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光宗耀明 > 第416章 享乐皇帝?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16章 享乐皇帝?

    第416章 享乐皇帝?
    皇帝似乎开始享乐了,泰昌十一年虽不长途出巡,但盛夏时分却安排了去承德府避暑。
    时间虽只是不到一月,但来回时间加在一起,也足有一季了。
    好在既然不是出巡,排场就不用那么大,耗费不多。
    现在御驾刚过潮河,行走在新的傍海道上。
    人数不算多的御驾队伍之中居然还有人在大声争吵。
    朱常洛搁下掀开了窗帘探出头往后看了看:“怎么还急出洋音了呢?若愚,你去叫二位供奉过来,朕听听他们在吵什么。”
    于是没过一会,伽利略和开普勒两人就一同骑着马过来了。王徵怕出问题,也赶紧拍马赶过来。
    “这回吵的是潮汐,还是行星轨道?”
    朱常洛直接问,开普勒立即说道:“皇帝陛下说的引力虽然现在还没办法观测证明,但以皇帝陛下的学识,我相信这种理论!可他偏偏坚持潮汐涨落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大地星球在加速减速导致的,说我认为月亮引起潮汐涨落是在迷信占星传统!还有,他根本忽视太阳在观测中的轮廓大小变化,坚持我们的大地星球一定是沿着一个完美的正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转动,而不是椭圆形!”
    看着伽利略胀红的脸,朱常洛好笑地微微翘起嘴角:“伽利略,朕听你们刚才吵得大声,你应该有反驳依据啊?”
    “自然之书一定能用数学书写!”伽利略瓮声瓮气地说道,“如果引力的存在无法观测证明,他说的椭圆轨道怎么进行计算,怎么证明?”
    “钦天监不是一直在做这件事吗?月亮大体每个月就会绕着地球转一圈,地球则是大体一年绕着太阳转一圈。想办法用望远镜测量一下嘛,虽然在眼睛能看到的尺度下,它们的大小差别几乎不太能分辨,想办法。”
    两个人最近都在争论这些东西。
    在大明的好处是,日心说什么的绝不会被宗教裁判所盯上。
    但现在两人的分歧已经是在背后的原理和具体的规律上。
    就比如现在两人争论的星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还是正圆的问题,其实并不太容易证明。
    毕竟以现在望远镜的观测精度,去计算月亮公转轨道的具体参数着实不容易。在望远镜里观测到的目视大小,又不能拍照片,怎么得到尽可能精确的原始数据再进行推算?
    “皇帝陛下呢?您认为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开普勒双眼充满期待,毕竟引力这个概念的存在让他一直以来的观点有了一个新的支撑。
    因为他观测到潮汐涨落规律和月亮阴晴圆缺之间规律的联系,所以才有潮汐形成与月亮围绕地球转动有关的猜测。而如果不是因为引力的存在,椭圆轨道的成因似乎也无法自圆其说——虽然根据他的观测,只有这种轨道才能解释月亮和太阳为什么有的时候看着更大,有的时候更小。
    “朕更认可开普勒的推断,不过确实需要证明。”朱常洛笑着回答,“当然,还要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光线穿过空气时的折射问题。很长期的课题,做更多观测,记录数据,再进行推算证明吧。”
    朱常洛这么一说,伽利略看似有点更不服气,但又有些拿不出更多反驳理由,只是生着闷气。
    “伽利略,如果没有可以证明的外力影响,你坚持的地球会加速减速出自什么原因呢?”朱常洛安慰了一句,“现在不必执着于这一点了,在朕这里,在大明,博研院里不是已经都认可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吗?只要接受了万有引力的存在,那么不光是日心说,所有天体之间都受这个规律引向。即便太阳,应该也是在围绕着星空之中一个更加强大的引力源在转动着。”
    “伟大的皇帝陛下,可是引力的存在……”
    “人的寿命短暂,宇宙的时空尺度太恢弘。”朱常洛感叹了一声,“把争执留给时间吧。关于天体运行规律的观测和证明,恐怕耗尽一生时间才能记录部分数据,给出属于这一代学者的猜想。这件事不必占据你们的全部精力,把注意力放到那些更小尺度的事情上吧。朕觉得你在力学和加速度、惯性方面的思考,有更深入的价值。”
    “皇帝陛下是说抛射运用吗?”伽利略也不想继续停留在关于天体运行规律话里里的吃瘪状态,“皇帝陛下去避暑,带着我们一起,是要再去观测火炮的射击?”
    “这次不是。”朱常洛双目中多出不少期待,“这次先去一下丰润县,朕想让你们一起参与研究一个能改变世界的机器。其中,涉及到大量自然规律的思考。不仅有运动规律,还有不同物质的强度,包括热学和力学……”
    御驾所行道路,是从通州到原先开平中屯卫的一条新直道。
    原先这个区域的陆上道路并不好,毕竟主要的路线是从通州往东南面经运河到直沽。如果再要去辽东,从那里沿着海边的傍海道过去便是。
    但如今的北京城东面并不简单,既有遵化的军工园,也有原先开平中屯卫所在的煤铁园。
    朱常洛虽然记得什么开滦煤矿,但最终踏勘来踏勘去,原来承德府那边虽然也找到了一些地方有煤,但更多、更易开采的,还是在开平中屯卫一带。
    这倒是让朱常洛想起了唐山这个地方,只不过如今还没有这个府州县名称。
    既然已经定下了位置,那么自然而然,蒸汽机的主要研制及实验基地就搁在了位于开平中屯卫及遵化之间的丰润县。
    以后这一带就要成为一个煤铁军工基地了,还有谋划中的化工产业,因此从通州东面,又新修了一条道路,取直北京城往山海关方向的道路。
    到了丰润县之后,朱常洛先下了马车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回望了一下这条路。
    “紫垣,井陉那边的石灰,你们河北省已经安排下去没有?”
    朱常洛询问的人名叫李若星,字紫垣,泰昌四年的进士。这次御驾点他过来伴驾,是因为他刚刚由真定府知府升任北直隶大部分府州县改为一体的河北省执政院右参政,三品大员,分管工商事。
    而原先的顺天府,已经把遵化、玉田、丰润三县都给了河北省,再加上那开平中屯卫所在区域从永平府里割出来,组成了如今一个新的唐山府。
    这个唐山府的首任知府,正是朱常洛当年过来时比较欣赏的原宝坻知县肖德和。
    现在肖德和在丰润县城外迎驾,见皇帝问的是李参政,因此便乖乖听着。
    唐山府的定位很特殊,将来都是李参政管他们这边更多,还有直达中枢的官产院、枢密院等。
    李若星闻言就说道:“督台和省台赴任后,除了河北省诸府州的衙署改制,另外便是该由臣领办的事。臣是从真定知府升任现职的,井陉县臣很熟悉。旨意到前,臣正在井陉那边与官产院同僚勘地选址。”
    朱常洛点了点头:“石灰用处颇多,井陉那边先把石灰和水泥做起来。届时从真定府到北京城,这段路是要先修的,不愁销路。”
    “臣明白,臣随陛下到了承德府后,回去便抓紧此事。”
    朱常洛这才在唐山知府和丰润知县的迎接下先去了他们安排好的行驾。
    从初春到现在,他把心态放轻松了,诸多长远布局引导着去做。石灰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平常用处就不小。真定府井陉县的“羊眼石灰”更是贡物,紫禁城修建过程里都用到了那里的石灰。
    那是太行山赋予当地的自然宝藏,烧制石灰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
    北直隶改为河北省,是泰昌十一年开始地方衙署改制的第一个范例。
    北京在此,河北省还是难以避免地中间有个空洞。帝都顺天府舍了遵化、玉田、丰润三县,但又把河间府最东北面的静海县拿了过来。因此,帝都所在直辖府在东南面囊括了后世的天津,拥有自己的出海口,京营放在武清、固安和良乡之间,北洋舰队的基地也暂设于大沽。
    而河北省亦有所得。北面的宣府镇如今直达旧时开平卫所在,张北草原已经纳入大明控制。虽然如今还不能把边墙之内都剥离宣府镇边镇体系,但较为安全的保安州、怀来卫、延庆州一带,则与山西的蔚州、广昌等合成了一个新的延庆府,府治设于怀来。
    对这个新的河北村,朱常洛及诸相给他们的,则有出于长远考虑的一些产业规划和基建规划。
    其中便有依托于井陉石灰而在真定府发展的石灰和水泥等产业。
    水泥当然是个新事物。这个时代原有属于自己的建筑黏合材料,但既然有个学识渊博的天子,这天子还有属于自己控制的科研体系和试验制造体系,这种并不复杂的东西已经有了——之前重建奉天皇极殿的时候就在搞这个东西。
    如今只不过要继续扩大规模,真的把这个玩意的产量规模和应用场景做起来。
    因为朝廷的预期财政收入多了起来,将来总得的。
    南洋战略也不能全靠往日的交通体系来控制着更加重要的南都。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南北陆路交通干线计划。
    现在只是个开始,朱常洛走完这一段通州到丰润的新直道后关心了一下就够了。
    到丰润的重头戏仍旧是去这边的“蒸汽机基地”。
    目前啥都没有,只是个研究所,集中了一些博研院的人及工匠们。
    为了方便从遵化那边拉来定制好的一些钢铁结构件在这里组装、实验,并且将来到东南面的开平煤矿之中试用、改进。
    当然,一旦成功,这里也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蒸汽机生产基地,因为应用场景实在太多了。
    肖德和当然不知道皇帝这么重视那边的原因是什么,皇帝也不要他陪同,只是带着博研院的供奉们在那里耽搁了几天。
    然后皇帝就把几个博研院供奉留了下来,并且交待了他三件事。
    “一是把这唐山府的民政理顺。二是把诸位博研院供奉及机械所的衣食起居所需供应好,银钱自有内帑和官产院跟你结。第三件事尤为重要,抓住这个机会,把唐山府学做成专攻自然格物的学校,朕交待了他们,就住在府城,闲时能去府学授课的。”
    肖德和连连点头:“臣明白了,臣一定办好!”
    朱常洛再次拍了拍他这个举人出身的知府:“做得好了,将来便是文教部属的河北工程机械大学校,不知有多少有志于自然格物科状元的人来此求学。”
    “臣一定抓住这个机会!”
    他只见皇帝又笑着对博研院掌院及两个西洋人、三个供奉说道:“技术难题,就委屈各位先长居这边集中攻关了。那承德府行宫毕竟也没建好,朕这回过去主要还是让承德府百姓更归心,将来自有你们去那悠闲度假的日子。”
    王徵行礼道:“臣等岂是盼着享乐来的?陛下放心,臣必定集博研院诸位供奉之所长,把这神器先创制出来。”
    肖德和眨了眨眼睛:神器?什么神器?
    只见皇帝又看着一个西洋人问道:“伽利略,你认为这件事怎么样?值得全力去做吗?”
    “我看完他们已经组装的原型,已经明白了。”伽利略低了低头,“它确实是无数知识的结晶,我相信如果它真的能制造出来,我对自然的奥妙一定能有更多的认识。”
    朱常洛满意地点头:“你们群策群力,一一攻克难关。朕相信,有你们的全力加入,它问世的日子不会太久了。君臣有生之年都能见到朕跟你们说的那些场景,那才是真正的盛世,学问和生活进入新时代的开始!”
    如今那所谓“机械所”里,蒸汽机连原型机都谈不上,只不过仍在施压锅炉、蒸汽产生动力的阶段。
    但既然有朱常洛,这些人又是在自然科学上非常有功底的人,此前也跟他们聊过这东西。眼下见到了大明皇帝亲自集中力量而呈现出的初步成果,似乎这种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蒸汽再利用其成为动力的机械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了。
    那么以后真的可能会是皇帝描绘的那样一个新世界。
    伽利略和开普勒现在非常庆幸来到了东方,因为这里有个像是先知一般学识渊博又开明的皇帝,能为他们提供无穷无尽的灵感,也能提供充足的资源让他们开展研究。
    当然,东方这么多人当中源源不断的睿智学者,同样令人感到钦佩。他们的能工巧匠,像是总能把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制造出来。
    那么当然要像皇帝说的那样,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开辟者。他们的学术成果和他们的声名,必将传扬全世界,永久地被后世称颂。
    随着皇帝所说的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一起,从东方传向全世界。
    与他们道别之后,朱常洛才转向北面,准备再经原先的蓟州镇所在从滦河畔的喜峰口去承德府。
    他心态轻松,信心很足。
    伽利略和开普勒固然有用,但大明的科研人才和能工巧匠更有用。
    随着各个方向的积累渐渐扎实,终有集中开结果的那一天。
    他等待的工业革命不会太远了。
    看似去避暑享乐,实则他做着影响更为深远的事。
    保养好身体,接着享乐,接着开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