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北齐怪谈 > 第432章 德高望重的汉臣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2章 德高望重的汉臣

    第432章 德高望重的汉臣
    走了许久的道路,莫哥终于被带到了邺城。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原地区,对周围的一切都展现出了浓郁的好奇心。
    这一路上,尽管莫哥想了许多办法,也没能结交上那位年轻的军官,军官将他们送到了邺城,完成交接之后,即刻掉头离开,不给任何机会。
    到达邺城之后,前来迎接的官员带走了他们带来的马匹,而后将他们安置在城内,听闻天王并不在邺城,出去办事去了,就让他们在城内等候。
    他们并没有限制莫哥等人的出行,他们可以随意在城内乱转。
    故而,接下来的时日,这位契丹使者就开始在城内四处转悠,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就询问当地人,在当地的市买了几套衣裳,做了个当地人的打扮,本来双方在相貌上就没有什么明显差距,况且汉国境内各种胡人都有,什么长相的人都能找到,他换了套衣裳,都没人能看出他契丹人的身份了。
    邺城内有许多商贾,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
    甚至连西域人都有不少,当初来行商的西域人定居在中原的有许多,齐国军中甚至有西域人神射手,过去庙堂里还有和士开这样的西域出身的大臣。
    直到如今,还有西域商贾会千里迢迢的跑到邺城来,这些人会带来一些很稀奇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兼职卖其他东西,本职卖玉。
    他们从西域带来的许多玉石,能在这边卖出天价,当然庙堂最看重的还是他们所带来的其他东西,例如来自西边帝国的奇怪钢铁,奇怪的草药,奇怪的动物等等。
    莫哥在邺城看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看的甚是过瘾。
    如此过了两天,终于有人找上了门。
    几个年轻的官员带着一位年长的大臣来到了驿舍之外,莫哥提前得知了消息,赶忙出来迎接。
    他看到了一个穿着极为端庄的一位重臣,周围重臣留着浓密的胡须,衣裳得体,气质不凡,周围的官吏们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他,他的眼神格外的明亮,看起来就很有智慧,头发和胡须都灰白的恰到好处,当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道德之士。
    莫哥急忙行礼拜见。
    一旁的官吏为他介绍起来人的身份。
    “这位乃是朝中侍中,祖公。”
    莫哥急忙说道:“原来是祖侍中当前!”
    他这次换了个大礼,可还没等他行礼,祖珽就笑呵呵的将他扶起来,“不必如此。”
    “小人德薄,怎配让侍中亲往,应当是我登府拜访才是.”
    “既是使节,无论大小,皆应用对使臣之礼,如今陛下外出,我也是刚刚回来,得知契丹遣使,这才来看看。”
    “你们送的马不错,都是极好的种马,有心了。”
    祖珽对待使者颇为热情,看向莫哥的眼神也极为和善,像是个实打实的好人。
    莫哥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看来他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汉国跟齐国不一样,或许是可以维持友好往来的。
    祖珽很是热心的问起了他这一路的情况,又问了问他的家室,进行了好久的寒暄。
    莫哥是越聊越轻松,下意识的都将面前这老头当成了自己相识多年的老大人,那是问什么回答什么,格外恭敬。
    祖珽长叹了一声,“当下的孩子啊,都是如此不成器,我们这些人,总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就会忽视了对孩子的教导,这孩子也就愈发的不听话,等反应过来,都已经晚了,性格成型,再也管教不了啦。”
    “唉,是啊,我那孩子,当下就是这样,四处跟人斗殴,怎么都管教不好,莫非您家里的子弟也是”
    “老夫晚年得子,就对他格外的宠爱,结果他是一点都不学好.总是跟我教导的反着来。”
    祖珽诉起苦来,祖珽的儿子叫祖君信,人如其名,是个地地道道的君子,平时最喜欢读史书,研究诗歌等学问,是属于那种喜欢宅在家里钻研东西的人,祖珽对他颇为失望,这孩子不会偷盗,也不会骗人,行贿受贿更是一窍不通,其父亲的本领是一个都没继承,整天就抱着书来看,也不出去欺负人,实在是大失所望!
    两人聊起家常话,莫哥都差点忘了正题。
    祖珽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这才反应过来,“这些事情,往后可以再聊,还是谈谈国事吧。”
    “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边塞三部,同时派遣使臣?”
    莫哥看着对方那真诚的眼神,一时间都不好说些虚话来糊弄这位可靠的长辈,想了想,这些东西也确实没什么好隐瞒的,不如说实话,他清了清嗓子,认真的说道:“一来是汉国愈发的强盛,这几年里,汉国连战连胜,其边塞的军队整日操练,操练的声音隔着水都能听到,突厥人的骑兵不敢再靠近东边。”
    “这让我们颇为惧怕,希望不要被汉国所讨伐。”
    “二来是我们过去常常在边塞贸易,可现在,这些商贾们都不愿意来边塞了,边塞几个市都空了下来,没有人在,听闻有许多南国的商贾来到了边塞,可我们又不能过去我们那边天寒地冻,最缺粮食和衣裳,若是换不来这些,会有大伤亡。”
    祖珽听着他的话眼里有些怜悯,“你们也是不容易啊。”
    “你且放心吧这件事,我做主了。”
    “我会让陛下册封你们的首领为王,执掌边塞!”
    “只要你们愿意一心跟随,往后自有汉国来庇护!”
    莫哥大惊失色,急忙起身,朝着祖珽大拜,他几乎都哭了出来,“祖公大恩大德!!”
    “哎,勿要如此。”
    祖珽扶起了他,忽又开口问道:“那奚人跟高句丽人,想来也是与你相同的目的?”
    莫哥连忙正色,“非也。”
    “我与他们并非一路。”
    “啊?难道他们用心不轨?”
    莫哥迟疑了一下,说道:“奚人过去总是有意跟突厥人联手,哪怕是在汉国建立之后,他们还曾遣使前往突厥,想要暗中跟突厥可汗一同出兵,直到突厥可汗被斛律将军击破,他们才放下了这个想法,至于高句丽人,这些人野心勃勃,不断的扩张,蚕食周围,背信弃义,先前甚至想要劫掠汉国在瀛州的关卡,只是远远的看到军士雄壮,才不敢靠近,这两部绝非善类!”
    莫哥能说出这两个国家一大堆的黑料,当然,对方也能说出他们的黑料来,契丹也未必就很干净。
    但是,祖珽才不管呢。
    此刻,祖珽满脸的恼怒,“哼,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你且放心吧!”
    “如此小人,我岂能让他们败坏大汉之名声?”
    看到这位重臣亲近契丹而疏远其余两方的态度,莫哥心里很是激动,可又有些说不出的怪异,但是他自己也想不出这是为何,索性作罢。
    祖珽在他这里待了很久,等到天色漆黑时方才离开。
    送走了这位大善人,莫哥终于没有了顾虑,安安心心的睡了一觉。
    坐上了马车的祖珽瞬间变了脸色。
    方才的温和良善顿时不见,取代的是阴沉和冷酷。
    祖珽眯着双眼,陷入了沉思。
    在陛下返回之前,自己得搞定了这边塞的事情啊。
    当初刘桃子得知边塞之事的时候,祖珽就试探过他的态度,刘桃子果然是没有什么外出讨伐胡人,彰显自己的武功或者稳定自己地位之类的想法。
    这符合祖珽的战略先完成统一,而后休养生息,边塞的事情不适合太过注意,就先顺其自然,只要等完成了大一统,修养个几十年,边塞自然就不足为虑了。
    只要封一个,拉一个,打一个,至少边塞问题能拖延到境内完成大一统。
    也不知天王几日才能返回。
    洛阳。在刺史官署之中,洛州刺史源文宗正站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
    有士卒从官署门口一路排到了城门口,这条路目前被封禁,其他人不允许靠近。
    还有骑士在不断的来回。
    源文宗朝着远处眺望,片刻之后,他就看到了那十余辆马车,在许多士卒的簇拥下,正迅速朝着这边行驶而来。
    源文宗赶忙吩咐左右的官吏们,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马车缓缓停靠在此处,有几个人带头下了车,打量了下周围,目光就锁定在了源文宗的身上,为首者快步走过来,朝着源文宗行礼,两人相见。
    “在下曹庆,见过上官。”
    “勿要多礼,勿要多礼,我是洛州刺史源文宗,曹公远道而来,本是该出城迎接的.”
    “岂敢,岂敢。”
    两人客气了一番。
    这来人正是前不久从华皎身边逃走的水军将领曹庆,他们在汝南上岸,豫州刺史将事情禀告给刘桃子之后,刘桃子让他们前往洛州。
    刘桃子在洛州这里正好有事要做,就顺带着在这里接见曹庆等人。
    曹庆身后,还有许多水军将领,而其余马车上的,则都是些造船师。
    曹庆和这些将领们格外的开心,就如他们所预料的,在带着这些人来投奔汉国之后,汉国上下对他们都很客气,豫州刺史将他们当作最尊贵的客人,整日宴请犒劳,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而后他们又迅速得到了与天王相见的机会。
    这一路走来,路上的官员们都奉命来迎接,给予各种便利。
    源文宗瞥了眼官署,低声说道:“陛下正在里头等候。”
    尽管曹庆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不在邺城却要在洛州召见自己,可此刻还是无比的激动,这可是决定了他往后的人生。
    几个人整了整衣冠,做好了准备,跟着源文宗走进了官署内。
    洛州官署尚且保留着过去战争的创伤,墙壁上还能看到乱兵焚烧的痕迹,府内士卒极多,他们走了好久的路,方才绕到了一处院前,源文宗禀告了一声,带着他们走了进去。
    刘桃子正坐在里头,等待着他们。
    只见他身披宽大战袍,头戴武冠,这屋内都变得像是大军军营那般,刘桃子就像是个正在号令三军的统帅,人高马大,昂首挺胸,坐在上位。
    曹庆惊呆了。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个传闻之中的男人。
    这些年里,关于刘桃子的传闻越来越多,他的名声响彻南北各地,曹庆在到来之前,在脑海里想象过无数次他的相貌,可他还是觉得,比起自己所想象的,真人还要霸气的多。
    刘桃子肤色黝黑,脸庞坚毅,细细的胡须从两旁连接,眼神锐利,恍如利剑一样的眼光刺在大家的身上。
    整个人高大魁梧,虎背熊腰,身上那战袍估计都能包裹起好几个人。
    坐在上位,犹如一头猛虎,压迫感十足。
    “陛下!!!”
    曹庆猛地跪下来,行了大礼。
    身后众人懵了,却也纷纷跟着行大礼。
    刘桃子抚摸了下胡须,盯着曹庆,缓缓说道:“北国虽多胡人,却也不是见面就要行大礼的”
    “起身吧。”
    曹庆这才起身,急忙解释道:“非是胡视陛下,陛下神威,为震慑故.”
    “难怪王将军那么喜欢你们呢,夸得不错,坐下来吧。”
    几个人对视了几眼,缓缓坐在了左手边。
    “得知你们前来投奔王将军连着送了好几封书信给我,说你们都是水战的好手,希望你们都能过去帮助他。”
    曹庆的眼睛转了转,瞬间醒悟,“臣乃是陛下之臣,吾等北上是为投奔陛下,陛下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陛下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不必如此。”
    “我身边的这些将军们,各个都非庸人,有人为他们所倾倒,愿意跟随他们,我不会因为这种事而去忌惮他们。”
    “当下汉与陈联手,陈国答应卖给我们战船,允许我们到他们的造船厂进行预订。”
    “可王将军却上书称,买战船只是下策,真正应该买的是他们的造船技术,王将军提议扩大光州的造船厂,在海州,徐州,楚州,青州等地设立新的造船厂,去拉拢南边的造船师,哪怕耗费重金,也要拥有完整的战船生产线.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
    “有人就觉得,暂时从陈国买,等到平定了周国,再去收复陈国,陈国的造船厂便是我们的造船厂了。”
    刘桃子说起这些事,曹庆等人都有些狐疑。
    这位天王实在是古怪的很,初次见面,既不寒暄,也不拉拢,却先说起了这些大事。
    刘桃子清了清嗓子,“我倒是赞同王将军的看法,那边的造船厂往后可以拿下,但是北边也不能没有。”
    “我准备让诸位参与这件大事。”
    “我计划设立一个新部门,专门负责造船之事。”
    “若是你们觉得设厂之事繁琐,自己不适合去做,那可以直接赴任,我已经准备好了军职。”
    “若是愿意做,那可以先进入新部门。”
    曹庆当然不犹豫,他立刻表态,“陛下!臣愿意为陛下造船!!”
    其余将领们也纷纷起身称是。
    “这跟南边的事情可能还不太一样,具体的事情,王将军会告知你们的,你们可以直接从洛州前往光州,去见王将军。”
    “他会让你们前往各地,负责相应的事情。”
    刘桃子说了这些,而后看向了源文宗。
    源文宗即刻开始令人拿上吃的喝的,因为禁酒令的缘故,宴会上没有酒水,只能是吃茶吃肉。
    刘桃子跟他们问起一些南边的情况,曹庆如实告知。
    “来个叫杨素的周人,整日跟奸贼厮混,诋毁我们,战事让我们先上,我们受损严重,无力再战,要撤军的时候,他们自己带着钱财宝贝,让我们带着这些匠人,正好我们在前,一撤军,前军变后军,我们就直接离开了!”
    “这些造船匠还是宇文宪他们在湘水以东击破了徐度等人之后在当地抓走的,正好被我们一同送了过来。”
    “他们之中,有个姓罗的老爷子,听说是横海巨舰的设计者之一”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