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虎口拔牙
第778章 虎口拔牙夏夜的风中,夹杂着热气。而身披重甲,举着盾牌,一大堆糙汉子们倚靠在一起形成盾墙。
那酸爽的滋味,只能说谁玩谁知道。
西渭桥附近的吐蕃军大营,达扎路恭正在指挥重步兵列阵。整个大营内灯火通明,严阵以待,盾墙面向东方。
呼吸之中,都夹杂着焦躁。
“大论,唐军在敦化坊以南有两个大营,我军斥候已经探明他们已经合兵一处,于两个时辰前离开大营进入到长安城内,然后不知去向。”
一个嫡系东本对达扎路恭禀告道,那表情是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这位大论。
他的言外之意也很明显:这支军队,未必是朝着西渭桥大营而来的,很可能是奔着长安西市而去。
“你不认识方清,你不知道这个人有多么狡诈。西市那边展现出围点打援之态,方清岂能看不出?他会自投罗网么?
西渭桥大营是支撑长安城内军队的后援。如果大营被闯,那我军在城内,势必不攻自败。
守住大营,属卢·杰桑嘉贡就无碍。”
达扎路恭双目凝视前方说道,面色平静如水一点都不慌乱。
至于属卢·杰桑嘉贡会不会被唐军打闷棍,达扎路恭是看得很开的。如果打得很疼,那感觉疼的人也是属卢·杰桑嘉贡。
若是事情真到了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达扎路恭会带兵挽回局面。所以属卢·杰桑嘉贡吃点苦头很有可能,但其部曲被唐军全歼,则有点太夸张了。
正在这时,一骑自东面而来,在十步之外停下,对达扎路恭喊道:“大论,唐军有大队骑兵,从长安城北的禁苑而来!”
“归建!”
达扎路恭大喊了一声,营门口盾墙让开一条道,让这名斥候进了营地。他翻身下马,来到达扎路恭跟前禀告道:“大论,唐军精骑就在不远处了,快准备接敌吧!”
“嗯,你且去换马。”
达扎路恭摆摆手,虽然面色不变,心中却是悄悄松了口气。
妈的,赌对了!和方清这种小狐狸斗法,真是一百个心眼才勉强够用!
达扎路恭暗想道。
唐军的预备队在城南,方清却要在深夜让部队绕路,从城北发起进攻。
真是奸诈。
不过达扎路恭早有防备,已经提前算到方清会这么办。
此时此刻,远处有马蹄声渐近,黑暗之中,似乎有大队骑兵在快速靠近。
“擂鼓!守好阵线!不要放箭!”
达扎路恭连下三道命令,就在这时候,黑暗之中已经有马弓射出的箭矢,朝着大营而来。
这些箭矢无甚准头,再加上马弓偏软,并未对吐蕃军造成什么伤害。大部分箭矢都被塔盾接住了,有些甚至直接射到了地上。
声势挺唬人的,但效果着实一般。
“大论,敌军马队朝着南面营门去了!”
斥候大喊道。
“不得出战,以木栅与拒马拦住敌军马队去路,步卒在拒马后面列阵,出阵者斩!”
达扎路恭对传令兵下令道。
唐军马队的指挥官,正在试探大营的防守强度。东面营门吐蕃军有盾墙严阵以待,自然是不能硬闯。所以他们转换了方向。
南面和北面,吐蕃军士卒更少,但那两个门,压根就不是出兵用的,木栅拒马角楼一应俱全。只需要分一支兵马就能守住。
事实上,无论是唐军还是吐蕃,扎营都自有章法。只要主将不是酒囊饭袋,只要不是疏于防范,一般都很难被敌军骑兵突突了。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后,有传令兵来报,唐军马队离去,脱离视野范围,只是不知道还在不在附近。
达扎路恭的回复非常确定:守好营门,不得浪战!
反正他就咬定一条,只要我不浪,你就没机会!到时候,你就得乖乖的去救援西市。
面对唐军骑兵的挑衅,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吐蕃军,还有大营为依托,想反击很难吗?
一点也不难。
可是达扎路恭却非常谨慎,宁可不胜,也要把作战风险压低到极致!我不败,将来吃一口就是一口!
一个时辰之后,又有传令兵来报,那支骑兵折返回来,在北门晃了一圈,见无利可图,最后还是溜了。
“传令下去,每一部留一营(三百人)守门,其他的回营帐歇息吧。”
达扎路恭有些疲惫的摆摆手,对身边的传令兵下令道。
白天酷暑炙烤,晚上还得提心吊胆的防备唐军骑兵突袭,这日子真是过得憋屈!达扎路恭失笑摇头,方清的这一招“黑虎掏心”他防住了。
下次,可就该他出招了吧!
属卢·杰桑嘉贡虽然不是东西,但他把“坏事”做了,唱了白脸。该自己这个吐蕃大论出来唱红脸了。
明日,便让属卢·杰桑嘉贡把那些已经被突突了的长安百姓的人头,都堆在西市门前,再派人到各坊市去劝降。
告知这些人,只要打开坊门不抵抗,那么吐蕃军就不会突突他们。
否则,西市周边四个已经被突突的坊,就是他们的下场!
达扎路恭盘算得很好,等夺取了长安,再把属卢·杰桑嘉贡这个“刽子手”交出去给傀儡皇帝李承宏处置,以示吐蕃人“慷慨友好”。
这样便是一举两得之法。
达扎路恭回到大营帅帐中,躺在凉席上想着战局变化。却因为疲惫和醉氧反应,很快就陷入到昏睡之中。
……
砰!砰!
西市不远处的怀远坊跟前,黑暗之中有火光闪现,正在值守的吐蕃军士卒应声倒地,其余慌乱的围拢过来,又被同样的东西射倒在地。
背光处冲过来一小队身上连一片甲都没有的轻装步兵,手里拿着粗壮的竹筒,背后也背着类似的玩意。
他们打完手中的一发,就会将竹筒直接丢弃到地上。除了这玩意以外,就只有腰间横刀可以防身。
“官家说了,这次杀敌最多的,就是散员营的营主!等洒家当了营主,天天让你们这群龟儿子捶背!”
一个面容粗犷,却又非常年轻的壮汉,将手中最后一个突火枪射出,随即便将竹筒丢弃到路边,拔出横刀就对着迎面而来的吐蕃军士卒劈砍!
他拔刀砍死一人,夺了那人手中的长枪,然后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大笑道:“这玩意才够劲,什么突火枪都是娘们玩的!那边的吐蕃孙子,看耶耶我怎么斩将夺旗!”
这位散员营的猛人,领着一帮“突击队”,从长寿坊杀进了怀远坊。等他冲到属卢·杰桑嘉贡所在的胡商大宅的时候,却见散员营营主王栖曜,对着自己招了招手。
四周都是死状可怖的吐蕃军士卒。
“营主,你怎么跑这么快?”
这年轻壮汉一脸不可置信看着王栖曜。
“苏光荣,打仗是用脑子,不是用你那满身气力。要不你去学学项羽举鼎,说不定你能举两个!”
王栖曜随口应付了一句,压根就不想搭理散员营里面的刺头。你越是跟他抬杠,他越是来劲!
能打?能打得过手中这突火枪么?
十步之外,枪快!十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十步啊,只要十步之内,管你披不披甲,只要一枪,就能带走。
就算不能破甲,那迸射出的铁砂,带着巨大的能量,打在盔甲上,外面看好像事情不大,可是内脏会受什么伤就难说了。
练武,练箭术,练个锤子啊!
这一战王栖曜虽然带兵如砍瓜切菜,但他的心却是拔凉拔凉的,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十年苦练,比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拿着突火枪来那么一下。这以后还要怎么玩啊!
苏光荣是个粗人,想不到这一茬,然而王栖曜自幼便读书不少,显然想得更远一些。
正在这时,方重勇身边一个负责传令的亲兵大步走了过来,对王栖曜禀告道:“王营主,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属卢·杰桑嘉贡已经授首,首级我割了带回都亭驿了,战功你们自己报。西市的围歼战,不与你们相干,不要违抗军令!请速速撤离此地!”
这亲兵说得一板一眼的,王栖曜不敢造次,连忙点头称是。一旁的苏光荣有些不服气,想开口说些什么,却是被王栖曜一把拉住了胳膊。
等那位亲兵走后,王栖曜这才训斥苏光荣道:“方官家人前显圣之战,那也是你出风头的地方吗?你想死我还想活着呢,还不快滚!”
王栖曜很明白,他们这队人马不过百人,就是要靠着突火枪这利器,利用长安各坊之间对开门的模式,神不知鬼不觉的突入到怀远坊之中。
打掉这支吐蕃军的指挥系统。
剩下的,就是方官家露一手的时候了。
要是谁想在这个时候出风头,就算一时得利,将来死都不知道会怎么死!甚至方清不开口,都有献媚的人要整死这个出风头的人。
为了装个逼,就得罪未来的开国皇帝,这买卖好像有点不太值当。
就在王栖曜心中碎碎念的时候,西市内已经燃起熊熊大火,西市周边的四条街道,围困这里的吐蕃军,已经被汴州军各路人马团团包围。
原本,他们是围困西市的军队。结果现在猎人变猎物,西市东西南北一共六个门,全都洞开。只是里面已经燃起了熊熊烈火,其火势之大,压根阻止不住!
赶来支援的唐军,将这些吐蕃人往西市里面驱赶,让他们进“烤箱”。不远处延寿坊的角楼内,方重勇冷冷看着那些被驱赶到西市内的吐蕃兵,眼中有寒光闪过。
“官家,西市内的百姓,还有李嗣业部,已经被疏散到附近延康坊休整了。明日天亮,他们就会前往敦化坊。
现在西市和周边街道都被我们围困起来了,而且金光门、开远门、延平门这三个长安西城墙大门,也被我们的人封锁。
剩下的就是将吐蕃人驱赶进西市里面烤火了。”
张光晟在方重勇耳边禀告道。长安对于他来说是特别的,毕竟,当年他在这里当了很多年的金吾卫中郎将。今夜的调兵之策,就是张光晟本人提出来的。
利用各坊之间“对开门”的建筑格局,让军队在各坊之内快速穿插,最后将西市和周边的区域合围。
这样的办法,会让长安城内宽阔的街道变得无比干净,从而令巡视的吐蕃人放松警惕。
吐蕃人不是蠢,他们只是吃了见识短浅的亏。
当年金吾卫到处抓贼人,怎么走近道,怎么节省气力,那都是职业素养了,初来乍到的吐蕃人懂个屁!
方重勇从谏如流,只管大方向。很多奇思妙想,都是手下人提出来,并被采纳的。
“天亮以后,派人将所有吐蕃人的首级都砍了,然后堆在开远门的跟前,筑成京观。
然后在旁边插一块牌子,上面写: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方重勇对张光晟吩咐道,他眼角余光,看到一个全身都是火的人,试图冲出熊熊燃烧的西市。然而,他被汴州军设置的木栅栏给拦住,怎么也过不去。
就这样在地上打滚,然后被活活烧死了。
他脸上闪过一丝迟疑,最后还是化为一声长叹。
“官家,可是有什么不妥?”
张光晟疑惑问道。
今夜的合围之战,在详细情报的支持下,打得可谓是行云流水一般。
该去执行斩首任务的,直冲怀远坊。
该合围吐蕃军这一部的,南北两路分进后合围。
王难得部骑兵作为疑兵,故意在吐蕃军大营跟前晃悠,就是让一向谨慎小心的达扎路恭不明就里。守住三个大门,不让城内残兵去报信。
张光晟实在是不知道此战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好的。
或许唯一的遗憾,就是方重勇自己没有提着刀去砍人吧。但那种场合已经不适合他了,在城内,在队伍里,压根不知道东南西北。
无论在长安哪里,方重勇都要找个高处观察地形,不能去一线拼杀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昨日吐蕃杀我百姓,今日我们将吐蕃人送入烤炉,冤冤相报何时了?”
方重勇看着张光晟询问道。
“官家,吐蕃人只要死光了,那不就不用报了么?”
张光晟一脸古怪反问道,好像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