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 第242章 孙可望等请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2章 孙可望等请战

    第242章 孙可望等请战
    乾清宫
    “陛下,以有识之士,教化天下,管理万民,此乃我辈之职责,何以要淘汰?”
    朱常淦宣布了一项政令,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即从内阁到下面的七品县令,当是有期限的,五年一届,干满之后便要轮换,下一届想要上来,便需要竞争,需要考核。
    “你们何是认为你们就是有识之士?千百年来,无论是儒家也好还是诸子百家也罢,从没有文章说文人就是有识之士。”朱常淦看着众卿递上来的奏疏,忍不住笑了笑,抬起头目光深邃而平静地看着他们。
    “就连一个后金,不过几十年内的时间发展到了如今这个规模,诸公站在朝堂之上都看不清楚,任由努尔哈赤发展壮大,到了如今可以与我大明国战之势,你们还有脸说自己是有识之士?”
    气氛极其的平静,却有些令人惊恐的压抑,文臣武将们低着头,难以承受皇帝与他们对峙。
    宁静一片,朱常淦良久才开口,“朕不管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朕只要结果,谁要误了事,不怪朕不讲情面。”
    “陛下……”一直沉默的孙承宗终于开口,“此有损于您的圣明。”
    朱常淦突然笑了,继续说道:“朕不需要什么圣明,要的是优胜劣汰。”
    “天地万物,哪里有谁是能千万年而不朽的?钢铁会腐朽,石头会腐朽,就连人都是百年而死,何况这大明的吏治。”
    “总有些东西要尝试,如兵仗司的炼铁,以前的我们是用的低炉,一次只能炼一点点的,而现在的高炉一次出产就有当初的数十倍,而且比之前质量更好,我们的火器快速发展,已经可以代替弓箭……所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你们自称文人,可以去百家争鸣,可以去研习文化,未必所有人都要去做官,有些人读死书,去当官真的是耽误了自己,又耽误了我大明和百姓。”
    朱常淦的话,冰冷的如乾清宫外冰冷的石头,将所有人给砸的沉默。
    他没有去指责儒家,也没有去宣扬其他诸子百家,那些天地君亲师,那些君臣之道,早已经刻在了这些人的骨子里,你要是说一句,他们有一百句等着。
    朱常淦直接和他们要结果,你们是“引人欲而趋天理”也好,“厘定万物之序”也罢,我不管你中间的过程。
    无法解决辽东之势、无法解决大明流寇是事实。
    既然内忧外患这么长时间都解决不了,那就该下去的就下去,让该上来的上来。
    儒家在一个王朝陷入稳定的时候,确实可以让愚民,阉割血性,但一旦出现外面有了野蛮人,这一套就不适用了,儒家便会成为绊脚石,堵住变革的道路。
    朱常淦拿起来一个奏疏,看着众人,“忠勇军、白杆军、京营与满清鞑子相遇,将其正面击溃,斩敌七千,按照这個进度,想来五大营应该已经即将到达锦州城下。”
    “又胜了?”朝廷之上所有朝臣无不震惊。
    对于他们来说,五大营的每一次胜利,对于他们这些文人,无异于一次鞭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论士农工商,凡捍卫我大明国土者,皆平等对待。”
    朱常淦的声音,犹如惊雷,在乾清宫上方震撼了所有人。
    他要做的就是将儒家在大明朝数百年塑造出来的这个圈定给砸了。
    “陛下~“
    “陛下,不可啊!“
    群臣跪倒在地,然而朱常淦却已经离开龙椅,退朝而去。
    ……
    辽东,阴云密布,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布遮盖,有几只鸟儿在云层之下游动。
    地面之上,千军万马在穿插、碰撞,紧接着如浪撞在岸上一般粉碎。
    留下一地的尸首、残迹……
    有的地方,阳光从缝隙中照下来,如银河乍现,给晦暗的世界一抹亮色,却让这片阴沉之地更多了一份猩红。
    这就是战争,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要争分夺秒的存在。
    它不会给明军火炮营从后方挪过来,并架设开炮的机会,同样不会给清兵集结大军的的机会,示警的号角声传递开来的时候,双方的战斗已经爆发。
    锦州城,当传讯兵的快马冲入中军大营的时候,多尔衮才知道五大营已经到了。
    谭泰两万骑兵,被明廷两倍于他们的兵力击破,折损八千余人,不仅如此,谭泰也死于当场,作为他手下的镶红旗甲喇章京,在目睹八旗兵以惊人速度崩溃的场景之后,果断带领属下选择了逃跑。
    以致于明军一直追杀了他们十里,死伤加剧。
    “废物~蠢货~”
    多尔衮一脚将传信兵给踢翻在地,“六万骑兵?他这是在夸大敌人的数目……明廷如今就算有这么多的骑兵,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出山海关。”
    确实不是六万,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万有余,不过这种夸大,于战局并未有太大影响。
    而不等多尔衮发更大的气,更多的战报如潮水般汇了过来。
    而且是一封接一封地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
    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兵马出现在辽东!宣大总督的兵马出现在辽东!密云的兵马出现在辽东!朝鲜兵马对大清动兵!漠南蒙古有动兵的迹象……
    仅仅一个时辰不到,各种消息在满清大营之中轰然炸开。
    多尔衮、岳託、国史院刚林,巩阿岱、锡翰、拜音图看着桌案之上的地图,按照这些军报,局势一目了然。
    数支大军成握爪之势,朝着满清的阵营压了过来。
    多尔衮咬牙,良久说了一句,“还有机会,再冲一次!”
    “这一次让八旗子弟上。”
    ……
    声浪一道接着一道,撼动着锦州城的城墙,东门的厮杀在扩大。
    外城已经被攻破,数千人的八旗精锐出现在内城城墙之上,他们拖着勾索、云梯,攀向城墙,激烈的厮杀已经持续了两天。锦州城内从上到下,没有谁的身上没有鲜血,祖大寿的脸上、脖子上尽是血点。
    随着无数的八旗兵一个接一个的冲了过来。
    箭矢插满了城楼,祖大寿抽出钢刀,将刀柄上的红缨死死地缠在手上,其他人也做同样的动作。
    “杀!”在祖大寿歇斯底里的呐喊声中,所有的明军起身,被卷入血的漩涡。
    ……
    烟雾和血腥升腾,混乱的气息弥漫在空中。
    在李邦华的中军大营之中,一支又一支的部队跑动着,不少人的身上带着血迹,有的人受了伤,正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
    张世泽、马祥麟、孙应元前来中军汇报战事。
    “爽啊,好久没有这样打了。”
    “是啊!”孙应元性格最为沉稳,内敛,如今却也难掩发自肺腑的激动与兴奋。
    马祥麟则是攥着手指,满脸的高兴的说道:“还是打鞑子来劲。”
    所有没有丝毫的疲倦,有的只是兴奋与渴望。
    不仅将军,就连下面的战士,一个个士气如虹,如狼似虎。
    这种氛围,直接让孙可望、石道深、李定国他们感到震撼和嫉妒。
    从昨日到今天,大明五大营的攻伐实在是太快了,快的让他们感到震惊和意外,什么是疾如风,掠如火,他们现在算是知道了。
    与之相比,他们这些流寇兵……根本生不起一合之敌的念头。
    “先生,您说,明廷不让我们当炮灰,是不是怕我们拖累了战事的进度?”孙可望不知道为何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怪不得让我们当老营兵,或许是怕我们败了,影响明廷的士气。”石道深同样感同身受,对于孙可望提出来的问题,竟然毫不犹豫地认同。
    李定国同样低着头,不吱声。
    这种感觉,既令他们庆幸,又令他们感觉耻辱。
    庆幸当初如果没有招降的话,恐怕现在早已经灰飞烟灭,可更多的是耻辱,作为一个将军,在对方的眼中,竟然连炮灰的资格都不够,这种感觉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就在这时候,之前照顾红娘子的老妈子突然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世子,红娘子不见了。”
    “不见了?”
    “只留下一封信,您看。”老妈子连忙拿出来一封信,崇祯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只要伱还没有给我下休书,那便还是你的人,与其这样活着,不如上阵杀鞑子。”
    崇祯楞然,“她这是……去前线了?”
    “啊?”孙可望等三人闻言也不由怔然,凑了过来,看到上面的字眼,“先生,要不要我现在就将其找回来?”
    “千军万马,哪是那么好找的?”
    崇祯深吸一口气,陷入沉思,却被三人的接下来的话给彻底打断了思路。
    “信王,我们想入前线,搏一个封侯拜爵的机会。”
    孙可望、石道深、李定国三人全都跪下来,请求道。
    “你们想好了?后金病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五大营打他们是一回事,你们打或许又是另外一番境况。”
    “我们想好了,既然受降,与其窝窝囊囊地过一辈子,不如趁这个机会,搏个前途。”
    他们这样的人,一路造反走过来,经历给了他们太多的东西,太明白五大营是怎样的军队。
    这种有军魂,有装备,有士气的部队,既然无法战胜,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趁着此番际遇,搏杀一个未来。
    崇祯看着他们良久,“好,我去找督师。”
    半天之后,孙可望、石道深、李定国领着兵马离开,但崇祯却被李邦华留在了中军大营之中,并且派了数百守军日夜保护。
    在这种氛围之中,崇祯终于在第二天,远远地看到了锦州城。
    看到那些残壁断垣的时候,他不禁浑身都有些微微发抖。
    作为皇帝,崇祯从未想过会打的如此惨烈。
    ……
    锦州城外五里,作男装打扮的红娘子,跟着一队明兵,提着铁枪,朝着锦州城挺进。
    自江南一路过来,她周遭所有的一切都变的不成样子,与祝永淦又不知道如何相处,生活彻底陷入焦虑苍白。
    身体状况缓和之后,更加觉得索然无味。
    令她惊奇的是,当进入山海关之后,这种紧张而又肃然的气氛,却让她再次感受到了往昔的感觉。
    “既不能救治民,不如杀鞑子救国。”
    这就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给祝永淦的答案。
    突然,一道吼声将她的思绪打断。
    “准备~”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