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杀神降临大西北
1781年春天。陆军大臣林淮生奉旨意,节制第 1、 3、 8军团大部,轻骑兵军团,第 2派遣军团,共计 38000人,征讨西北。
征发夫役 10万人,大牲口 6万头,大车不计其数。
第 1军团的先锋队伍沿着渭河进军凤翔府,轻松拿下了渭河之畔的宝鸡县作为后勤枢纽。
……
“林帅请看地图。”
“西北各省已送来降书的区域,我用红笔圈出来了。”
地图上,
陕西中北部、甘肃东北部、以及蒙古草原都在红圈之内。
参谋继续讲解:
“我们认为,先收伏陕西的投降区域,按照既定规则,安置降兵降官。之后,进攻陇县。”
林淮生点点头。
参谋继续讲:
“由于满蒙之仇已深,阿拉善厄鲁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伊克昭盟皆愿意归降。只不过,投降条件尚有争议。”
林淮生终于开口了:
“告诉他们,各部首领自己动身去苏州府叩见陛下,求额外恩典。我西征军只管攻城略地,不和任何人讨价还价。”
“是。”
……
参谋继续讲解:
“根据斥候侦查,甘肃、青海两省的抵抗势力和陕西的顽固势力合流,修筑堡垒,打造兵器,摆出了顽抗到底的态度。”
“他们的成分复杂,有前清绿营、有地方豪强、有地方宗族。搞了一个什么西凉国,定都兰州。”
林淮生点点头:
“也是好事,方便一网打尽!”
“遵命。”
众军官齐刷刷起身,领命。
清廷土崩瓦解之后出现的这个“西凉国”,其成员绝对是死硬分子。
不存在劝降,更不存在怀柔。
一次性杀光,省的后患无穷。
所以,
林帅的“也是好事”,确是出自内心。
有理由怀疑,这一年就是陛下故意留出来供叛乱发酵的。脓疮还是爆发出来比较好。
……
各地的收降消息陆续传来。
驻扎在太原的第 3军团越过两省边境,渡过黄河,大体顺利地接收了榆林府、延安府、同州府、绥德州。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讲,山西进攻陕西,难度很大。
不论是战国时期的赵对秦,还是 20世纪的日军进攻陕北,都铩羽而归。
黄河是俩省界河,且边境关隘道路稀少,地形险峻,补给难于登天。
山西之军至少要强过陕西之军 5倍,才能打邻居的注意。
如今,陕西各府顺从且乖巧是有原因的。
吴军控制了西安府,形成夹击的因素至多占 3成。大清亡了的因素也就占 2成。
其余 5成因素是恐惧。
……
林淮生攻陷西安之后,化身杀神。
既报公仇,也报私仇。
公仇是,西安捕杀情报署细作,扬言坚决抵抗吴军,且有为永琰西狩物资中转之罪。
私仇是,林淮生在投奔李郁之前曾在黄河上游跑过数年的马帮,恩怨不少。
一朝大权在握,及时报仇。
八旗兵丁、绿营兵丁、上城之壮丁、官绅,就连书吏、游手、狱卒都没放过,全部驱赶至渭河之畔。
……
处决行动前后持续了 4天。
俘虏们在枪口下挖坑,搬运同伴尸体,掩埋。
然后自己被驱赶上刑场,再被后一批人掩埋。
渭河之畔,枪声不绝。
渭河之畔,河滩猩红。
新兵负责打靶,降兵负责砍头。
杀戮之酷烈,令人不寒而栗。
西安全城死寂,百姓出门走路都溜墙根。林淮生之大名能止小儿啼哭。
……
余威之下,死硬分子纷纷西遁投奔西凉国。
陕西各地开门投降。
否则的话,
林淮生来了,只怕 500里黄河水全部泛红。
半个月后,
西征军三路,开始西进。
最北一路是轻骑兵军团和第 8军团,由兀思买为主帅,第 8军团司令官李小五为副。
他们的任务有两个:
一,扫荡宁夏平原。二,收降蒙古各部。
兀思买神采奕奕,一路吟诗。
吹着来自草原的风,吃着产自草原的肉干,骑着草原送来的骏马,看着一张张熟悉的大脸庞。
他从草原各部征来了 5000匹好马,终于摆脱了缺马的窘境。
文盲比例最高的轻骑兵军团狂奔在前,军刀雪亮。
第 8军团拖着大炮慢悠悠跟在后面,如果骑兵遇上坚城,就由步兵出手,用大炮敲掉。
……
中间一路是第 3军团,由外戚韦俊率领,穿过陕西沿着河谷行军,攻取甘肃平凉府。
之后继续向西。
和最南一路,林淮生亲率的第 1军团以及第 2派遣军汇合。
西路军的进攻路线是很清晰的。
时而分散,时而汇合,逐步占据陕甘。
最终,攻陷兰州,扑灭刚刚诞生的西凉国。
……
陕西凤翔府,陇县。
虽是小县,却不简单。
秦始皇车驾曾巡游至此,张骞出使从此出关,唐僧取经曾从此通关。
一句话,
陇县,乃是陕西和甘肃之间的一把锁。
城墙飘扬着西凉国国旗。
城内已无百姓,只有士兵。
身穿绿营号服的是军官,百姓服饰的是士兵。
统兵之人,马青十,原是前清陕甘绿营的游击,骁勇善战,现是西凉国的陕西都督。
“大人,吴军来了。”
“到哪儿了?”
“草碧镇。”
“告诉弟兄们,这是我们西凉军和吴军的第一次仗,别怕死,给我狠狠打。”
“嗻。”
……
草碧镇,是干河畔的一座简陋小镇。
土坯房屋倒塌,有焚烧痕迹。
水井被土坯石块掩埋,如果挖开,也许还能发现里面有动物死尸。
大批的吴军路过镇子。
牲口牵引炮车,隆隆向前。
林淮生突然说道:
“快到了。”
一名护卫低声道:
“是,再走 10里,就到陇县。”
“嗯。”
他不会知道,沉默寡言的林帅对这一带很熟悉,脚下的路是西北马帮入陕必走的线路之一。
……
干河,冰冷刺骨。
远处的山峰顶部,依稀有残雪痕迹。
陇县城内外被挖掘的好似月球表面。
2000名西凉的拥护者,手持各种武器待战。他们不是为大清打仗,而是为自己打仗。
上面说了:
“西凉建国,以后西北的事自己人说了算,不接受中原王朝的勒索。”
前景美好,士兵们充满斗志。
……
吴军从一开始就没有留手,卸下大炮,抵近轰击。
一处封闭的石木壁垒不堪炮击,呼啦啦垮塌了一半,十几名火绳枪手一枪未发就被掩埋在了废墟底下。
其余工事也是差不多的命运。见地表防御建筑基本完蛋,吴军步兵越过火炮,开始进攻。
废墟当中。
一人突然露头,伸出火绳枪。
砰~
3丈之外,一吴军士兵应声倒地,大衣被鲜血浸透。
其余士兵立马冲向火药硝烟还未散尽的那个墙角。
……
“碎怂,来啊。”
一身穿灰袄的汉子跳出墙角,举起大刀冲来。
3名身穿大衣的吴军士兵齐刷刷扣下扳机。
枪声中,汉子倒地。
一名士兵走过去,遵守《步兵手册》的规定,以刺刀扎穿尸体,确保没有诈死。
他原地装填子弹。
到了通条夯实的环节,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废墟之下,土层微微拱起,有人被埋在底下!
他轻轻走过去,直到看到有一双手从废墟底下伸出来。
一个猛刺!
来回猛刺。
鲜血浸透黄土。
他再次以刺刀戳中那双无力垂下的手掌,确信人死透了,这才继续往前。
……
陇县,城墙血迹斑斑。
西凉军被炮火压制的抬不起头,纷纷后撤下城墙。
马青十挥舞佩刀:
“退到县衙那条街伏击,藏好了,听不见我的唢呐开口,你们就不许动手!”
“我们和狗曰的拼大刀。”
“快,快,快。”
1000多残兵狼狈的撤出城墙,呼啦啦跑到县衙所在的街道。
屋子里,墙根下,草垛里。
一个个汉子躲好后,就不再出声。
……
炮声逐渐宁静。
第 2派遣军团踩着云梯,攻入了城墙,打开城门。
军旗插上垛口,然后摇手高呼:
“没~人~了。”
林淮生立即催马前行,他总觉得有些奇怪。
“斥候,去瞧瞧陇县后面,有没有溃兵出城逃跑。”
“快,速速报我。”
5骑狂奔绕城一圈,又狂奔回来。
高呼:
“城外没人!”
……
林淮生冷笑,扭头吩咐:
“告诉入城的士兵,敌人准备在城内伏击我们。”
“派遣甲士入城。”
县衙附近街道。
马青十躲在一处草垛里倾耳倾听。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他额头都是汗珠。
大队人马的步伐由远而近,整齐划一,跺地有力。这让他有些紧张,总感觉不对劲。
驻守陇县的西凉军都是死忠,不怕肉搏。己方只要能冲入吴军队列当中,吴军的火器就成了烧火棍。
他默默祈祷:
“祖先保佑。”
……
街角,派遣军甲士透过面罩观察周围。
视野不清~
安静,就是诡异,就是不寻常。
所有人默默握紧武器,准备厮杀。
入城不是野战,甲士们不会使用长矛,他们根据各人习惯,拎着大刀、铜骨朵、狼牙棒。
草垛内。
马青木望着一群冰冷的甲士,瞬间血液冰冷。
他从墙壁缺口钻进院子里,对众人压低声音:
“他们有重甲,尽量换钝器。”
……
就在板甲甲士踹开县衙大门时,附近尖利的唢呐声响起。
唢呐,就是号令。
“杀啊!”
乌泱泱的西凉军从墙头、从屋门、从草堆、从四面八方冲出来。
300名甲士被吓了一跳,透过面罩缝隙望着这些无甲之敌,瞬间心怒放。
伏击?
找死啊!
瞬间,街道化身屠宰场。
重甲在身,岂是区区血勇可敌?
甲士们化身杀神,不躲不闪,挥舞兵器,大杀四方。
不要队形,不要配合。
就这么一排排粗暴地砍过去。
好似木梳过青丝,虱子纷纷落地。
甲士们藏在面罩之后的眼睛闪烁嗜血的光芒。这不是打仗,而是一群屠夫在痛宰一群牲畜。
……
当火枪兵赶来的时候,几乎忍不住呕吐。
街道从头到尾,无一处可下脚。
甲士们三五成群踩着血泊和肉块,检查战场,不时挥刀砍下~
喷溅在街道两侧墙壁的鲜血,缓慢往下流淌。
一名新兵低头,见自己的靴子已被流淌过来的鲜血包围,瞬间呕吐。
不少人跟着呕吐。
没办法,
吴军大部分野战军团都补充了新兵。新兵和老兵的心理差距,就像是少女和妇女的区别。
……
林淮生骑马经过,微微皱眉。
随即吩咐:
“清理战场,搜捕俘虏。”
陇县,告破。
在绝对的实力之下,西凉军的血性不值一提。
林淮生亲自观看了审讯过程。
身为陆军大臣,自然不能干狱卒之事。他只是默默的听着,望着。
审讯很残酷。
主要是想了解西凉国的更多内情。
俘虏们很硬气,骂不绝口,
因为有主帅在场,士兵们觉得被俘虏辱骂很丢脸,于是从辎重营借来了锯子、钳子、锤子、铁钉,还临时说服了 2名蒙古大夫。
帐内,血肉横飞。
最终拿到了一些情报。
林淮生自始至终,都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甚至还完成了一篇 500字的战场小作文,作为陛下叮嘱自己要读书的回应。
……
5日后,
他和韦俊的第 3军团汇合。
大军一路前行,景色逐渐荒凉。
干旱、荒芜、凄凉、缺乏生机、途中偶遇村寨,也是穷的超出想象。
就连厚道人韦俊忍不住嘀咕:
“和这一比,清月村就是人间天堂。”
林淮生却饶有兴趣,他是重走刀客路。
以前,是十几把刀。
如今,却是几万把刀。
这感觉自然不一样。
……
中途,他突然纵马离开大队。
离开道路 1里之外寻到了多年以前他亲手做下的记号,挖开枯死的树桩后,找到了一柄短刀,一串铜钱,还有一块碎布~
望着情绪激动的林帅。
卫兵们面面相觑,各自手按剑柄假装没看见。
总之,肯定有故事。
大军一路跋涉,开到固原州城,又遇上了西凉军的顽强抵抗。
熟悉的过程,熟悉的配方。
只不过多了一群西凉无甲弓骑兵的突然袭击,以及一次不成功的夜袭。
在吴军武器的绝对优势之下,血勇和计谋不足一提,无非是城外多了几个新覆土的大坑罢了。
……
后勤粮队抵达时,队伍里多了几个伤员。
督粮官汇报:
“下官途经陇县西北 50里处遭遇伏击。袭击者不多,穿百姓服饰,用弓箭伏击了车队。后被我击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