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502章 皇帝病重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02章 皇帝病重

    第502章 皇帝病重
    高拱的性格是怎样的?
    这位初掌内阁中枢首辅大位的人,又是怎样行事的?
    此刻。
    当高拱当着皇帝和所有人的面,直接质疑大同镇,喊出大同是不是要造反。
    就足以证明一切。
    然而即便是如此狂妄之言,高拱却依旧是不加保留的喊了出来。
    只因为。
    他今天听到的来自于皇帝的咳嗽声太多。
    多到让他觉得,皇帝是否能熬得过今年。
    是狂妄吗?
    在高拱看来,自己这一句话不过是大胆而已。
    更是一次试探。
    道台上。
    嘉靖目光平静的扫向高拱。
    他没有开口,让人不知道这位已经明显有恙的皇帝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又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倒是杨博,脸色顿时一变,颇是恼怒。
    “元辅,如今事端不明,如何能轻言大同有谋逆之心?”
    “虽说今日乃是宣边来奏,可大同未尝不曾启奏,或许这两日便也就到了。”
    杨博有些想不明白,心中更是恼火不已。
    随着严嵩荣退,在昌平书院开始养尊处优起来。
    更伴随着徐阶被斗倒,贬为庶民,流放雷州,徐阶一系的官员在朝中节节败退,不久之前更是被罢免数百官员,而这里面也大多都是过去依附在徐阶、严讷等人之下的京中官员。
    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就带着朝中晋地出身的官员,和高拱有了默契。
    高拱他是河南新郑人。
    和湖广、江西、浙江以及南直隶,还是有一段距离,双方关系也因为这些年徐阶的缘故,而并不是太好。
    晋地出身的官员在自己的带领下,依附于高拱这位首辅,他该是慎重对待才是!
    不然他高拱就算是首辅,可以强推一些事情,但若是朝中没有人支持,也是千难万难。
    可这个时候,高拱竟然发难于大同是不是有谋逆之心。
    这可和自己刚刚说的话,背后的深意不一样了。
    自己一开始说宣府,那是因为宣府前年才发生了御边不力的问题,乃至于让俺答部的人都跑到了京畿之地。
    可马芳这个宣府总兵官为何在出了这么大问题后,还能官居原职?
    虽然其中内情并不清楚。
    但杨博却记得,当时马芳是有过独自入宫面圣的。
    然后才是皇帝从轻发落,让其重回宣府,原职留任。
    马芳已经是皇帝夹带里的人了。
    杨博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自己说宣府,其实也可以说是什么都没说。
    因为马芳和宣府如何,恐怕都要皇帝发落才成。
    但现在高拱却问责大同这就不一样了。
    大同总兵官孙吴可没有入宫面圣。
    圣前悄无声息的争斗,让众人心思凝重,提神静气,唯恐听漏了一句话,导致应对错误。
    而胡宗宪在好一阵独自琢磨后,却是开口道:“皇上,如今宣边西路来奏,大同消息暂无,敌情不明,非是议责之时。无论如何,当下首要是朝廷探明俺达部此番来犯,御兵之人是谁,是俺答本人还是其子,又兵几何,欲攻何处。唯有如此探明详细,才能做出应对,敕令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等处兵马或出援或伏阻。”
    方才他和杨博两人入殿,吕芳也已经将宣府送来的急奏递上。
    宣府那边只说边墙外有俺答部大军驻扎,尚不明晓统兵之人是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有多少兵马。
    可以说朝廷现在就是两眼一抹黑。
    除了知道俺达部这一次又要南下,其余的什么都不清楚。
    吕芳看了一眼上方的道台,而后问道:“依朝廷所预,此番俺达部大军压境,会攻何处?”
    胡宗宪侧目看向身边的杨博。
    杨博当即会意,赶忙开口:“回皇上,如今宣边西路所奏,俺达部驻扎东阳河上游,便是大同东路新平堡至镇川堡之间的苏木山北侧。”
    他这个兵部尚书其实真的不是吃干饭的。
    言语之间,就开始分析起宣大之间的地形。
    杨博继续说:“苏木山地形险要,贼军只能分走东或西。若向西,则可自镇羌堡附近南下,兵临大同城,或走左近围阳和卫、天成卫一县,洗劫当地百姓。”
    “若走东侧,则可从新平堡东北侧,绕开大同天成卫、镇虏卫,过永加堡入宣府境内。”
    等到杨博说完之后。
    胡宗宪才又说道:“皇上,此次俺达部控兵边境,屯驻东阳河上游,东犯宣府或直下大同皆可。因而,或前线宣府西路正是有此查探,方才急奏京师。想来大同一侧也已发讯,或这两日便可到。”
    万寿宫内殿,胡宗宪的分析进到众人耳中。
    杨博恨不得现在当场就好好的感激一番胡宗宪。
    袁炜看向高拱,而后开口:“既然东阳河上游屯驻贼兵,可东可西,如今朝廷是不是该下旨敕令宣府、大同两镇皆严加提防,两镇各路兵马也应向北而行,支援策应边墙各路兵马?”
    他不算是懂兵事的,但也知道现在这种情况,朝廷能做的首要事情就是责令宣大两镇小心提防,然后从本镇调动兵马支援边墙。
    幸运的是宣大两地离京师不远,快马加鞭不过是五六日的功夫,便是一个来回也就十二三日。
    大军征伐,从来都不是一触即发。
    就算现在俺达部屯驻东阳河上游,真要进犯宣大,也得要等他们安顿好大营,建造攻城器械,才会集结兵马进攻。
    道台上,嘉靖嗯了声。
    吕芳当即开口:“边情在急,内阁与兵部当速速行文,敕令宣大两地墙边起援。”
    高拱作为首辅,闻言后躬身领命。
    随后说道:“大同一侧,可命蔚州、广灵、灵丘、广昌三地兵马北上,由大同总兵官分派各边策应。宣府一侧,既已知晓俺达部贼军屯驻东阳河上游,可命怀安卫、保安右卫移防柴沟堡、沙城堡、暗庄堡等地,宣府三卫抽调兵马,进驻万全左卫城与万全右卫城之间,随时策应。”
    九边重镇,如今一直都是朝廷最紧要的事情。
    高拱作为首辅,对这些地方的关键位置,和兵马驻扎所在,也是了然于胸,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并不存在什么让人诧异的事情。
    杨博看向高拱的背影,点头附议:“皇上,元辅所言尚可,如今朝廷行文宣大两镇,自当是八百里加急,至多五日便可命两镇所点兵马移防策应。”
    道台上。
    又是一阵急促的咳嗽声。
    皇帝的脸色愈发涨红。
    众人无不是目露担忧。
    毕竟现在皇帝的身体关系各方,尤其是新政已经开始推行,这个时候皇帝真要是出了事,对各方都是一个突发事件,必然会产生无数的连锁反应。
    但嘉靖却是伸出手,止住了眼前这些臣子们的关心。
    他靠在道台上,看向吕芳。
    吕芳立马捧着一杯茶水,送到皇帝面前。
    嘉靖喝了一口茶水,长长出了一口气,才觉得舒服了些。
    他便开口说:“如今再有月余便要入冬,届时北地严寒加之大雪,俺达部果真会在此时南侵?若如此,时日不多,是否会用兵于急且迅猛?若久屯东阳河上游不出,是否又为来年春犯宣大边地?”
    众人一阵沉默。
    按照历来的惯例看,关外的蒙古人南下进犯,大多会选择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召集草原上的各部兵马,然后在六七月份抵达九边各地,和大明的边军战上一两个月,就会赶在入冬前返回草原深处,带着从大明洗劫走的财货好好的过一个冬天。
    然后等到来年,继续如此。
    现在这个时候从常理来看,显然是不符合时间的。
    因为一旦明军将这些俺达部的人拖上一两个月,就算最后俺达部撤回草原,也要顶着漫天飞雪,踩着齐腰深的积雪返回各部。
    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和选择。
    杨博当即抱拳躬身颔首:“皇上圣明,此次俺达部来犯所选时日确不合过往惯例。臣下以为,此次俺达部来犯或为试探,若查我边虚实,自可乘虚而入,劫掠一番快速离去。便是僵持不下,该部贼子也可转向西行,今冬驻扎河套一带……以图来年犯延绥、固原、宁夏等地。”
    说到河套的时候,杨博停顿了一下。
    在场众人皆是面露不豫。
    现在杨博提及河套,众人只觉愤恨。全都是因为,若朝廷掌握河套,那么延绥、宁夏、大同一带的边防压力,就会顿时减轻无数。
    国初,徐达和李文忠统兵消灭了占据河套的脱列伯、孔兴等人,并且将王保保赶回北元的大本营哈拉和林,夺取河套平原,从此归于大明治下。太祖高皇帝更是再次设立东胜卫,借此将河套平原与宁夏、山西等地连接在一起。
    便是成祖时期,虽然将东胜卫内迁到了别处,也没有放弃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但是。
    随着仁宣二宗,北方防线不断后撤内缩,就开始有一批批的牧民进入河套定居。
    最终,在天顺、景泰年间,鞑靼部的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彻底占据河套。
    虽然在大明英宗皇帝终于驾崩,新帝即位。
    宪宗皇帝励精图治,开启了大明的剿套运动,先后取得红盐池之捷、威宁海大捷等一系列军事胜利,重创蒙古各部,河套地区也终于是被明军再一次收复。
    但当时没有推行迁移内地百姓定居河套,又为后续孝宗皇帝时期,河套地区被蒙古各部重新夺取埋下了伏笔。
    等到正德年间武宗皇帝取得应州大捷,只是打怕了当时的蒙古小王子,却也没能将河套收复回来。
    一直到如今。
    河套实质性的成了蒙古各部的地盘,而大明不光是失去了河套这一块养马地,更是让宁夏、延绥各镇和山西、宣大各镇被隔开。
    此次俺达部大军来犯,若是拖延到冬季,退守河套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大青山阻挡北边的寒风,河套地区就是最好的过冬地。
    而且此地草木丰盈,牛羊众多。
    俺达部完全不用担心撤到这里后,如何获取过冬物资的问题。
    胡宗宪眉宇之间闪过一道光亮,他上前一步躬身开口:“皇上,如今东南各省平倭一事,已近尾声。朝廷开海数年,东南各地倭寇愈发难以寻觅。臣以为,东南各地往后当将清剿倭寇转为兵马驻扎沿海险要之地,控扼海面,再以水师战船巡游海上,防备倭船、贼船来犯即可。因此,臣奏请皇上准允,选调东南能征善战将领,引兵北上,屯驻京师整编,再于合适之时,前出九边镇守边地,寻机出战蒙古各部!”
    此言即出。
    殿内一阵侧目响动。
    众人皆是目视提出要调东南军兵北上的胡宗宪。
    高拱更是目光收缩。
    他是真没想到,事实上已经锁定内阁一个名额的胡宗宪,会在今日这个时候这个场面下,提出这件事情。
    高拱目光深邃的注视着胡宗宪,心中思绪急转。
    难道胡宗宪是想要在这个时候寻求入阁了吗?
    杨博亦是目光一沉。
    瞬间,原本在心中想要感激胡宗宪今日出面帮自己解围的念头烟消云散,反而是升起了浓浓的戒备之心。
    相较于高拱这个首辅在思考着胡宗宪是不是在谋求入阁。
    杨博担心的是胡宗宪提出的东南军兵北上镇守九边这件事情。
    九边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紧要之地,这些年山西宣大等地,实质上也渐渐被晋地出身的官员和将领掌握。
    胡宗宪提的东南军兵北上,那么势必会冲击晋人对山西宣大等地的控制和掌握。
    而在杨博看来,山西宣大等地,那就是他们晋人的地盘。
    你一个东南来的胡宗宪,凭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将手插到晋人的地盘上?
    这无疑是虎口夺食!
    然而,道台上的嘉靖却是忽的双眼瞪大,死死的盯着胡宗宪。
    进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吕芳赶忙上前,走上道台,搀扶着皇帝,伸手轻轻的安抚着皇帝的后背。
    嘉靖却始终死死的盯着胡宗宪,浑然不管自己激烈的咳嗽。
    “咳……咳咳……”
    “卿……”
    “所请可……”
    “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中,嘉靖仍然是涨红着脸,忍痛开口,艰难无比断断续续的发话,准允胡宗宪所请。
    然后,嘉靖便靠在了吕芳的怀里,红着脸用力的呼吸着。
    “皇上!”
    “陛下!”
    “……”
    皇帝这一番动静,当真是吓到了高拱等人。
    众人立马上前两步。
    吕芳更是瞪眼看向众人,而后冲着外头喊道:“传!快传李时珍入宫为陛下请脉诊断!”
    他这时候也没了顾忌,当着众人的面绕过太医院,让人去昌平请李时珍入宫为皇帝诊脉。
    高拱等人莫敢作声。
    虽然吕芳这样的行为,很是打了朝廷和太医院的脸,但他们却不敢言语半分。
    吕芳吩咐完,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后,这才重新看向高拱等人。
    这位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语气阴沉道:“元辅,诸位阁老、尚书,今日既然已经议定宣大边事,诸位还请速去处置,早早查明详细报来宫中。”
    “胡尚书,陛下也已准允东南军兵北上,而陛下历来喜爱戚家军,可选此营兵马奉旨即可入京整编听调。”
    这头吕芳在急声吩咐着。
    外面黄锦也已经带着人走了进来。
    一时间,殿内人影混乱。
    黄锦端着汤药送到道台前,吕芳接过汤药为皇帝喂下。
    半响的功夫后。
    嘉靖的呼吸才平缓下来,只是脸色很不好看。
    他看向还在场的高拱等人,气息虚弱道:“朕……朝事艰难,诸卿不可外传,各自尽心……咳咳咳……遵办诸事……”
    皇帝下了封口令。
    高拱等人眉头皱紧,个个脸上带着担忧。
    “臣,领命遵旨。”
    “陛下身负社稷,臣等乞愿陛下龙体复康。”
    又是几道咳嗽声。
    嘉靖高高的靠在道台上,目视着眼前的臣子们。
    “自去操劳国事吧……”
    “臣等告退。”
    高拱等人领命,却很是犹豫,心情沉重的一步步慢吞吞的离开内殿。
    等到众人离开万寿宫。
    嘉靖这才伸手抓住吕芳的手腕。
    他的脸色苍白无比,却又因为不时的咳嗽而一阵阵的涨红着。
    吕芳赶忙跪拜在地上:“主子爷……主子爷,您有什么吩咐?”
    嘉靖松开手,指向外面。
    “召……”
    “让严绍庭……”
    “让……让他……”
    咳嗽声终止了皇帝的话。
    而吕芳却是会意,赶忙说道:“主子是要严宾客回京吗?”
    问完后,他就目光死死的盯着皇帝。
    嘉靖点了点头,然后就闭上眼靠在身后高堆着的软枕上,虚弱的昏睡过去。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