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抗战: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348章 常瑞元的密令;方立功:一切都在楚长官的计划之中!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8章 常瑞元的密令;方立功:一切都在楚长官的计划之中!

    第348章 常瑞元的密令;方立功:一切都在楚长官的计划之中!
    山城。
    王世和脚步匆匆将最新取得的情报汇报给了常瑞元。
    在得知楚云飞入院疗养、方立功尚未出院的情况下。
    常瑞元眉头一挑:“这件事情,还有谁知道?”
    “消息来自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常瑞元轻叹了一口气,手指轻轻敲动面前的桌面:“日本人估摸着很快也就知道了。”
    王世和点了点头,而后接着道:“戴主任希望今天下午的时候能够见您一面,他说有重要情报需要向您当面汇报。”
    “今天下午四点的时候还要议事,让他两点之前来”
    “是!”
    王世和规规矩矩的放下了手中的情报,而后转身离去,关上了房门。
    山城,委员长官邸。
    当天下午一点三十五分。
    戴雨农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常瑞元的面前。
    在戴雨农的视角之中。
    此时的常瑞元,眉眼怂搭着,看起来有些疲惫。
    “校长。”
    常瑞元微微颔首:“雨农、调查出了这么多的东西,辛苦你了。”
    戴雨农微微俯首躬身:“感谢校长关心,为党国、为领袖做事自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戴雨农这个人很怪。
    他到死也没有加入kmt,成为一名国民党党员。
    从历史记录的细枝末节之中。
    可以合理的推理出戴雨农的想法。
    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只有常瑞元能够终结军阀时代。
    只有常瑞元才能平定这乱世。
    所以他坚定不移的拥护着常瑞元、为其做事。
    这就导致戴雨农及其麾下的军统做起事情来会显得那么的无所顾忌,甚至时不时会有一些出格举动。
    “这个周大兴的事情,你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
    戴雨农点了点头,对于常瑞元有可能的问话,他早已经熟记于心。
    “周大兴、山东人,行伍出身,民国二十一年从军,现铨叙军衔为少校、职务军衔上校。”
    “此前为晋绥军358团第一步兵营一连一排长,兼突击队副队长。”
    “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受现飞虎攻击军指挥官钱伯均赏识,提拔为一连一排长。”
    “据悉,其在楚云飞突击检查之中表现良好,对答如流,治军颇有章法,因此得到了楚云飞的关注。”
    “对日战争爆发后,其屡立战功”
    常瑞元伸手示意:“嗯,后面的事情我都清楚,这个周大兴此前有无和红党接触过?”
    “仅从当前情报推断,许是因为日寇展开全面进攻之后的接触,并无深入交流。”
    常瑞元微微叹了口气,开门见山:“这就是他们的可怕之处,打着为穷苦人办事的名号,给这些穷苦人出身(出身行伍,并非军校生,一般都是穷人)洗洗脑,做做宣传,这些人就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们。”
    “校长无需担心”戴雨农当即表态:“只需要您一声令下,我就会将周大兴和参与此事的军官抓来山城受审。”
    “抓来?”
    常瑞元轻笑一声,只觉得自己的学生在这一刻有些憨傻:“抓周大兴的后果,你晓得伐?”
    “得罪楚云飞?”戴雨农装傻充愣。
    常瑞元故作高深的摇了摇头,脸上仿佛带着一些小失望。
    戴雨农只好继续表态:“学生愚钝..请校长明示。”
    “你要是把人抓了,得罪的可不仅仅只是楚云飞一人。”
    “而是整个二战区!”
    “一旦闹起来,甚至整个华北地区的舆论形势将会急转直下,甚至就连日本人也会趁势煽风点火。”
    戴雨农眉头一挑,接着道:“校长,楚云飞不太可能和日本人“联手”。”
    楚云飞不太可能。
    但阎百川可说不好。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山西王,尚想着与日本人媾和。
    前段时间军统、中统方面又收到了一些阎百川派人与日本人秘密接触的消息。
    在常瑞元等人的眼中,
    阎百川为了自身、以及晋军的利益。
    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实际上都不奇怪。
    也正因为如此,不得不防。
    针对性的对付阎老西,难免有卸磨杀驴之嫌。
    楚云飞是个“忠义”的人。
    如果施压过多,甚至动作较大的话,只会引起晋军的反感。
    常瑞元顿了顿之后接着补充道:“可话又回来,匪患不可不防。”
    “他们的扩张势头实在是太快了一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估,这件事情,雨农,你要多上点心。”
    戴雨农已经明白了常瑞元的意思。
    委员长是想让他把人抓了,但又不能他亲自去干这件事。
    一旦没能够把人带走,也会得罪了晋军。
    阎老西也不是什么善茬。
    军统放在二战区,乃至放在山西地区的耳目大概率是要被全部戳瞎掉的。
    常瑞元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更不会让徐恩曾(中统局长)一家独大。
    这件事情要干,要派下面的人干。
    还不能让阎老西、楚云飞这些人知道是常瑞元的授意。
    戴雨农习惯性微微眯起眼睛。
    他可以装傻,但不能真傻,这件事情不仅仅要办,还要办的漂亮。
    只有这样,才能够除去常瑞元的心病。
    刺杀汪兆明失败之后,常瑞元对他们军统的态度,可是值得戴雨农警惕的。
    思来想去,军统之中这么多的手下,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可以用,并且非常合适。
    “梁干乔或可担此重任”
    常瑞元眉头一挑:“我听说去年年初的时候,他对你可是很不满啊。”
    戴雨农一怔,急忙躬身:“学生惶恐,只是一些工作上的小误会,为党国做事,自然摒弃前嫌、同心戮力。”
    常瑞元心里面有数,但此时还是表现出了一副满意的态度:“亲爱精诚、这是我们黄埔的校训,他是你的老学长,没什么不值得信任的。”
    “学生明白..”戴笠急忙点头。
    两人所说的梁干乔,乃是军统十人团之一。
    也被称之为国民党十三太保。
    在戴雨农的眼里面,这人的工作能力确实不错。
    但是有野心,甚至有取代他戴雨农的想法。
    这怎么行呢?
    至于常瑞元所说的双方过节,实际上并非是过节那么简单。
    双方甚至已经到了决裂的边缘。
    若非胡宗难在武汉会战之中吃了大亏、实力不如往昔。
    此时的梁干乔恐怕早就脱离军统、投奔自己的老同学去了。
    至于双方闹掰的事情。
    也和军统第一个规模庞大的特务训练班临澧特别训练班的成立有关系。
    其中有不少都是梁干乔的汗马功劳,甚至可以用功不可没来形容。
    第一批学生千余人,其中八百多人均是梁干桥通过各种渠道、关系征募的。
    当然了。
    这份功劳实际上是被动的。
    这和特务训练班的选址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与日本人进行全面战争的缘故。
    华北、东南、西北各省选送学生到湖南有困难。
    特务训练班的班址被戴雨农亲自确定在常德北面的临澧县县立中学。
    于是便只能要求华中和西南几省选送。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招生工作基本上都由军统郑州办事处主任梁干乔负责。
    梁干乔在当时的野心很大。
    想要趁机抓点实力。
    费劲心力招手近千名青年之后,戴雨农便趁机要求他将学生全部送到湖南去。
    他是打算自己私自进行的培训班。
    否则也不会找胡宗难要武器。
    只是事情被捅到了戴雨农这里。
    戴雨农派亲信送去了亲笔信,没能要来人。
    而后在纪律处分的威胁之下,
    梁干乔无奈退让。
    破口大骂戴雨农的无耻。
    不情不愿的将这些学生们送走。
    接这批学生的,其中也有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人物-沈醉。
    这批一千多名的学生,到上车的时候只剩下了八百人。
    至于这些离开的学员。
    基本上都是河南籍的学员。
    沈醉心中有数,消息汇报道戴雨农这里的时候。
    戴雨农也并没有过多在意。基本上放任了梁干乔麾下在河南、陕西等地快速发展。
    梁干乔自那之后也没有主动要求承担过军统的任务。
    同样的,戴雨农也没有闲着没事就去消遣这位老相识,双方基本上处于一个较为默契的阶段。
    常瑞元此时主动提起双方的间隙,很显然是想要弥合双方。
    “这件事情,就交给他办好了,前段时间康泽过来找过我,说是梁干乔想要投奔他”常瑞元说到这里的时候叹了口气:“算了,这件事情我来处理吧,戴科长,你专心盯紧华北地区的日军就好了。”
    戴雨农心中长舒一口气,默默点头:“是,校长。”
    陕西、西安。
    军统时任西安办事处主任梁干乔收到了一封来自侍从一处的密电。
    接到电报的第一时间、梁干乔十分的诧异。
    在他看来,常瑞元不太可能直接给他下命令。
    当看清这封电报的内容之后。
    梁干乔敏锐的察觉到。
    这件事情很棘手。
    棘手到梁干乔怀疑去办这件事情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差池。
    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命令并非由戴雨农传达,而是常瑞元的直接命令。
    戴雨农并不适合承担这样的工作或,他也无法承担任务失败的风险。
    激烈的思想斗争长达数个小时。
    梁干乔最终决定承担了这个风险极大的任务。
    山西。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司令长官阎锡山刚换上一身便装。
    此时的他正准备前往探望楚云飞、方立功二人。
    机要室主任刘涛脚步飞快:“阎长官,杨总司令急电,日华北方面军派遣了一行十余人想要与我二战区进行谈判..”
    “谈判?”阎老西颇为疑惑:“双方的“谈判”不是已经中止了吗?”
    之前双方所进行的“谈判”,或许可以称之为密谈。
    只是为了稳住日本人。
    也是为了向山城方向施压。
    日本人一开始并没有搞清楚阎老西的真实意图。
    所以双方的“谈判”进行的还算顺利。
    而日军此次大张旗鼓的表明自身想要谈判。
    “恐怕多半是为了日军第二十师团而来。”
    病房内。
    楚云飞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以当前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来看的话,第二十师团即便是想要突围,也势必会承担不少的伤亡人数,而我方如果想要减轻后续的战斗伤亡,乃至维持晋军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自然需要尽可能的避免与日军继续作战。”
    “云飞,你的意思是谈?”阎老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一身便装的他看起来还算精神。
    楚云飞在踱步的同时摇了摇头:“不,我们不能向日本人妥协,永远也不能。”
    方立功没有紧皱,有些忧虑:“胡宗难所部虎视眈眈,一旦其麾下的作战部队进入山西地区,晋军、中央军、八路军、日军之间的脆弱平衡便会因此打破。”
    楚云飞说的非常直白:“我们承担不起与胡宗难所部发生冲突的后果,哪怕只是小规模的摩擦,重点不是双方战斗力和兵员损失,而是我们目前不具备独立生产军备、以及维持自身存在的条件。”
    八十八战斗力的核心关键在于源源不断的物资援助,以及优先装备的权力。
    日军产生的威胁→需要高战斗力部队→楚云飞所部存在的底层逻辑。
    楚云飞能打,效率更高,并且自身就能够卖出合适的价值。
    与苏联的边贸、与美国人的援助协议签订。
    本身就是楚云飞所部、以及其背后存在逻辑的体现。
    这也是常瑞元力排众议将绝大多数外援输入二战区的根本原因。
    “一旦让委员长察觉到这支部队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并且与其麾下同样处于核心地位的作战部队产生冲突,一定会影响他对于飞虎的判断。”
    方立功摸了摸下巴,此时的他也是紧皱眉头:“这很有可能会导致武器装备输入二战区后产生极大的困难,我军战斗力的恢复时间将会从原本的半年拉长到两年,甚至三年,这对于抗敌保晋而言,也是难以接受的代价。”
    所有人都清楚。
    包括楚云飞自己。
    他不可能因为和常瑞元之间的冲突,而去选择和日本人媾和。
    国仇家恨。
    他不是一个政客,他是一名军人,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
    甚至连保持对峙态势这种事情,楚云飞都难以接受。
    “在委员长等人看来,现阶段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我军的后勤体系进一步向阎长官,以及其背后的西北制造总局靠拢,委员长此举会不会和美国人的投资有一定的关系呢?”
    楚云飞的说法给方立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他在政治方面的考量往往趋向于他的记忆,而非时局的判断。
    是出于对常瑞元的了解而做出的判断。
    可人是会变的。
    现如今的常瑞元可是自信了不少,甚至腰杆子也硬了其来。
    而且出于楚云飞的一贯表现,常瑞元等人大概率也做出了相应的评估。
    换言之,他们想要以家国大义,民族情怀拿捏楚云飞。
    达到统一山西的目的。
    方立功同样看出了这一点。
    不过,他打心眼里面觉得常瑞元这样的做法,极有可能会激怒楚云飞。
    他了解楚云飞,直到楚云飞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
    至于会不会选择倒向阎老西和山城方面对抗呢?
    方立功细细思索下来,认为这种可能性实际上并不大。
    常瑞元等人也势必做出了相应的评估和判断。
    统帅部的一众高层们也大概会认为这种事情是小概率的事情。
    否则也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将林蔚派过来商谈。
    而最坏的结果。
    常瑞元是否能够接受呢?
    方立功思索片刻之后叹了口气。
    他想起了楚云飞装病躲他这里寻清静。
    到底是真的过来躲清静,还是另有打算呢?
    以方立功对楚云飞的了解。
    他认为楚云飞不太可能仅仅只是不想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甚至在他看来,这种事情还是楚云飞一手促成的。
    而面对山西统一这样的诱惑。
    以委员长的做事方式,很有可能他真的敢赌一手!
    那么什么样的代价。
    山城方面无法接受呢?
    应当只有一个!
    那就是楚云飞带着八十八倒向红党。
    想到这里的时候。
    方立功忽然之间反应了过来。
    阎长官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37年末的时候就开始选择和红党方面加深联系,提高双方合作等级。
    多半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考虑。
    阎老西看着方立功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像是个新兵蛋子走上战场时的慌乱。
    而楚云飞也沉默着的坐在床旁。
    只是没有像方立功表现的那么“慌乱”。
    两人哪里还有指挥作战时候那睥睨天下、骄傲无比的姿态?
    阎老西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云飞,立功,你们无需过于忧虑,这件事情我此前已经做好了准备,蒋公那边也是担心伤了和气滴。”
    晋西和山城方面的矛盾积压了许久。
    此前双方还算和睦的基础是因为日军势大。
    而现如今。
    双方进行的是更深层次的心理博弈。
    实际上谁也承担不起撕破脸皮的代价。
    也就是说需要尽可能的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一个让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阎长官似乎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而激化双方矛盾的,不是别人。
    正是在他这里躲清静的楚云飞。
    想到这里。
    方立功此时也算是彻底的回过神来。
    原来这一切,早就在楚长官的计划之中了。
    难怪他一点都不着急,既然如此的话。
    那他还操什么心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方立功深感自己轻松了不少。
    楚云飞将方立功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见时机成熟,索性迈步起身表态:“阎长官,关于这件事情。”
    “职认为还是等和华北方面军接触之后再议吧,我们首先要看一看日本人开出的条件,和他们愿不愿意放下武器投降,而后才能在和林处长的谈判之中获得较好的条件。”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楚云飞并不反感统一,相反他对于常瑞元肃清地方势力反而秉持支持态度。
    这些地方军阀,在楚云飞的眼里面。
    实际上都是相对常瑞元都要落后许多。
    阎老西此时却关心起了两人的身体:“云飞、立功,你们两个人的身体?”
    楚云飞笑了笑,开门见山的说到:“身子自然是并无大碍的,只是前段时间过于劳累、所以有些疲劳而已。”、
    阎老西闻言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既然身子无碍,参与谈判工作自无不可”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