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形成对峙
第518章 形成对峙人类对于未知现象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后续阶段的反应是神话。
婆罗洲土著信教者甚多,热气球的出现,给土著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但一夜过去后,主教才发现,很多土著的头领连夜提桶跑路了,招呼都没打一个。
等主教将剩下的土著首领们召集起来商谈时发现,剩下的人不是不想走,而是反应慢了点。
所有人提到热气球时,都会用一些夸张的词语来形容,撒旦的船,地狱之舟,这一类词语。
强调的就是一个观点,除非上帝亲自来,不然打不过。
主教表示,他会让人拉舰炮来助阵,这些土著才勉强同意留下,继续包围侨民聚集地,准备下一次进攻。
他们担心西班牙人要是真的完蛋了,他们会遭到报复,这类土著属于没有退路,心存幻想才留下来的。
只是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能力和勇气,西班牙人要是愿意出手,他们跟着摇旗呐喊没问,还能蹭点好处,回头西班牙人要是败了,还可以钻山沟。留下来可能还能捞一笔,怎么看都不亏。
主教大人来找总督商量,利用土著牵制大周远征军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等主教回到堡垒区才发现,事情非常的不妙。
就因为热气球的出现,飞了一个多小时,绝大多数西班牙普通殖民者,陷入了恐慌之中。
城区各种乱七八糟的谣言传的飞起,这点各位在互联网上深有体会。
总督看见主教之后,并不关心他的意见,而是让他想法子,消除西班牙人的恐惧心理,否则这防御仗可能很难打下去了。
决定战争胜负的,首先是人,人都快崩溃了,这仗还怎么打。
“普通民兵就不说了,官方军队方面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恐慌,必须想办法消除恐慌。否则,一旦异教徒主力打过来,我们都得完蛋。”
总督大人用非常严肃的语气说了这番话,主教没有反驳他的观点,因为这是事实。
“做一场弥撒,告诉大家,上帝还在保佑着大家,异教徒只是看起来可怕,他们并不能打进来。只要坚持两个月,他们就会撤走。同时我们还需要一场胜利,必须抢在周帝国远征军主力发起攻击之前,让驻军出动。”主教同意了总督的建议,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也只能如此了,愿上帝保佑!”婆罗洲总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战争的走向,出现了超出认知的分叉。他知道热气球不是神迹,但下面的人不会相信他的解释,只能依靠主教的忽悠了。
一直没说话的舰队司令,突然开口:“主教大人,你该怎么解释天上飘的东西?”
“那是上帝对羔羊们的考验!我坚信,那个东西只是吓唬人用的,不会对众人造成伤害。”主教似乎想好了忽悠办法。
舰队司令沉默了一下:“希望如此吧!”
一艘飞剪船带来了最新的消息,荷兰人的舰队并没有出动,
消息的来源是赖三的招募的白人下属,前往侦查的飞剪船,还遭到了荷兰人舰队的驱逐。
站在贾琏身边的李元,忍不住开口:“荷兰总督此举意欲为何?总不能拿侨民做人质吧?”
贾琏没立刻回答,而是稍稍沉吟道:“暂时无法判断其用意,等等再看吧。以目前远征军的实力,无法同时打击两处敌人。”
李元又问:“先生,为长远计,不可坐视。”
“确实如此,派人给荷兰总督送一封信,
李元立刻道:“此信孤来写!”
贾琏点点头,给他找点事情干也不错。
城内核心堡垒区,主教大人盛装出席,在大教堂亲自主持了一场弥撒,按照事先想好的那样,告诉参与的人们,天上飘来的大球,只是上帝对子民的一次考验。这个东西,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下面的人半信半疑之际,热气球又出现了,照例来侦查城内情况。
教民们四散而逃,主教和一干手下的神父,无奈的看着大摇大摆的热气球从城市的上空飞过。
尽管很害怕,主教还是带着神职人员走出教堂,站在外面,看着热气球。这个举动,被一部分逃走的教民看在了眼里。
过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热气球才渐渐的飞走。赌赢的主教张开双臂,大声喊:“大家都看见了,天上的球,并不能造成任何伤害。”
这个举动,给城内的民兵和士兵们,重新灌输了勇气。
总督也出来说话,表示城内粮食充足,又有河流为水源,请大家不要担心,只要坚定守住,就能让异教徒退走,荣耀归于上帝,胜利属于我们。
城内士气再次振奋,信心再次回来了。
主教完成弥撒后,带着五百西班牙殖民地正规军,还有两门大炮,前往侨民区。回来的时候,他可以抄近路,去的时候,只能走大路。
早有防备的第一标,布置了一队(连)人马,监视城内军队的动向,发现这伙人之后,立刻做出了反应。
新军没有必须线列作战的死板规定,装备了线膛枪最大的好处,就是散兵射击的精度大大提高了,米涅弹保证了装弹的速度。
所以,主教带着这伙人的先头部队,遭到了伏击。五十人的先头部队,仅仅两轮射击,就丢下了一半的人逃回去。
得知大路上有远征军的阻击,主教也慌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异教徒的主力已经从各个方面包围上来了。
要怪就怪当初总督在划定区域的时候,,特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使得聚集地显得有点孤零零的,从任何一个方向都能攻击。
现在这个安排,成为了回旋镖。想要带着大炮赶过去,必须走大路。距离不算太长,也就是三四千米,但就是这么一段路,现在只能硬冲,必须先击败阻击的远征军。
主教下令,大炮展开,轰击阻击阵地。
发射实心弹丸的六磅炮,在西班牙军人熟练的操作下很快展开,对着前方五百米左右的阵地轰击。
实心弹丸砸在沙袋上,看着很吓人,这对于藏在战壕后面的南洋新军而言,基本没啥作用。
嗯,非要说作用,那就剩下壮胆了。
排着整齐队形的西班牙殖民军,在炮击后踩着鼓点开始前进。
阵地上的新军士兵在进入射程后自由射击,真可谓是枪枪咬肉,目标太大了,打不中比打中难度要大的多。
(关于线列阵是齐射还是自由射击,苏沃洛夫的观点是自由射击更好。作为那个时代的名将,作者决定信他。)
西班牙人的阵型硬扛着连续的伤亡,丢下一路死伤的同伴,进入射程后开始射击才发现,对手早跑了。上了阵地才发现,有专门的交通壕,连接到后面至少五十米距离的又一道阵地。这一队新军的作战任务很明确,遇敌之后层层阻击,等待增援。所以,他们就是沿着道路构筑多道防御工事。
五百人的西班牙士兵,对手的面都没见到,就丢下了近一百人的伤亡。看着前方的阵地,余下的官兵已经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这个方向的土著,昨天夜里都跑完了。
在主教大人的坚持下,西班牙人又发起了对第二道防线的进攻,还是用两门大炮先轰一下,接着继续线列推进。
这次进攻遭到了更为密集的火力打击,没等进入射程,无法承受伤亡压力的队伍,直接溃散,自由逃跑了。
打的很轻松的新军队官,看着逃散的西班牙人,发起反冲锋。
无论主教大人怎么声嘶力竭的呼喊,失去了勇气的西班牙士兵丝毫不留恋,甚至丢掉了手里的武器,朝着己方出发阵地飞奔。
随行的炮兵见状,直接丢下大炮就跑,好在他们还算理性,记得拉上主教一起跑。
一路上各种咒骂的主教,无奈的给众人裹挟着逃回了城区。
缴获了两门大炮和一批燧发枪的新军,停止了追击,得胜而回。
贾琏获悉此事后,再次证明了,即便是西方的殖民军,在新军线膛枪+米涅弹的组合面前,即便有优势兵力,照样无法承受巨大伤亡而崩溃。
战争中战至一兵一卒的军队不是没有,但肯定不是西洋各国的军队。
贾琏下令嘉奖该队官兵,并下令第二标前出,然后对堡垒区形成包围。
西班牙正规军只有三千人,其他的都是民兵和海军的水手,全部算上,西班牙总督的手里至少两万人可以出战。但怎么说呢,多数人在工事后面是能坚持作战的,你让他野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更别说,这个时代的步兵排队枪毙的战术,在面对线膛火帽枪+米涅弹时,伤亡急剧增大。美国的南北战争,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就战争伤亡而言,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次。
回到城内的主教,再次找到了总督,提出他增加兵力,一定要打通城内与城外的联系,不能就这么干被围着,要有反击的渠道。
总督大人询问过逃回的士兵后,否定了主教的建议,告诉他不现实。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守住城区,等待对手的进攻,通过防守大量杀伤敌人,使其知难而退。反正城内储备了足够半年的粮食,就不信远征军能围上半年。别说半年了,等到台风季节来临,城外的敌军都未必能坚持下去。
主教再三请求,总督依旧不肯点头,无奈之下,主教只能去找舰队司令,让他派人出去支援土著作战。
对此,舰队司令如此回答:“让我的人去送死,他们会先弄死我。”
没错,这个年代的海军,多数是一些桀骜不驯之徒,或者说是一群海盗。海盗嘛,如果领头的能让大家发财,听他的无所谓,去送死就另说了。
西班牙正规军都被打的狼狈逃窜,全城人都知道了,你让水手们出击?
第二标很轻松的就将围攻侨民区的土著驱散了,实际上发现主教的人被打败后,土著已经跑的差不多了。
第二标的前锋出现时,土著更是一哄而散,各自逃走。
很快土著聚集的区域,出现了滚滚浓烟。
第二标的标统发现情况后,立刻向贾琏请示,得到的回复是情况复杂,且静观其变,待明日派小队人马前往侦查。
通过获取的消息,很快得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本地土著不是一个山头,而是多个山头。或者说是多个族群和部落,分属不同的家族。
这些家族各有各的下属和势力范围,因为都信教,在主教的串联下联合起来,发动了对侨民点的围攻。
现在这个情况,脑子灵活的首领,担心遭到报复,自然先跑为妙。
一夜平安过去,次日,第二标的侦查小队进入土著区,很快派人回来,侦查结果验证了昨日的推断。
现在的土著居民区内,已经没有有组织的土著,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孺,无处可逃不说,连吃喝都成问题。
最最要命的是,昨日土著聚集区发生的大规模的抢劫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现在区域内很多尸体都没清理。
这天气放一天尸体都臭了,无奈之下,新军还要进去,维持治安,清理现场。
连同堡垒区和码头的一大片城区内,西班牙人龟缩不出,双方暂时形成了对峙。
贾琏这边也不着急,下令后续部队保护好物资,并做好保存防护,这仗才开了个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