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 第279章 王一行回山,谢宣的迷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79章 王一行回山,谢宣的迷弟

    第279章 王一行回山,谢宣的迷弟
    俗话说的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半月之后的收徒仪式,并没有如期举行。
    无他,南境之地出现变故,楚昭被谢之则叫去帮忙了。
    转眼一月过去,望城山还是那座望城山。
    但又有些不同,因为素来清净的望城山多了几分喧嚣热闹。
    不过月余光景,山脚便多出许多屋舍,俨然成了一个村落,大有发展成小镇的趋势。
    只是这个村落中,入住的都是一些江湖人。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到的兵器挺统一的,全都是带着剑的。
    曾经的望城山大师兄王一行,刚带着妻儿下马车,便被一群人给围住了。
    “这位道长,你可是望城山弟子?”
    王一行点头,来不及开口,便又有人说道:“道长,能不能打个商量,我愿意出银百两,帮我预留一个挂位。”
    “我我我,我出五百两。”
    “别挤别挤,这位道兄有礼,在下春城李家李旭,愿拜道兄为师,只求能入望城山山门。”
    卦位?
    王一行一脸茫然。
    他们望城山虽然算卦是比较准,可什么时候算卦都要排队了?
    而且还卖的这么贵?
    仅仅是为了一个算卦的位置,都愿意上百两?
    另外,拜师是什么鬼?老兄,你这一把胡子,看起来比我都大,拜我为师?
    一群人七嘴八舌说着,根本不给王一行开口说话的机会。
    就在这时,一群人急匆匆的从马车旁边跑过。
    “快快快,今日问剑开始了,只有十个名额。”
    “什么?十个,速去速去!”
    “娘的,哪个龟儿子挤老子,别跑!”
    原本围着王一行的一帮人,一哄而散,飞速的朝着山门方向急速而去。
    “师叔,他们这是干什么呢?”玄陵骑着毛驴慢慢悠悠而来。
    王一行挠挠头:“我哪儿知道,我不也是刚到?”
    凌霄派陈飞瑶,也就是王一行的妻子,看了眼玄陵,又看了看自家男人,最后望向离去的人群,开口问道:“你们确定这是望城山?”
    刚刚的一幕,搞得王一行都不太确定:“应该是吧,刚刚他们不也提到了望城山吗?”
    玄陵翻了个白眼:“肯定是望城山啊,至于是怎么回事,去看看就知道了。”
    望城山山门外,已经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擂台。
    李凡松盘腿坐在擂台中间,身边插着一柄桃木剑,一副看戏模样的看着下方的战斗。
    下方,飞轩和一群人打成了一团。
    确切的说,是他被好几个人围攻。
    一道金光,将他笼罩在其中,飞轩有些无聊的打了个哈欠。
    好几个人围攻,连他的护体金光都打不破,实在没什么意思。
    这是他之前被师叔祖的金光狮子吞进肚子后,领悟出来的太乙狮子诀的新用法。
    让狮子把自己吞进肚子里,那么外面的金光便是最好的护身符。
    “小师叔,这几个人不行啊。”
    李凡松点点头,抓起一把松子,往嘴里扔进一颗。
    “那就清出去,说起来,这几天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在金光狮子肚子里的飞轩单手掐诀,一只金光大手一挥,将围攻他的人,全都扇飞了出去。
    “这是……”
    “望城山的大龙象力,果然非同凡响。”
    围观众人,一阵欢呼。
    小飞轩朝那几个被扇飞出去的人拱了拱手,转身看向擂台上的李凡松,抱怨道:“这还不是怪你,要不是你为了显摆,也没有那么多人来。”
    要不是,李凡松成天把自己挂在剑碑旁边,而且还连连突破,其他弟子就不会知道挂起修炼更快,更不会纷纷传信亲朋好友。
    李凡松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也没办法啊,他们逼问我,我总不能藏着掖着吧。
    谁能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不过也挺好的,如今许多弟子都有了突破。
    师父和师叔祖回来,定然会欣慰的。”
    是的,眼下赵玉真也不在望城山。
    因为那天在三清殿聊过之后,赵玉真便去请人了,请望城山在外的弟子回山。
    毕竟,小师叔收取传承道脉的弟子,望城山弟子理当回山见证。
    王一行和玄陵,便是因此而回山的。
    相较于李凡松,小飞轩却有些不太乐观:“小师叔,你确定?我觉得师叔祖和太师叔祖回来,肯定会把咱们两个吊起来示众。
    尤其是太师叔祖,肯定会把你的屁股抽开,让你知道儿为什么这么红。”
    李凡松本来不觉得有什么,现在被飞轩这么一说,突然有种背脊发凉的感觉。
    “去去去,这话可不敢乱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师叔祖,你念叨他,他马上就会出现。”
    “哎哟,我们望城山什么时候变这么热闹,还摆上擂台了?”
    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充满调侃意味,在人群后方响了起来。
    李凡松顿时身子一僵,结结巴巴的自语道:“不……不会吧?”
    回头,发现是师伯王一行一家,以及师兄玄陵,李凡松不禁松了口气。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师叔祖回来了呢。”
    李凡松拍了拍胸口,站起身行礼,笑道:“大师伯、玄陵师兄,你们回来了啊。”
    与此同时,飞轩也驾驭着狮子跃上擂台,一一招呼道:“师祖,玄陵师伯,师祖母,王师叔。”
    没错,飞轩就是王一行的徒孙。
    至于玄陵,则是殷长松的徒孙。
    “不错啊小飞轩,自在地境了,比小师叔当年都厉害。”
    王一行捏了捏小飞轩的胖脸,又揉了揉脑袋,转头看向李凡松:“小松子你也不错,半步逍遥,厉害的,不过这是怎么回事?”
    李凡松张嘴,话还没有出口,却猛地扑通跪了下来。
    这一跪,把王一行等人都给跪懵了。
    “师父,师叔祖,你们回来了啊。”
    王一行扭头,只见身后站着楚昭、赵玉真、司空长风、百里东君,以及一个黑袍人和带着面具的人。
    全身笼罩在黑袍中的是谢之则,戴面具的自然就是李寒衣。
    “大师兄,上山聊。”
    赵玉真闪身上前,笑呵呵的在李凡松头上拍了拍,然后拉着李寒衣的手,冲天而起。
    转瞬便消失在众人面前。
    他和李寒衣都不太适应曝光在这么多人的视线之中。
    司空长风和谢之则随后跟上,百里东君则闪身去了剑碑之前。楚昭环视一周,心念一动,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颇有些哭笑不得。
    倒挂起来修炼,比正常修炼快?
    这都哪跟哪儿啊。
    “可以啊,小松子,开辟一条独树一帜的修行之路。
    小飞轩,想往哪儿跑,回来吧你!”
    飞轩看到楚昭之后,想都没想,偷偷摸摸的转身就跑。
    可惜没跑两步,就被抓了回来,两条小短腿,在空中蹬了两下,最后彻底老实。
    飞轩脸上堆出讨好的笑容,拱手道:“飞轩恭迎太师叔祖回山,我刚刚是想去通知太师伯祖他们来着。”
    楚昭有些好笑的在他屁股上抽了两下:“就你会说话,不过看你功夫练的还不错,比你这个没用的小师叔强多了,这件事就不与你计较了。”
    李凡松低着头,一脸无语。
    您教训他就教训吧,拉踩我干什么?
    我如今好歹也是半步逍遥好不好,不比飞轩境界高?
    当然,这话他也就只敢在心里想想,抬起的脸上同样堆起讨好的笑容。
    “师叔祖教训的是,我以后一定努力。”
    楚昭这次倒是难得没有教训他,扫了他一眼之后,转头看向王一行。
    “多年不见,见到人不知道打招呼?”
    逝去的记忆瞬间来袭,王一行忍不住心头一颤,赶忙行礼道:“见过小师叔,多年不见,小师叔风采依旧,不,应该说风采更胜往昔。”
    “呵,大逍遥境。”楚昭一脸嫌弃:“看来你这些年一直在混天度日啊,上山后我好好指点下你。”
    “多谢小师叔。”王一行嘴上如此说着,行礼表示感谢的时候,却传音道:“小师叔,我儿子都快成婚了,给我留点面子啊。”
    楚昭轻哼一声,看向他旁边的靓丽女子和俊秀青年。
    “你夫人和儿子?”
    王一行嗯了一声:“我妻子陈飞瑶,我儿子王安平。”
    “晚辈凌霄派陈飞瑶,见过小师叔。”
    “拜见师叔祖。”
    楚昭点点头,随手一挥,一本功法便出现在了王安平手中。
    “今后勤加修炼,不要像你爹一样混日子。”
    王安平一喜:“是,多谢师叔祖。”
    见此,玄陵急道:“师叔祖,我我我,还有我。”
    楚昭自然不会厚此薄彼,看了眼玄陵,心念一动,一指点出,一本适合他的功法便传入了其脑海中。
    然后,玄陵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小松子,背上你玄陵师兄,上山。”
    几人一走,在场的江湖中人当即便议论了起来。
    “喂,你们谁知道刚刚那个人是谁?”
    “如此风姿,说是仙人临尘也不为过,但怎么江湖上从来没听过望城山有这么一号人物?”
    “难道说,他便是道剑仙?”
    “不对,他如果是道剑仙,李道长应该称其为师尊,而不是师叔祖。”
    “真的好好看,你们说望城山收不收女弟子?”
    “望城山收不收女弟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男人可能要打你。”
    “没见识,道剑仙爱穿紫衣,之前飞走的那位才是道剑仙。”一位身穿白色儒衫的年轻人开口道:“刚才那位身穿青衫之人,则是道剑仙的小师叔,楚国的那位太上皇。”
    “嗯?你如何知道的?”
    “嘿嘿,小弟不才,是个写话本的,自然消息灵通一些。”年轻人一笑,自顾自掏出一叠话本:“诸位看看,这是我新写的话本。
    《道剑仙自传:我与小师叔不得不说的故事》。
    不喜欢也没关系,我还有《小师叔请自重》、《小师叔,我受不了了》……”
    “哦,听着就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看看?”
    “当然可以,兄台我跟你说……楚,楚前辈!”年轻人扑通跪了下来:“楚前辈,我刚刚那些都是瞎说的,您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古人好男风,尤胜今日。
    说白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楚昭没有理会他,随手拿着那本《小师叔请自重》看得津津有味,坐在草地上,身边清风环绕,彩蝶绕舞。
    旁边身穿儒衫的年轻人,一脸拘谨,浑身冷汗直冒。
    年轻人姓孙,名锦年,自幼酷爱读书,偶然听闻儒剑仙谢宣的事迹,心生向往。
    于是,与父母辞行,只身踏入江湖,想学谢宣游历江湖,看遍天下书籍,读个剑仙出来。
    只是江湖之路,又岂是那么好走的,无钱寸步难行。
    为了生存,他便写了一些神仙鬼怪的话本,不料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再然后,他便被百晓堂注意到,被收纳进组织,成为了百晓堂的一名弟子。
    望城山这边如此热闹,他自然是要来瞧瞧的。
    孙锦年有个特别的天赋,那便是自来熟。
    得益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很快便与望城山的弟子打成一片。
    听说他准备给望城山著书立传,便有好心的弟子,讲述了一些望城山上的事情。
    原本有关楚昭之事,望城山弟子历来避而不谈,只是楚昭此次回山后,特意吩咐将他是望城山弟子一事宣扬出去。
    当然,一些隐秘肯定是没有说的。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孙锦年听完故事后,心头痒痒,手也痒痒。
    他老毛病犯了,没忍住写了几个话本。
    结果,话本还没有卖出去,就撞到了正主手上。
    作为百晓堂的一员,虽然只是外围成员,对于楚昭的事迹也有所耳闻。
    比如:大闹天启城。
    再比如:一人一剑拦下三十万大军。
    他自然知道这位不好惹,也惹不起。
    任何人,尤其是楚昭此等实力,身份地位还如此超然的人,不用想也知道容不下自己被如此写在话本上。
    此时,只是在等待一个结果,等待最后的审判。
    “嗯,文笔还不错,反正比我好,就是写的有些太保守了,这样的话本是吸引不了读者的。”
    “啊?”
    孙锦年人傻了,都有些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本以为自己会被判死刑,却不想这位开口竟然给出太保守的评价。
    “你啊什么啊,没听清?”
    “听清了听清了,只是前辈,您……您不生气?”孙锦年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你只是写楚昭和赵玉真的故事而已。”楚昭淡淡一笑:“楚昭和赵玉真只是两个名字,又不是我和赵玉真专有,我还没有那么霸道。
    只是你文章,匠气太深。
    直白一点,就是套路文,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
    在我看来,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且你这些套路,与谢宣写文的套路有些像,看得出来是你在模仿他。
    你很崇拜谢宣?”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