点不厚道了。
    当然!
    这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在赵昕掌权之前,大宋也没有跟人家开打的能力。
    中间还隔着西夏跟西州回鹘。
    所以人家这么叫,还叫的这么好听,那大宋也没有理由去挑起什么外交争端。
    甚至应该说……
    两者的这种友好的关系,还是有好处的。
    毕竟……
    东喀喇汗王朝每年都会从西域运到中原至少十万斤以上的乳香。
    朝廷可以凭借这个来征收一定的赋税。
    而像是西夏、吐蕃地区,也都十分依赖于东喀喇汗王朝给他们所带来的贸易的利益。
    回到正题。
    穆罕默德一世就有点搞不懂,这桃石,来这到底是干嘛。
    “你们怎么看?”
    穆罕默德一世问底下的臣子。
    臣子也是道:“苏丹您的属地都尚且不太安稳,若是还要去救援伽色尼,会不会太勉强了?”
    另外一位臣子也道:“可若是让对方真的在当地站稳了脚跟,怕是也不会太好吧?”
    “你们可还记得当年的大唐?”
    穆罕默德一世也是道:“听闻曾经也是一个十分强盛的国家。”
    臣子便道:“这些桃石,一旦国力强盛,就会跑到西边来。他们诸事皆巧,十分聪明,不得不提防啊。”
    前一位臣子便道:“可到底如今离我们还隔着至少好几千里。”
    后者也是道:“臣以为,应该派人早早地刺探好情报,以防止对方将来对我们不利。”
    穆罕默德一世觉得有理。
    因此,随后也是道:“那就派人先去打探情报。他们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实力如何。信中还说……他们拥有十分强力的武器。能在一日之内攻下任何一座城池。这应该得到重视。”
    臣子便道:“因此我才说他们诸事皆巧,十分聪明,不得不提防。”
    最后……
    马苏德三世的使臣并没有得到援军。
    不过也正常。
    毕竟自十八年前,马立克沙死后,这塞尔柱王朝,其实也有点不大行。
    内斗十分地严重。
    只能说……
    穆罕默德一世能有那个派人去打探消息的想法,都算是不错了。
    要是换个别的人,估计连这个都省了。
    反正……
    有伽色尼王朝在东边顶着,伽色尼王朝总不至于那么快就被消灭吧?
    而赵昕这里,也是不得不受限于长距离运输的困扰。
    虽说海路很便利,一次可以运送很多的火药。
    但是……
    这火药还是得省着点。
    同时……
    这靠谱的管理型人才,也不太够。
    以至于他的扩张进展有点被减缓了下来。
    然而这一年,他已经七十三了。
    要是不快点的话,那他怕是入土了,都打不下整个印度北部。
    这一年……
    赵昕不得不尝试就近寻找硝石矿。
    硫磺好说,三佛齐那边一大把。
    至于木炭,就更是不是问题了。
    其实……
    如果赵昕是从东北入侵北印度的话,那现在估计就不会缺硝石矿了。
    因为印度的硝石矿在东北。
    只能说……
    算是一个备用选项吧。
    要是真的在这开了一个火药制作工厂,讲道理,赵昕很难保证,这技术会不会在短时间内外泄。
    别人又不是傻子,看你在路上运送什么东西,猜也猜得出来了。
    ……
    黎元四十八,秋后。
    赵昕再次领兵,攻打巴拉玛拉。
    巴拉玛拉王朝首都很快就被攻陷,此时北印度的土地,三分之一到一半,已经落入到了赵昕之手。
    剩下的那些王朝,自然是纷纷跑来投降,表示愿意称臣纳贡。
    讲道理!
    赵昕也很为难。
    如果都接纳的话,那印度北部立马就会统一。
    只不过这种统一相当地松散,别人随时都能叛乱。
    但是如果不接纳的话,说实话,这一个个地杀过去,其实也有点累。
    当然!
    这一切的为难,都在于他们没有更多的汉人移居到这。
    如果他们的汉人足够多的话,那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考虑到,还是大一统的集权制度比较好。
    所以……
    赵昕便要求他们废除皇帝的称号,最多只能称大宋北印度总督。
    这等于是给他们的身份直接降级。
    如果能接受的话,那赵昕就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如果不能接受,那就接着打。
    这对剩下的北印度王朝而言,那绝对是妥妥的侮辱。
    自然不可能接受赵昕的提议。
    于是……
    剩下的王朝再次琢磨跟赵昕来一场大战。
    而大战的地点,就在巴拉玛拉的国都附近。
    因为这里对剩下的诸王朝而言,显然都是出兵的最近的距离。
    赵昕这边,也早就派了人去刺探他们的军情。
    毕竟大军调动,不可能一点声响都没有。
    最后……卡拉丘里出两万。
    五千骑兵,一万五步兵。
    章德拉特里亚出两万五。
    八千骑兵,一万七步兵。
    卡恰帕伽塔出一万五。
    三千骑兵,一万二步兵。
    伽哈达伐拉出两万。
    五千骑兵,一万五步兵。
    另外更远的,还有两个国家。
    不过那两个国家,由于太远了,而且还常常被这边的给鄙视,说他们是野人。
    而这两个国家的百姓,也确实很多都是被驱赶到东边去的。
    所以……
    这两个国家也就没有参战。
    甚至就连一开始的作战商议,都没有带上他们。
    最后……
    赵昕便以四千嫡系部队,一万朱罗联军,以及,两万降军,对八万。
    战事便围绕着原来的巴拉玛拉的首都数十公里的范围展开。
    赵昕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让一部分的士兵留守在首都,其他人则是通过战马在月圆之夜快速地进行机动。
    先攻打位于自己东南,距离相对较近的卡拉丘里。
    同时……
    还让人装作有其他路的大军,从乔汉王朝,向东边攻打卡恰帕伽塔。
    这使得卡恰帕伽塔顿时便有些畏手畏脚。
    等收拾完卡拉丘里,之后遇到章德拉特里亚的士兵,又再次击溃。
    这些王朝,他们的军队刚刚出门,就已经被赵昕给知道了。
    以至于都还没有聚集在一起的机会,就被逐个击破。
    完了……
    这伽哈达伐拉王朝的士兵赶到卡恰帕伽塔,最后经过多次确认,从乔汉过来的,就是一股疑兵。
    此时……
    这两个又起了歪心思,想着要不转头去打乔汉得了。
    而且……
    如果他们去攻打乔汉的话,那赵昕总得去守吧?
    要不是卡拉丘里前线已经战败的消息传来,有人又道:“就算是取得一座空城,那又如何,如今最关键的,是要把对方的主力给消灭掉。”
    最终……
    被这位军师的说服之下,两国的军队这才又继续南下。
    随后在路上又听闻了章德拉特里亚也被击溃了。
    这下……
    两国又不得不停了下来。
    好一番讨论。
    当然!
    最后……
    两国还是坚持继续南下。
    只不过……
    此时两国士兵的军心早就被动摇。
    而接下来的交战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一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顷刻间便作鸟兽散。
    也就短短二十天不到。
    四国军队便被赵昕屠杀,俘虏了一大半。
    至于这剩下的……
    就仅仅只是去一一攻破他们的国都而已。
    到了黎元四十九年。
    这一个个的国王都被擒了,自然,剩下的其余的城池,也就跟着一起投降了。
    赵昕倒也没有对这些国王、皇室什么的,大开杀戒。
    只是在攻城的时候跟对方国王说了,如今投降,还可以活命。
    等对方投降后,便把这些国王、皇室,都押解回索兰吉去。
    而等赵昕回到索兰吉,此时不少的大宋士人,也来到了索兰的都城。
    这正好解决了赵昕人手不足的问题。
    有胆量的,能带兵打仗的,就让他们带兵打仗。
    没有胆量,不擅长带兵打仗的,便给他们一个文官,负责征税等相关事宜。
    由于他们提前半年就已经到达,而赵昕也是年底才从前线回来。
    所以……
    虽不能说他们全都懂这边的语言吧。
    但是……
    这半年时间下来,也不至于连一句话都不会说。
    赵昕便是让他们先以索兰吉为中心,对外不断地一层层地铺设出去。
    这县令跟县尉的官职,只能说,来了就能当。
    靠文多一点的,就给县令,靠武多一点的,就给县尉。
    至于其他新征服的地区。
    赵昕在打下来后,已经安排了人在当地当着临时的总督。
    这个倒是不急。
    毕竟……
    相比起其他的地区,还是他们的大本营要更加地重要些。
    完了……
    赵昕打完了整个印度北部,准确地说,应该是打了至少八成的印度北部的消息,也是被塞尔柱王朝的探子给探知。
    当消息传回到穆罕默德一世的手中。
    穆罕默德一世也只能说,这桃石果然变态!
    当然!
    你真要说的话,当年伽色尼征服印度北部,速度也差不多这个速度。
    只不过当年伽色尼是看到对方愿意称臣纳贡,就不打了。
    而赵昕呢,却是击败了四国的八万联军。
    八万人啊!
    就算那些印度人武器装备并不好,可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穆罕默德一世不得不开始正视赵昕的存在。
    然后……
    给赵昕写了一封信,而且还给赵昕送了一些金银器,还有香料,美女作为礼物,以表示友好。
    赵昕这才知道,原来对方也十分关注这边的情况。
    赵昕还以为,这么远的话,对方应该会对他们这不太上心。
    对方主要是说了,希望以后赵昕不要阻拦他们的阿拉伯商队去经商。
    而且……
    像是这种你赢我赢大家赢的事,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阻止。
    赵昕倒也不至于狭隘到要把那些阿拉伯商人都赶尽杀绝。
    当然!
    你还真别说,其实他是有想过的。
    毕竟这些阿拉伯商人,最适合拿来当间谍,用来窃取他们的技术了。
    而且还可以让刺客冒充成商人,会增加索兰吉的治安风险。
    赵昕虽说对这中西亚的历史了解得也不多。
    但他还是隐隐知道,这地方的人,最喜欢刺杀皇帝。
    历史上,多少皇帝都是被刺杀。
    还有的皇帝好像永远都没有儿子似的。
    赵昕自然不会相信,身为皇帝的人,却生不出儿子。
    明明身边可以有那么多的美女。
    当然!
    他爹爹除外。
    但像是这种这么频繁的,似乎过个几十年,一百年就必出一个的,那就不正常了。
    搞不好,是因为他们的儿子都还没有长大,就已经被刺杀了。
    或者是战争过于激烈,所以都死在了战场之上。
    又或者是,天气过于炎热,而导致精子活跃性差?
    不管怎样,赵昕还是给对方回信,就写:“我十分爱好和平,也欢迎你们到索兰吉来经商,我希望,我们能成为不错的朋友。”
    先骗骗对方再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