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三十创业:开局回收二手航母 > 第497章 请领导给个批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97章 请领导给个批示

    第497章 请领导给个批示
    方兰在旁边感叹:“真的很难想象,你并没在圈子里拍多少戏,只是凭借投资人的身份和长相,就获得了这么多粉丝。”
    这话引起了林琛的注意,他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我听你这话里好像有点怪怪的,对我能让这么多粉丝喜欢这件事,你好像持有异议,不太支持的态度!”林琛说。
    方兰赶紧否认:“不是这样,我只是有点感慨,这就是魅力吧!有些人怎么努力也积攒不了多少粉丝,而你刻意与娱乐圈保持距离,却还是这么受欢迎!”
    这样的感慨让林琛不知该如何回应。
    确实,圈里有很多男演员或明星没有达到他这样的情况。
    他沉吟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也是好事,对接下来的电影宣传和引流都有帮助。”
    林琛在这件事上看得比较开。
    方兰也跟着高兴:“是啊,我也这么觉得,更何况你还是我们阵营的,这种感觉更好了!”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德吉探进头来,招呼方兰过去。
    这应该是直播的尾声阶段了。
    德吉一直没有再打扰林琛。
    虽然她知道大家想看林琛,但这次她并不打算打扰他,也不打算把直播的目的转移到其他方面。
    直播结束,中午也到了。
    林琛已经初步完成了大型宇宙船的建设基础设计,这能有效缩短去基地的时间。
    他真的不太喜欢离开临海市去青林市的军事基地,所以能在家里完成的工作,尽量完成是最好的。
    中午,德吉邀请工作室的所有人一起出去吃饭。
    众人落座后,德吉隆重介绍了林琛。
    “早上事情多,有点匆忙,这次我们要热烈欢迎新剧的投资人林琛,林老板!”德吉说。
    众人纷纷站起来。
    大家没有喝酒,杯子里是饮料,但她们同样以真挚的心情来敬林琛。
    林琛也跟着举杯,笑着回应:“希望这次大家合作顺利,新剧大卖!”
    落座后,德吉和方兰主要活跃气氛。
    难免又提到了林琛的受欢迎程度。
    “林老板的人设真是没刻意营造,却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德吉感叹。
    林琛不得不回应:“那你们就得好好想想以后怎么培养新人了,说不定按照我的方向,可以事半功倍!”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德吉和方兰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新剧的相关工作,两人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
    林琛则有自己的事务要处理,与大家交流并不多。一旦忙起来,大家都全神贯注于自己的领域。
    这时,林琛接到了青林市航空军事基地刘城的联络。
    作为此次合作的负责人,刘城与林琛已是二次携手。
    林琛抵达青林市军事基地时,受到的欢迎比上次更加热烈。
    道路两旁站满了基地的工作人员,热烈的掌声让林琛感觉震耳欲聋。
    好不容易走进会议室,双方开始商讨合同协议的内容。在之前合同的基础上,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没有大费周章,很快就签订了新合同。
    林琛心里清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得留在这个军事基地了。
    就在他们签订研发及建造大型宇宙船合同的同时,各国已经开始大肆宣传大型宇宙船的建造进展。显然,在这方面,他们的速度比林琛他们要快一些。林琛他们刚开始布置基础设施,其他国家的宣传就已经在全球媒体上铺天盖地了。
    米国航天科技中心的科长肖恩成为了对外宣传的代言人。
    镜头前的他意气风发,身后的大显示屏上展示着他们研发大型宇宙船时的模型。
    他转身指着显示屏里的模型,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说道:
    “这是我们新研发的更大型宇宙船,动力更强劲,燃料更充足,足以支持在新发现的星球上开展拓展活动。”
    记者一听这话,马上举手示意要提问。肖恩点头示意对方提问。
    记者问道:“您刚才提到要在新发现的星球上进行拓展活动,是不是意味着要进行开发了?”
    肖恩肯定地点了点头:“没错,正是如此。上一次我们采集回来的样本已经证实这个星球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说完,他变得更加严肃:“这次你们将报道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内容,那就是我们经过研究和开发,已经确定了新星球的人类居住可能性。”
    “一旦确定人类可以居住,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让新一代人前往这个星球居住,这谁能不向往呢?”媒体记者们听后也激动不已。
    其他记者也纷纷提问:“我们对这个研究和开发项目非常看重和感兴趣,同时也了解到,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其他国家也参与了研发。”
    肖恩回答道:“对,就像上一次的合作项目一样,这一次的大型宇宙船是各国共同研发建造的。这是一个象征凝聚力的项目,也象征着我们的团结。”
    在这场宣传中,不仅米国,其他参与联合研发和建造的国家也纷纷报道了新宇宙船的相关情况。众国联合研发新型宇宙船的项目已经家喻户晓。
    更何况,他们主打的宣传点是新星球的人类生存能力。
    所有人都对探索新境界充满向往,尤其是当他们有机会跨出地球,前往新星球生存和居住时。
    网络上也开始热议这个话题。有些人满怀期待,希望以米国为首的宇宙船联合研发团队能够尽快实现他们的期望。也有些人虽然相信未来可能会达到这样的程度,但内心还是有些惧怕。
    无论如何,米国的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即将研发出的成果上。
    对于媒体记者来说,他们更要敏锐地发现新闻,挖掘可能存在的潜在新闻。
    既然以米国为首的联合研发项目已经推出,那么之前占据先发优势的华夏国又有何动向呢?
    当大家把之前的话题炒得差不多时,才纷纷转而关注华夏国的情况。
    除了直接前来采访的记者外,网络上也是各种询问声不断:“华夏国有没有计划研发新的宇宙船?”
    “原来的宇宙船能否达到米国新宇宙船的水平?”
    “对于米国研发大型宇宙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面对铺天盖地的疑问,华夏国的官方账号回应得却相当平淡:“目前我们还没有相关信息要报道。”
    人们又问:“没有相关信息报道是指不研发还是说研发了不报道呢?”
    官方再次回应:“只是单纯地没有什么相关信息需要报道而已!”
    这样的回答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不确定华夏国到底是在研发还是没有研发。
    华夏国宇宙船的研发建造情况,不仅网友们关心,各国首脑政要也同样关注。
    在没有任何关于华夏国新宇宙船建造消息的情况下,以米国为首的其他研发宇宙船的国家,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然而,那些曾经对华夏国宇宙船感到惊叹的国内外网友,对这样的结果显然并不满意。
    抛开国家情怀不说,有些国外网友是真的对更先进的技术充满热爱。
    华夏国这边没有新进展,让他们遗憾之余,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议论声逐渐平息。
    国外媒体开始大肆宣传,将新研发的宇宙船能让人们前往新星球居住的话题炒得火热。
    “也许这只是个理想化的目标,未必能实现!”
    “但现在已经正式进入研发阶段了,谁会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呢,尤其是这么精密的大型设备!”
    “我觉得大家没明白一点,那就是这次只是负责开发,至于能不能过去居住,可能还得等几代人。”
    “就算大批人过去住要等几代人,但研究成果很快就会出来。”
    无论舆论导向如何,人们都记得以米国为首的其他国家正在研发前往新行星的宇宙船。人们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很快就不再讨论华夏宇宙船的事情,而是被层出不穷的新话题所吸引。
    时间一天天过去,其他国家在研发宇宙船,并且经常向媒体和大众公开研发进度。
    在这样的刺激下,很多人甚至已经习惯并期待着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新消息。
    而华夏国这边则显得截然不同,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动静。
    在青林航空军事基地,林琛出现在最大的会议室里。他背对着屏幕,面前坐着的是参与项目的其他科研人员和基地负责人。他转过身,在屏幕上寻找着之前计划的图片,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一张。
    “这是我们最初的计划,这次的宇宙船具备多种功能。”他说着,点击了一下宇宙船的图片,整个宇宙船被拆分成不同的小块。他逐一选择其中的部分进行介绍。
    “这是运送宇航员的舱体,这是装载货物的舱体,接下来分别是探测船和实验舱。”他详细介绍着每一个部分。
    “因为宇宙船要载人,所以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求都已经按照之前的经验进行了设计,这里就不多说了。”他提醒众人,“我们主要讲讲进行太空实验的实验舱和探测舱。”
    林琛让大家看自己手中的资料,继续介绍道:“在每一项功能上,我们都进行了属性增加和优化,包括通信系统、仪表和照明系统、航天服、载人机动装置和逃生系统等。”
    之所以进行升级,林琛有他的考量。除了提升航天员的舒适度外,还要考虑他们此次要前往的新星球的环境条件。
    他指着画面上的新部分说:“这是之前取回样本的星球,也是我们即将探索的主要目标。我们的预案要做到面面俱到。”
    “在这个星球上,一旦出现宇宙船故障情况,我们要确保宇航员能从高空安全返回落点,避免在极寒或极热天气中受伤。”他解释道。
    这时,在场的一位人员提出了疑问:“我们注意到,这里的预案和上一次相比有一个新的出入,这个新加的小航天器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个小航天器镶嵌在另一个舱体上,个头特别小。林琛听到后,向众人介绍道:“这是一个备用的载人航天器,可以在遇到特殊情况下使用。”
    他通过系统的3d图形展示了自己设计好的模型。只见这个小小的备用航天器内部经过了精密的设计,是一个迷你版的载人航天器,所需材料一应俱全。
    大家都点头表示认可。林琛继续介绍道:“我在这个里面新增了一个控制区域,把原有的控制区变成了两个独立的控制中心。”
    这时,大家才发现控制区的不同之处。“这有什么作用?”指挥中心主任刘城问道。
    “一个是常规操作台,另一个是紧急启动装置。以往的设计中,紧急启动一旦开始,航天员就没什么可做的了,只能等着返回地球。”林琛解释道。
    “但这次,在返回地球的同时,我们可以进行航向的调整。在遇到特殊障碍物或落地点时,可以更大程度地进行调整,进一步保证宇航员的安全。”他说完,会议室里先是一阵沉默,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看着面前一张张赞扬的笑脸,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林琛关于宇宙船的研讨会议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圆满落幕。
    参会者们个个显得疲惫不堪,有的人站起身来,想伸个懒腰,但鉴于会议的氛围和内容,动作并不敢太夸张。年纪稍大的几位,在起身时还需扶着桌子以借力。
    林琛收拾着东西,发现已有不少人离场,而另一部分人则围到了他身边。刘城送走几位科研人员后,也回到了林琛这里。一群人正和林琛讨论着接下来的工作分工。
    等到这边讨论结束,轮到刘城时,林琛才发现他一直都还在。林琛有些诧异,笑着打趣道:“主任,您还在这儿呢,是不是有什么事儿要说?”
    刘城通常都忙得不可开交,此刻却点了点头,说:“我有个计划,想请你帮忙。”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