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389.第389章 不惜代价

底色 字色 字号

389.第389章 不惜代价

    魏国伟相信以李暮的水平,不管是农学院的学生,还是农研所的专家和教授。
    在听了讲座之后,都能有很大的收获。
    “您别开玩笑了,有这时间,还不如让他们直接过来和我一起研究呢。”李暮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旋即不待后者反应过来,便当先走进了实验室。
    魏国伟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是也没有再提。
    ……
    两人走进实验室时。
    里面正在讨论着改进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化肥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从外地赶了过来,机械研究所也派来了人员援助。
    整个氮肥优化升级研究团队项目组,如今可谓是人才济济。
    李暮扫了一眼,便看到了几个在教科书中才见过的老教授。
    当然,是现在的书。
    能进后世教科书的大佬,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且这会儿都在忙各自的研究。
    就像是袁老,这会儿应该也找到杂交水稻,并且开始了培育,轻易是不会离开所在的西南的。
    除非李暮反手发表一篇关于杂交水稻的论文,才可能将之吸引过来。
    但这显然不太现实。
    所以他能做的,便只有暂且等待。
    屋内稍稍有些吵嚷,魏国伟拍了拍手,道:“大家静一静。”
    只不过这几个字,显然没有太多的作用。
    直到他接着一句“李顾问来了”,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齐刷刷地扭过头。
    有些专家和教授已经见过李暮,有些还没有见过。
    不过别管见没见过,都不影响他们对其尊敬的程度。
    在夏国农业的发展史之中,李暮的存在,可谓是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学生们景仰,整个农学界,都对其推崇备至,以之为标杆和榜样。
    他们俯首田间数十年如一日,无非是为了能让人民能够吃上饭,吃饱饭。
    而李暮才二十几岁,便初步实现了这个目标,日后成就如何,根本没人能够想象得到。
    “大家忙自己的就好,我先随便听一听,然后咱们再开会。”李暮见众人都望向自己,微微笑了笑,然后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魏国伟道:“李顾问,要不您还是先开会吧,边开会边讨论怎么样?”
    他是看出来了,李暮来了之后,刚刚还争得面红耳赤,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人,一个个此刻都清醒了。
    “也行,那我们就先说说碳酸氢铵的制备工艺问题吧。”李暮见状,也没有介意,开口道。
    说着,他便往前走了几步。
    不过没等他伸手去拿,就有一个年轻人赶紧将小黑板递了过来。
    李暮道了句谢,然后道:
    “现在我们国家的氮肥制备工艺,主要以无烟煤为原料,先制取半水煤气,脱除硫化氢后,进入加压变换反应设备,得到氮、氢……”
    “这种制备方法,也是现在小氮肥厂最常采用的方法。”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压缩二氧化碳法、碳化法和石灰窑法等,但这些都不太适合工业化的量产。”
    他先分析了一番国内现在的碳酸氢铵制备工艺。
    待他说完后,停顿了片刻。
    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犹豫了一番,才有人举手提问道:
    “李顾问,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对现有的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呢?”
    “我们现在的机械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个人觉得,或许可以从设备上入手,研发更好的生产设备。”
    “在您研发的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这应该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这位青年专家的话虽然有些吹捧的嫌疑。
    不过也没人觉得不对。
    只要方向正确,夏国现在确实不缺能把设备搞出来的技术。
    “更新设备是一个好方法,不过它并不是我们大家一起聚在此处进行研究的初衷,我们要做的是设备和技术上的同时创新。”李暮道。
    说完,他拿起小黑板,在上面写下“长效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铵干燥机”。
    仅仅是看到这两个名称。
    在场的所有专家和教授的眼神,便不由自主地亮了起来。
    手中的笔记,更是赶紧翻到了新的一页,满是期待地等着李暮接下来的讲解。
    李暮也没有多卖关子,直接道:
    “先来说说什么是长效碳酸氢铵,它和普通的碳酸氢铵相比,养分含量更高,肥效更长。”
    “其制备原理,是在普通的碳酸氢铵当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黏土和其他生物有机物质,然后进行压制。”
    “最后在高温下形成一种类似颗粒的肥料……”
    他详细地将长效碳酸氢铵的原理讲解了一遍。
    当然,说得简单,想要搞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这种技术是奉天应用生态研究所在90年发明,且在94年才经过国科院和化工部的技术鉴定投入使用。
    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而事实也正如李暮所料。
    在他说完后,立刻便有教授迫不及待地提问道:
    “李顾问,您说长效碳酸氢铵是基于普通碳酸氢铵研制所得。”
    “那我们要加入什么有机物质,才能让它具备长肥效的效果呢?”
    “还有这个在高温下形成类似颗粒的肥料,为什么要变成颗粒呢?”
    有一个人带头。
    其他的专家和教授们,也不由纷纷提出了自己内心之中的疑问。
    长效碳酸氢铵虽说和碳酸氢铵只相差了两个字,但效果却天差地别,李暮方才简短的讲解,自然很难将方方面面都讲明白。
    不过他也不着急。
    今天还很长,有的是时间解决。
    李暮撸了撸袖子,拿起小黑板和粉笔,道:“先说说有机物质的问题吧,我的意见是加入碳铵稳定剂和硝化抑制剂。”
    “碳铵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碳酸氢铵中的氨挥发损失,从而延长肥效期并提高氮素利用率。”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防止硝态氮的淋溶损失,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率。长效碳酸氢铵中的硝化抑制剂能够抑制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活动,从而减少硝态氮……”
    用了两个小时。
    在讲解完长效碳酸氢铵的制备原理后,李暮又说起碳酸氢铵干燥机的研制思路。
    这种涉笔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碳酸氢铵反应产物加热并去除水分,加快生产的效率。
    根据烘干工艺的不同,还可以氛围间歇式干燥机和连续式干燥机。
    前者适合小批量生产、物料种类频繁更换或设备操作困难的场景,因为设备构造简单,价格相对便宜。
    而后者适合大批量同一物料地生产,效果高、速度快。
    两者各有所长,对夏国碳酸氢铵的生产都能发挥促进作用。
    不过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先把构造简单且价格便宜的间歇式干燥机造出来,对碳酸氢铵的产量提升无疑更为直接。
    在会议当中,李暮的意见,也是优先完成间歇式干燥机的研制。
    这点也得到了众专家和教授的支持。
    毕竟比起长效碳酸氢铵,继续大批量地进行原有的碳酸氢铵产品生产,显然不太划算。
    ……
    安排好化肥这边的研究之后。
    李暮又去找了一趟米巧,看了看对方的研究进度。
    后者是有些天赋在身上的,对于氟氯氰菊酯一些理论阐述做得相当不错。
    在检查和勉励了对方一番过后,他便继续前往雷达研究所,继续指导采矿设备的研发。
    ……
    忙碌了一天。
    在晚上9点左右,李暮便回到了家中。
    刚刚到书房不久。
    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他收拾了一下桌上的稿纸,起身去开门。
    一开门,便看到了秦云、郭默和唐燕捷三人。
    “几位领导,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我这都没有准备,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李暮连忙将他们邀请进家中。
    秦云笑道:
    “没事,喝杯茶就行。“
    “我们过来是有正事要和你说,打电话不方便,要不然也不会轻易上门。”
    “对了,不会打扰到你的研究吧?”
    他最后关心地问了一句。
    只要但凡李暮说一个会字。
    以后他们前来拜访,都要提前专门约好时间。
    “不会,我刚刚在写高空台研究方案,基本已经完成了,现在主要是在检查几遍,防止出什么纰漏。”李暮摆摆手道。
    闻言,秦云三人的脸上都露出惊喜之色,道:“高空台的研究方案完成了?”
    在他们的耳朵里,基本完成和完成,没有丝毫的区别。
    ——毕竟这可是李暮写的方案,出错的可能性太低了。
    “写是写出来了,不过很多理论,还需经过实践去验证,想要把高空台建造出来,难度不小,成本也会很大。”李暮微微颔首,道。
    技术他是拿出来了,但能不能顺利搞出来,还真不好说。
    而且即便能造,成本也十分高昂,没有个千万打底是绝对不够的。
    秦云哈哈笑道:
    “难度大不怕,这不是有你嘛!”
    “我们相信有你在,技术方面的困难一定能够被顺利解决!”
    “至于成本的问题,这个你更不用担心了,国家对于高空台的建设,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不惜代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