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 第324章 记者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4章 记者

    肯尼斯混身都在颤抖。
    不是因为激动,单纯是因为又冷又累,靠发抖取暖。
    看起来不太保暖的外套胸口,印着《日光报》的标志。
    取日光之下,一切新闻无处遁形之意。
    这是一家娱乐新闻报纸,主打各种明星的边消息,偶尔有点正经内容。
    肯尼斯是这家小报的记者,兼编辑,兼老板,兼杂工。
    好吧,他们报纸一共五名员工,包括一位保洁阿姨,是他妈妈,还有一个实习生。
    没办法,创业就是这么艰难。
    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他们的报纸每周发行量还是突破一万份。
    对于这个成绩他很自豪。
    不过距离他的梦想还很遥远,他想要把自己的报纸从周报变成日报,每日发行可以超过百万份。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现在他还没凑出下周报纸的内容,全部希望都寄予魔影节。
    魔影节上确实不缺内容,但是缺少专门由他来报道的内容。
    正纠结着该怎么找些独家报道,附近的同行们又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食人鱼,游动到警戒线前。
    看来又有名气不小的明星上红毯了。
    肯尼斯对于这种采访不太感兴趣,这种内容他没办法比那些资深同行们写得更好。
    明星闹绯闻该怎么写他倒是很有经验。
    虽然不准备去抢这一位的热点,但他不介意去听一听。
    远远看见走上红毯的这一位,是近期当红的女明星,因为出演一部爆款魔影的女主角一举成名。
    演技一般,相貌优越,气质出众,身材还很完美。
    从业这几年,肯尼斯算是明白了,演技就不是演员成名的主要指标。
    她面对无数记者,正在侃侃而谈她这身礼服的设计。
    一身由回收的废旧纸壳垃圾,清洁消杀打成纸浆,再做成的衣服。
    一件完全没有弹性,穿上就弯不了腰的奇怪衣服。
    表达了她呼吁人们爱护环境的美好愿景。
    因为大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关系,环保成了当下热门词汇。
    每个明星都得在镜头前扯上两句,这样粉丝们就会感叹他们的偶像可真是个好人。
    “嘁——”
    肯尼斯不屑地啐了一口,不是说明星不能谈环保,确实有以身作则的好演员,比如劳尔先生,至于眼前这位演员,肯定没资格。
    在她刚走红的时候,肯尼斯追踪过一段时间,铺张浪费就是她的生活常态。
    现在到站在镜头前大谈环保了。
    从这个角度看,演技也没那么一般。
    至少睁眼说瞎话的水平不低。
    跟在她后面上红毯的,是一个没听说过的剧组,走在最前面的男人稍微有点眼熟,应该在哪部魔影里露过脸,肯尼斯一时间没能想起来。
    他起初怀疑这不是个正经剧组,也许是来蹭热度的网红。
    连穿的礼服都不合身,多半是在哪租的廉价套装。
    合不合身是判断服装等级的重要因素。
    这里指的不是简单的大小合适,而是衣服的各个细节是否都贴合穿着者的体态特征。
    通常只有专门定做的服装,才能达到完全贴合的水平。
    比如上一位女星的纸壳子长裙,明明是纸浆做的,却完美衬托出身体曲线。
    确实有两把刷子。
    噱头,立意,美观度,全占了。
    活该她红。
    而眼前这个剧组,好吧,可能连网红都不是,网红来蹭红毯,怎么也得把形象给收拾利索。
    这里可没有oversize的说法。
    可能就是个没钱的贫穷剧组,指望着这次魔影节上能有投资人看中,发行他们的作品。
    极大概率上讲,这种剧组没什么好报道的东西,但肯尼斯还是拿着录音器过去了。
    小人物更容易口无遮拦,说出些很“爆”的话,不算正经内容,可以当噱头用。
    然而有人比他动作更快,率先抢到第一个采访的机会。
    媒体行业的竞争就是这么直接。
    记者必须要快。
    “拉文先生,请问你来参加这次魔影节,是携带了新作品吗?”
    拉文先生?
    听到同行的提问,肯尼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
    谁来着?
    “是的,我带来了一部新片《旧衣服》,是关于奥古斯坦城的故事。”
    “你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获得卓戈先生的帮助了吗?”
    “是的,卓戈先生为我的剧本提供了很宝贵的建议,对此我非常感激,但这部作品还是主要由我与奥古斯坦同胞们完成。”
    听着他们的一问一答,肯尼斯想起来了,沉默的羔羊里那个奥古斯坦演员。
    就演过一部片子,之后是高强度地接各种广告,又在某天突然销声匿迹了。
    算是个好演员。
    “那你在沉默的羔羊剧组中认识的朋友们来你的新片里客串了吗?”
    正在采访的记者显然并不在意拉文的新片怎么样,不停地把话题往沉默的羔羊上引。
    在记者看来,史达琳,劳尔,卓戈,这些才是流量的宠儿,顶流中的顶流,能套到一点关于他们的新消息都是赚到。
    至于拉文,不重要。
    拉文的表情很为难,努力地想把话题拉回到他的魔影上。
    可论嘴皮子,演员怎么说得过记者呢。
    肯尼斯看在眼里,不由得在心中暗骂,真没礼貌。
    摆明了不把拉文当个人物。
    媒体,或者说娱乐媒体,就是这么一个行业,没有流量就什么都不是。
    功利是刻在骨子里的。
    肯尼斯有点同情拉文,那么努力地想介绍自己的作品,却没人在意。
    同情之外还有些生气。
    他们也是一家没人在意的小报社。
    路边报社配路边剧组,正合适。
    肯尼斯打定主意,要为拉文的作品好好宣传一下。
    虽然《日光报》只有一万多读者,总比没有强不是。
    前面的记者离开,拉文垂头丧气。
    正在这时,肯尼斯整理下衣服,打起精神走上前。
    “您好,我是来自《日光报》的记者肯尼斯,我对您的新魔影非常感兴趣,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这部魔影是否表达了一些您对故乡的一切期望。”
    听到肯尼斯的提问,拉文惊喜地抬起头,“可以,当然可以。”
    因为没有其他媒体的记者来凑热闹,接下来完全是肯尼斯的独家时段。
    采访一直持续到工作人员来催促拉文赶紧入场。
    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呼!”
    肯尼斯呼了口气,拉文应该是没有太多面对采访的经验,而且非常诚实。
    简单的采访中,已经把整部魔影的剧情快给交代完了。临走还送给他一张试映的票,邀请他明天去看。
    说实话,是个还不错的故事。
    有些导演,为了追求独特,艺术什么的,最基础的故事却没讲好,最后拍出些观众完全看不明白的东西。
    拉文至少有个正经剧情。
    肯尼斯决定去看看,如果真是部好片,虽然期望不大,但万一呢。
    日光报的独家内容就有了。
    次日。
    肯尼斯从酒店的床上爬起来。
    今天的行程,先去看拉文的试映,然后去看卓戈集团新推出的巨幕影院,说是什么更大的银幕,更高的分辨率,更极致的观影体验。
    下午是体感魔影,据说影厅里的座椅可以根据影片移动,还有触觉味觉多重感官体验什么的。
    晚上继续看其他新片的试映。
    工作量满满的一天。
    看魔影可能是享受,但硬看一天魔影就没有享受可言了。
    一杯浓缩咖啡下肚,肯尼斯前往魔影节场地。
    精神并不是很充沛,昨晚熬夜整理完拉文的采访内容,又查了很多关于他的资料。
    了解了拉文在难民营的事,并准备好如果有机会再次采访的话要问的问题。
    可惜明星做慈善的故事,没那么受欢迎。
    顶着困意来到试映厅,肯尼斯懵了。
    为啥会有这么多人?
    影厅外排起长队,不少是他的媒体同行。
    肯尼斯揉揉眼睛,仔细看了眼贴在墙上的海报。
    没错,是拉文的魔影啊。
    什么情况?自己盯上的小众作品,要变成抢手货了?
    他立马拉住一个还算熟悉的同行,问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来看这部魔影?”
    “你还不知道?卓戈也要来看,我要去抢票了。”
    卓戈要来看?
    那就代表着卓戈制片厂可能会投资这部魔影。
    也就意味着这部魔影可能不一般。
    他们并不知道这本来就是卓戈投资的。
    肯尼斯不由得加快脚步。
    他闻到了,闻到机会的味道。
    在众多同行惊讶的目光中,肯尼斯越过长长的队伍,径直走进影厅中。
    在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全场都十分专注。
    在一开始,剧情表现双胞胎兄弟因为只有一身好衣服,只能每天换着穿去上学,因为有些信息没对上,闹出各种笑料的时候,观众发出阵阵轻松的笑声。
    他们认为这只是一部设定有点新奇的喜剧片。
    笑料不错,看着开心。
    不过也没什么更特殊的。
    然后随着剧情一点点展开,哥哥为了赚生活费,到富人区做剪草坪的杂工。
    富人家的孩子与他年龄相仿,却是个没见过世间苦难的儿童。
    还以为这位同龄人正在干的剪草坪活,是什么游戏,跟着一起剪起来,还玩得很快乐,两人甚至成为朋友。
    明明是个欢乐的误会情节,观众们却都没了笑声。
    儿童眼里没有阶层,可他们之间的阶层差距早已注定。
    他们做不成朋友。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也是个不知道能怎么解决的故事。
    影片来到最后的高潮,知识竞赛。
    弟弟一路闯到最后一轮,场上还剩下最后五名选手。
    一位富家孩子在之前狠狠嘲讽弟弟,说他这种贫民窟出来的老鼠,不配站在这种高贵的舞台上。
    而现在,他们同时进入最后一轮。
    弟弟并不在乎对方的嘲讽,他想要的只是第三名的奖励,当地最大商店提供的会员卡,里面有充值好的金额,足够他们兄弟买足够的新衣服,不用再换着去上学。
    最后一轮是单题淘汰制,每次答题淘汰一位选手。
    两题过后,最后三人。
    按照弟弟的计划,他应该在这轮输掉,拿梦寐以求的第三名奖品。
    可主持人给出的题他不会。
    不会自然也没法控分,蒙对了怎么办。
    对此弟弟选择场外救助,救助哥哥。
    是输掉去领想要的奖品,还是赢过那个烦人的富小孩。
    在场的观众也不知道怎么选合适。
    而一直在看节目的哥哥,选择让弟弟挺进下一轮,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最后,影片的结尾,弟弟获得了第一,抱着冠军奖品,一台配置精良的卓戈主机,在领奖台上痛哭流涕。
    这是个好哭又好笑的奇怪场景。
    他不知道这台主机卖掉,可以买更多的新衣服。
    他只觉得自己和哥哥没法一起上学了,在烟与彩带的包围下,哭到不能自已。
    孩子的天真与整个故事悲伤的基调,形成巨大的反差。
    影片最后的画面,就定格在弟弟涕泗横流的脸上。
    全片结束。
    影厅中陷入沉默。
    所有观众都没想到,一部看似是轻松喜剧片的魔影,最后是这样一个有些荒诞的结局。
    包括肯尼斯。
    原来拉文最后没有剧透出来的结局,竟然是这样安排的。
    还,真有趣啊。
    近一分钟的沉默过后,观众席里响起第一声掌声,接着,掌声很快淹没影厅。
    这是一部好魔影,获得了在场这些刁钻媒体的认可。
    掌声一直持续到演职人员表结束。
    作为一部魔影,演职人员表少得惊人,可能只有那些大制作魔影的十分之一。
    而且里面好多名字,都出现了好几次,尤其是拉文。
    演员,导演,编剧,化妆甚至场务,哪里都有他。
    还真是个贫穷的剧组。
    灯光亮起,拉文代表剧组来到台前,鞠躬谢幕。
    肯尼斯很明白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可他还是启动慢了。
    一厅的同行,像疯了一样冲到拉文面前,全都重复着一句话。
    “您好,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肯尼斯被堵在人群外。
    该死,还是跑慢了,独家内容马上就要变成众家内容了。
    万分焦急之际,拉文冲着人群摆摆手说:“我暂时不接受采……”
    说着,突然看到人群外围的肯尼斯。
    “哦,肯尼斯先生,我很乐意再次接受你的采访。”(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