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474章 国粮的并购投资;上线前夕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74章 国粮的并购投资;上线前夕

    第474章 国粮的并购投资;上线前夕
    预告片?
    郭阳不由又坐了下来,点开弹窗,看了下具体的播出时间,还有一周,页面新闻里还贴了一段预告片。
    “也快了呀!”
    “什么快了?”毕强也听到了他的呢喃,好奇的问道。
    郭阳笑道:“航拍中国,一部纪录片,一个星期后在央视9套和惠农网先后开播,现在企鹅新闻在推送。”
    闻言,毕强也起身走了过来,凑到电脑上看了看。
    “这个呀,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在聊,《天境祁连》的反响不错,也让网友对投资更大的《航拍中国》更期待。”
    “我现在也有点忐忑,原本不想提前看的,但看了一下,网上的热度确实很高啊!”
    点进企鹅的弹窗新闻页面后,里面已经有了数百条的留言。
    随意往下拉了一下,都是各种期待的评论。
    “最近几天在微博上看了好多摄制组工作人员拍的照片,随手一拍都是大片,正片肯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和《天境祁连》都是同一个投资方,这次还加了央视,差不了的。”
    “央视可是出了名的出片质量不稳,和bbc等相比差远了,提它并不能给片子加分,甚至还让人怀疑究竟会做出一部什么样的片子来。”
    呃……看到这里时,郭阳心里咯噔了一下。
    不说央视,国内在这时候能拿的出手的纪录片好像都没几部,而且喜欢讲政治,谈情怀~
    可别真给拍坏了。
    又往下拉了拉,评论区里确实有很多人看好,而且都是有一定了解的。
    有很多提到蔚来微博、惠农网。
    摄制组成员的工作早就完成了,有很多参与了拍摄的航拍摄影师在工作之余,把用手机和微单拍摄的一些照片发到了网上,在末尾还不忘@航拍中国。
    发出来的图片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区域,很多地方还是管制区,质量也很顶。
    再加上最近节目组也放出了预告片,恢弘壮美的场景吸引了众多纪录片爱好者。
    热度一直不低。
    毕强也看到了网友的评论,笑道:“实在不放心,就提前看一下吧,我也跟着提前过下眼瘾。”
    郭阳沉吟道:“是得把把关。”
    下定了决心,郭阳也不磨蹭,当即拨通了总导演余乐的电话。
    没过多久,第一季第一集的资料就发到了郭阳的邮件里。
    第一季一共八集,不是余乐不肯全部发过来,而是郭阳只肯要一集,多了他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
    第一集是疆省,和原时空一样。
    有一点得承认,由于嘉禾的原因,节目组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偏心甚重。
    第一季的八集里,西北五虎就出场了四个,这偏心就差没写在脸上了。
    肯定有很多人会为此而惊讶,乃至腹诽,但郭阳在看过第一集开头之后,认为这并没有多大问题。
    西北面积太大了,尤其是居首的疆省,无论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都有太多未被人了解的闪光点。
    这样的安排没有问题。
    有问题也得憋着。
    拍这一部片子耗费的资金是一个让业内人难以想象的数字,单集投资成本就打破了诸多纪录。
    而所有的资金都是嘉禾投资,想靠纪录片回本是不可能的了。
    郭阳也没想过回本,投资纪录片其实也相当于是他的玩具,玩具自然是要顺着心意来。
    拍好就是他最大的要求。
    看完一集后,郭阳很满意片子的质量,成片效果比原时空也来得更震撼。
    毕强看完后,久久没有回过神来,“要不再看一集?”
    “想看?”
    “想!”
    郭阳坏笑道:“慢慢等吧,现在下班了,我要回家去了。”
    关闭网页,点击关机,然后开溜,一整套动作,郭阳演练得行云流水,让毕强目瞪口呆。
    “靠!”
    出了集团大楼,罗修已经把车停在了门口,郭阳刚想上车,裤兜里手机又震个不停。
    摸出一看,是宁高宁。
    他琢磨了四五秒后,才选择接通,“宁董,你好,恭喜国粮了,马上就是国际大粮商了!”
    宁高宁呵呵的说道:“什么国际大粮商,和嘉禾一比起来,国粮营收和利润可都落了下乘。”
    郭阳说道:“尼德拉和来宝农业加起来的年营收接近400亿美元了吧,等国粮一并表,嘉禾拿什么比啊?”
    “看来郭总已经调查过,那我也不废话了。”宁高宁沉吟道:“郭总,嘉禾愿意投资多少?”
    郭阳笑了笑,说:“这得看国粮能不能保证投资的收益了。”
    两大公司加一起的估值约200亿美元,金融危机后美元贬值,汇率大约是6.4,相当于约1280亿人民币。
    这么大一笔钱,国粮拿不出来,所以宁高宁联系了国际投资团,分两部分收购。
    国粮集团直接收购51%实现控股,另外49%则会由海外平台中粮国际与投资团一起出资收购。
    等国粮资金缓过来,再从投资团手里收购回另外49%的股份。如果国内粮食没有实现自给,大豆和玉米仍然需要进口,靠着国内的市场,国粮的并购想吸引到投资者并不难,因为能保障收益。
    但现在国内粮食实现自给,乃至有余力实现出口。
    国粮能不能整合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这就得考虑收益率的问题,一个不小心,说不定还得亏本。
    宁高宁沉吟了会儿,刚想说话,郭阳又补了一句,“得白纸黑字写下来那种,虽然只是一张纸,但有总比没有好。”
    “没有,不能保证收益。”宁高宁没好气的道:“有嘉禾粮油在国内搅风搅雨,想安生赚钱都不太可能。”
    “嘉禾粮油最近没闹幺蛾子吧?”
    “这一年文冠果油的动静还小了吗?逼得各大粮油公司不得不又一次转型,连续折腾几回,没几个公司能撑下来。”
    “额……”郭阳在心里腹诽了阵,说:“嘉禾愿意参与投资,意思意思吧,投10亿美元。”
    “意思意思也行……等等,你说多少?10亿美元?确定没说错?”
    “不够吗,最多只能这个数了。”
    “够了。”
    意思意思就是10亿美元,宁高宁受到了一点点小小的震撼。
    他也知道郭阳是故意这么说的,这两桩并购的关键不在嘉禾,而在于国粮能不能拉到足够的国际投资。
    49%的股份至少需要98亿美元,算上一些成本,100亿美元才保险。
    嘉禾承诺10%,但剩下90%从哪里去找,宁高宁并没有把握。
    但这次的机会太好了,一旦错失,国粮也就失去了站上世界顶尖粮商的机遇。
    郭阳也不太看好国粮能顺利筹集到资金。
    形势已经变了。
    现如今华夏想诞生国内大粮商容易,但国际大粮商却难度倍增。
    国粮的收购计划也不一定能成功。
    这10亿美元能不能投出去,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嘉禾要不要伺机收购尼德拉和来宝农业?
    如果国粮失败,郭阳肯定会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是时候。
    和宁高宁通了电话后,汽车也驶入了沙棘林中的道路,还没等郭阳观察一会儿,瞿阳的电话又打了进来。
    收购加州伊瑞卡种业也进入了下一阶段,同样是公开竞标,对伊瑞卡感兴趣的种业巨头并不少,天禾能不能拿下存在很大悬念。
    郭阳也让瞿阳放开手脚去做。
    此外,北美今年的农业生产形势有所改善,天禾的种子和全王的技术套餐在一些地区也小有名气。
    北美农产品产量恢复似乎指日可待~
    郭阳坐在车上思考了一会儿,心中有了一些大概的想法。
    …
    一周的时间并不长,不足以让嘉禾拿出一个如何打通河西走廊三条河流的方案。
    但却让许多对《航拍中国》心心念念的网友等得心急。
    彭中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一名直升机航拍摄影师,参与了《航拍中国的录制》。
    航拍部分早就已经结束,靠着工作之余拍摄的一些照片。
    彭中在蔚来微博、惠农网等多个平台上都积攒了不小的人气,让他有点洋洋自得。
    随后发了一条帖子,让网友们尽情问纪录片航拍的情况。
    他也知无不言。
    直升机上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航拍设备,摄影机、镜头等等也都极其强大。
    除了设备,他还聊了聊团队,飞行员、摄影师、航拍导演、机务团队、空域协调员、民航塔台……
    为了等一个天气,为了拍摄到最好的画面,一大票人可以干等几天、十几天。
    这纪录片的每一分钟,都烧的是成本。
    为什么很多受成本所限的纪录片最后效果都乏善可陈,因为等不起啊!
    但《航拍中国》有诚意满满的等待~
    聊着聊着话题就火了。
    彭中的粉丝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来问他问题,后期制作、上映时间……
    这让他有点无奈。
    “大哥大姐,我只是摄影师,从飞机上下来,我的工作就结束了。
    而且只参与了一个省份。
    好比我只是一个砍树的,你问我房子刷的什么漆、什么时候盖好、以后还有什么楼盘?
    我哪知道啊!”
    但网友依然不依不饶的追问,为了不丢失关注和热度,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含糊其辞。
    在快坚持不下去时,终于迎来了曙光。
    一周的时间,每天都度日如年,就为了看到最后的成片。
    不只是他,所有人都对这部耗费巨资打造的航拍纪录片充满了期待。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