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大权旁落
第510章 大权旁落听到戴权居然去了骊山陵守陵,白皇后心头一跳,随即便是一股按耐不住的怒意涌上心头。
她一拍桌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让戴权去守陵的,?”
周总管期期艾艾道:“是……是汪阁老前些天上了折子,说如今新朝新气象,象戴总管这样的老人纵然不能像夏公公那般追随太上皇他老人家于九泉之下,至少也应该看好先帝的陵墓,如此才是一名奴婢的本份。”
“这是什么混帐话?”
白皇后再也忍不住,柳眉倒竖骂了起来:“先帝龙驭上宾,固举国悼痛,然亦无须令生者以余生相殉也!若果如汪阁老之言,彼亦三朝元老,岂不亦当随太上皇于九泉之下乎?”
周总管低着头,这种事岂是是他一个宦官能多嘴的。
就听白皇后随后又急声道:“对了……戴权既然去了骊山陵守陵,那中车府现在是谁在统领?”
“奴婢不知。”周总管颤声道:“但奴婢听说,中车府衙门前儿个突然楼去人空,里面的大部分番子全都不知所踪,只留下几个负责扫撒的老苍头。
奴婢还听说,曾有五城兵马司的人以及不少人去过中车府找人,但也没有任何结果。”
“中车府……戴权……”
白皇后突然感到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
虽然如今她贵为太后,甚至拥有最后的批驳权,但事实上她能管辖的地方除了这座皇宫,其他任何地方都管不了,甚至连提拔一名官员的能力都没有。
而这座皇宫更像是一座囚笼,将她牢牢的囚禁在这里。
原本昌平帝去世后,也不是什么都没留给她,至少戴权还在皇宫,她有什么事还能通过戴权去办,外头有什么消息戴权也会及时向她禀报。
可现在戴权一走,她立刻就失去了眼睛和耳朵,无论外头发生什么事她都不知道。
虽然她从未学过权谋之策,但当了那么多年皇后的她却意识到她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外面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正在将她和外界的联系一点点掐断,让她成为聋子和瞎子,最后只能做一只任人摆布的玩偶。
这点从最近发生的那一桩桩一件件事就能看出来。
譬如太上皇刚去世那会,内阁送来的折子虽多,至少还是五八门什么折子都有。
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内阁送来的折子虽然还是那么多,但内容已经从大事变成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这些折子看多了简直辣眼睛。
但她作为替小皇帝执掌朱笔的母后又不能不看,那种难受劲就甭提了。
原本她还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现在她明白了,原来随着戴权的离开,他们便扯下了最后一层遮羞布,连装都不想装了。
想到这里,她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不可置信道:“他们怎么敢……怎么敢这样?”
看着呆坐在位置上,默默垂泪的白皇后,周总管忍不住低声道:“太后……奴婢还听说过一个消息,最近下面有人上了一份折子,似乎提议要扩充京营,并提议兵部尚书叶檀担任京营节度使。”“混账!”
白皇后饶是依旧悲伤,也忍不住怒斥道:“京营节度使向来由勋贵担任,此乃大夏开国以来的惯例,为的就是文武分职,仿制某一方坐大,内阁安敢如此大胆?”
周总管摇着头:“奴婢也不清楚,只听说这些日子军机处的王子腾大人、西宁郡王、东平郡王都是强烈反对,但内阁那边态度却很强硬,似乎是有所依仗,但具体到底是什么原因,就非奴婢所能知道了。”
白皇后的凤目通红,哽咽道:“太上皇刚驾崩不到半年,他们就如此大胆,难道……难道他们就不怕天下人悠悠之口吗?”
周总管苦笑着摇了摇头:“请恕奴婢多嘴,内阁那些人倘若真怕的话,他们就不会那么做了。”
瘫坐在椅子上的白皇后感到一阵无力感遍布全身,感到眼前一片迷茫,面对如今的朝局甚至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不知过了多久,她慢慢抬起了头,望着窗外的景色,眼神突然慢慢变得坚定起来,“这都是你们逼我的,既然你们不想让我们娘俩活,那就别怪我心狠了。”
文渊阁
汪知节、简德三、杨继林、叶诈、景三和、袁英德等六位阁老分别坐在自己的小桌旁批阅着奏折,坐在最右边便是内阁阁老,也是太上皇任命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的汪知节。
当汪知节看完一份奏折后随手扔到了一旁的箩筐里,对一旁候着的官员道:“将这些折子都送到凤藻宫里,请太后御览。”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喏!”
官员应了一声,抱起箩筐走了出去。
坐在一旁的袁英德见状皱眉道:“汪阁老,太后再怎么说也是陛下的生母,您就总是拿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去打扰她吗?”
汪知节晒然一笑:“袁大人,太后虽然是陛下的生母,但从未有过执掌朝政的经验,且还是一介女流,您真的忍心拿那些国家大事去烦劳她么?
再者说了,咱们倘若真的将那些重大之事送过去,倘若太后听信了谗言,胡乱批示,咱们又该如何是好?是遵旨呢还是驳回?”
听了汪知节的话,袁英德先是面色一沉,汪知节那番话,几乎是将“牝鸡司晨”这个成语说出口了。
但他随后又无奈的叹了口气,权利的斗争历来是最为残酷的,也容不得任何的心慈手软。
自从太上皇驾崩后,朝廷大权几乎尽归内阁和几位顾命大臣之手,试问他们又怎么愿意将这种权利分润出去,而且还是一个女人呢?
尽管如此,但他还是有些不安道:“虽然如是,然将戴权谪戍于骊山陵,是否过甚?毕竟无论如何,他也是先帝之腹。如此行径,岂不亦太无礼于太后之颜面?”
一提到戴权,汪知节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谁让这个老阉任不识抬举的,先帝驾崩已有两载,但他依旧把持着中车府不肯放手,只是让他去守骊山陵,没要他的命已经是便宜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