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唐天将军 > 第420章 布局天下,开始出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20章 布局天下,开始出击

    转眼间,距离罗马帝国出使大唐已过去十几天。
    在五月份的大唐月报上,会登陆李瑄亲笔撰写的《农业革命》文章。
    广义上的农业革命自数千年前,甚至更远就开始。如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下游种植的粟米和水稻。
    先祖们刀耕火种,一步步选种,将野草培育成现在赖以生存的粮食。
    但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变革。
    而李瑄要进行一次目标明确的革新。
    后世的英伦三岛,从一个落后封建的小国家,仅仅三四百年,就完成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
    而华夏历史悠久灿烂,却一直在历史上中循环。
    历史上华夏没有工业革命的原因很简单。
    士农工商!
    工与商,成为最卑贱的职责。虽有大量的发明,却一直在“试错”与“改错”,没有系统,没有科学性发展。
    英伦三岛的科学家若有发明,皆会获得国家的支持与奖励。
    人类在绝大多数进步时刻,都是利益在驱使。
    想让马儿跑,却不想让马儿吃草。遏制住前进的动力。
    另外,华夏的财富多集中在权贵手中。
    家天下思想,从来没有消除过。
    商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财富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地再分配,却永远也分配不到底层手中。
    那些有奇思妙想的人,没有财富的支持,会渐渐化为尘土。
    另外就是华夏历朝历代,过于看重《四书五经》和文史为主的儒家思想。
    在春秋战国那么辉煌的儒家学说,没有改进,反而有退步,自封。
    以至于后世会将华夏衰落的责任归咎于孔子孟子。
    科举制度,催动文人寒窗苦读,有些文人皓首穷经,变成书呆子。
    如果将物理数学纳入科举,并多选优异者及第,绝对能催使一部份文人转行,使数学物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李瑄知道他这一辈子很难看到工业革命开始,但他要做一个引路人。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革命》尤为重要。
    李瑄笔下的农业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牧业、林业、渔业,以及从畜牧业、林业延伸的一些副业。
    他结合地区,认真规划各郡县需要做的事情。
    包括罗马帝国携带来的蔬菜、水果种子,要认真将其种出。
    在大唐月报发行前,李瑄于朝会上向文武百官提到农业革命。
    改革农具、改革家具、改革铁器、创造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大力发展纺织业。
    李瑄从方方面面去规划农业,如绵羊的羊毛,牛羊貂的皮革,鸭的鸭绒,鸡的蛋等等。
    改革牧监、牧场,在牧场内建立明确的工厂。
    继而在不远处建立纺织厂、皮革厂等下游工厂。
    如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建立家具厂、木具厂、玩具厂、造纸厂、雕版厂。
    不论是种植蔬菜,还是培育水果,一定要找具备相关知识的老农指导,并将他们集中起来,取长补短,讨论经验。
    明确立下对发明者的奖励和爵位,并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天下。
    从而真正做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这些进行的时候,大唐中央银行也在建立,设总行长,为正四品上。
    李瑄提拔善于理财的第五琦为第一任总行长。
    第一步先在长安、洛阳、益州、扬州、凉州等大型城市设计分行。
    本来他想用钱庄的名字,但一想钱庄没意思,还不如直接称为银行。
    大唐依旧在使用“开元通宝”,暂时不会去货币改革。
    开元通宝可不是指“开元年间”出现,而是自李渊时代就开始发行的,为大唐第一种货币。
    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
    大唐在刚建立的时候,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非常混乱。
    于是,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下诏书废除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创赫赫有名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为小平钱,是铜钱中最小,最基本的货币,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一文钱”。
    武则天上位以后,创立大唐第二种货币,乾封泉宝。
    乾封泉宝是一种“当十大钱”,即一个乾封泉宝,可比十个开元通宝。
    武则天铸造乾封泉宝,本来的想法是增加货币的流通量,以减缓“钱荒”,即流通中钱少的矛盾。
    但是百姓不是傻子,号称以一当十的乾封泉宝一出,百姓纷纷藏匿开元通宝钱,他们认为用了这么多年的开元通宝才是好货币。
    于是,市面上就只剩下当十的乾封泉宝,大钱贬值,物价飞涨也是必然的。
    再加上私铸乾封泉宝者比比皆是,使得乾封泉宝仅仅铸一年多,就被下令关停。
    依旧是开元通宝坚挺。
    所以李瑄不可能去新铸铜钱,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虽一直存在,但用小平钱,总体还是可控的。
    第五琦多次上书,铸造大钱,都被李瑄否决。
    大钱再大,也不可能有五铢钱的两倍重。
    而设置面值为十,等于用只能买一斤的铜,向民间收五斤的铜,这不是欺负人吗?
    古往今来,从不缺乏铤而走险的人。
    只要铸大钱,仿造是必然的。
    历史上的第五琦就想当然去建立大唐第三种货币“乾元重宝”,是以物价飙升,铸盗蜂起。
    李瑄告诉第五琦经营模式,让他先把银行搞好,将来每个郡县都要设立银行。
    为银行安全,必须在县衙附近,由县兵把守。
    李瑄还告诉第五琦一些先进的“防伪技术”,以防止不法之徒拿着假存折骗他钱。
    建立银行,存钱利息不高。为了盈利,必须有小额贷款。
    主要是促进经济繁荣,商人远走他方,不再需要车载斗量地运钱,只需要从各地的银行去取。
    最重要的是,李瑄要以中央银行,建立国家的货币信用体系。
    以便于将来的货币改革。
    作为穿越者,他明白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他知道,伴随着金融,腐败也会层出不穷。
    银行还未建立,李瑄已经准备好向银行开刀的准备,并且建立更严谨的制度。
    总的来说,李瑄提出的农业革命和银行制度,是影响深远的。
    莘莘学子等待两年,科举将至。
    但如果这些考生没有看过大唐月报,或者没有新奇变通的本领,他们一定会铩羽而归。
    六月一日。
    严庄这边准备好,组成庞大的河南河北黜置衙门,共数十名官吏,上百名刀笔小吏。
    由薛错率领两千天策卫保护严庄。
    荥阳都督府、洛阳禁军、北海都督府、河东都督府的一部分兵马,和锦衣卫一起务必配合严庄行事。
    另外,下令范阳都督府、平卢都督府的派遣步兵南下,进驻河北。
    李光弼率领骑兵去与靺鞨、室韦交战,步兵还留在范阳。
    轰轰烈烈的除贱为良运动,正式展开。
    严庄也觉得压力很大。
    这次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他才有翻身的机会。
    好在启程前,李瑄将随从官吏召到甘露殿训话,让他们务必听从严庄的命令,否则严惩不贷。
    他虽然觉得严庄品德上有巨大瑕疵,但能力还是认可的。
    严庄这种人,也最适合站到前台。
    严庄离开的那一天,李瑄召在京九品以上官吏至太极宫举行朔日朝会。
    在宣布除贱为良的时候,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虽然已经开始制定摊丁入亩和考成法,但李瑄将除贱为良捂得很紧,除了五位宰相,其他没人清楚。
    当李瑄宣布除贱为良后,五位宰相先后支持李瑄的除贱为良运动,声称这是利国利民的壮举。
    如此,其他大臣即便心有疑虑,也不得不应和。
    当日朝会后,李瑄昭告天下。
    “朕临御天下,期四海升平,黎庶安康。然今有猖狂之徒,勾结贪腐,囤积居奇,致粮价飞涨,民生艰困。更有豪强大族巧取豪夺,兼并土地,隐瞒户籍,草菅人命,此等恶行,实乃乱国之祸源。
    今特下诏,着天下都督府、各郡县士卒,全力展开除贱为良之行动。清查那些土地兼并、豢养农奴的豪强大族,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抄没其非法所得之土地、资产、粮食,以平价或赈济之式散于百姓,还耕于民,解民倒悬。各级官吏务须奉公执法,不得徇私包庇,若有违者,朕必加严惩,绝不姑息……”
    诏书出现后,以活字印刷术连夜印刷,分发郡县。
    李瑄作为皇帝,最先表态。
    他关闭大明宫、华清宫,以及咸阳、新丰、华阴地区行宫。下令关闭洛阳的上阳宫、翠微宫,紫薇城则留着。名义上洛阳与长安并为首都,中枢还是得有的。
    宫殿关闭,每隔一段时间保养一次,防止快速腐朽。
    其中,壮丽的大明宫经过改造,封锁主宫殿区域,作为中央军校的选地。
    放还宫女、教坊女子、梨园弟子五千余人。
    如果她们有家乡,给予钱财,归入乡里。
    如果没有,或不想回去,让她们在军中选择未婚将士而嫁。
    宫女自古思春,不堪深宫寂寞,在中宗时代,只因一次上元夜灯会,皇帝即兴让宫女出宫观赏上元夜灯火,却跑了三千多宫女。
    到此时此刻,宫女在深宫大院之中,思外的情绪更重。
    李瑄这么做,也使宫女们达成心愿。
    只要想走,都放归她们,只留下自愿。
    另外,也从诸宫中裁宦官六千余人,给予他们田地。在长安城外生活。
    这些宦官虽然资产、田产被没收,但不代表他们不富裕。
    李瑄允许宦官从慈幼堂挑选弃婴收养。
    减轻慈幼堂的压力。
    一些年老的宫人,都安排到慈幼堂。
    实在是感情的,李瑄令他们为皇帝守陵墓。
    虽然宫女宦官还有很大一部分,但李瑄此举,震惊朝野。
    自古君王,都是以建筑宫殿,凸显威严。
    比如李瑄,就算在道政坊再建立一座皇宫,建立一座比拟万象神宫的建筑,文武百官也不会说什么。
    但李瑄却反其道而行之,关闭众多宫殿的大门。
    特别是大明宫。
    竟用于什么中央军校,那些武夫何等何能?
    即便封锁朝会主殿,也会有损皇家威严。
    有大臣向李瑄劝谏,但李瑄反问:“君王之威,可使万民丰衣足食乎?”
    中央军校一定是庞大的建筑群。要容纳成千上万的学生才是目的。
    大明宫地理位置极佳,如果训练的话,离龙首原近在咫尺。
    不论是释放宫女,还是裁减宦官,都使朝廷减少财政支出,并可以增加天下劳动力,粮食产量。
    这句话传到长安,没有人不称赞的。
    百姓声呼除贱为良!
    以至李瑄的死忠狂热文人产生一种“废除奴婢制度”的呼声。
    有的时候,就是大势所趋。
    一步完成,虽然还未迈开下一步,但前方的路已然清晰。
    诏书下达仅仅一日后。
    京兆尹张巡召集干将,除贱为良。
    值此之际,李瑄再次加封严庄为山南西道东道、江南东道、西道、岭南道、江南道、淮南道、黔中道黜置大使。
    但是名义上的。
    实际上以吏部侍郎张镐为首,领一众干将南下武关,进入山南西道,然后向整个南方扩散,除贱为良。
    其中包含户部侍郎刘眺、工部侍郎王昌龄、刑部侍郎王玙、兵部侍郎张兴、秘书监中书舍人杨炎、监察御史李勉、殿中侍御史王震、大理寺少卿敬括等等。
    共组成吏部、刑部、御史、户部、兵部、工部、大理寺、审计、秘书监、太府、御史台、河南府等十三个部门。
    外加锦衣卫指挥鸾凤司副司长裴胄给予消息。
    共携带朝廷命官一百三十五名,流外官、刀笔小吏三百多名。
    由右羽林大将军罗兴率领三千名天策卫骑兵护卫。
    主要工作还是以郡县长吏展开,但同时经过锦衣卫反馈的信息,一一调查。
    郡守、县令,不尊旨意,直接拿下。
    反抗者先斩后奏!
    诸都督府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平叛,获得军功!
    河东,由一部分河东军,和太原军留下的步兵布防,李瑄派出秘书监机要秘书兼监察御史常衮,在天策卫的护送下,监察除良为贱。
    剑南,李瑄派遣田承嗣这个狠人,任他为剑南道黜置使,配合杜甫、来瑱,在剑南地区监察。
    河西、陇右随是他的地盘,但他还是派遣两名监察御史,督促郡守,也望豪强大族识相。
    灵武至九原一代,李瑄让朔方都督王难得出兵。
    边塞之地,是最容易滋生豪强的地区之一。
    朔方自太原一带,自唐初以来,就是代北士族的地盘。
    代北士族基本都是由鲜卑贵族汉化而来,现全部都以汉人自居。
    虽现在代北士族一蹶不振,但官场上不得志,肯定会从其他方向生门道。
    ……
    长安城,临近科举,九衢之内,麻衣如雪。
    今年正月的时候,朝廷就宣布科举事宜,比平时多十科。其中缉捕科、算科、史典科、春秋科、天文地理科等,都是今年新增。
    但有的科根本没几个文人报名,他们都持观望态度。
    寒窗苦读,只求为官。
    他们觉得有的科即使考上,也无法当官。
    但是一些拥有杂学的文人,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准备尝试一番新设的科。
    明月酒肆。
    不少文人士子,正汇聚在此喝茶闲聊,谈聊着朝廷刚刚宣布的大事。
    “除贱为良,只怕天下动乱。”
    一名文人闷闷不乐地说道。
    不少文人士子出自世家大族,他们担心自己的家族被除贱为良所波及。
    风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
    而李瑄展开的除贱为良运动,是直接把豪强大族视为敌人。
    放归农奴,清查土地,接受审理。
    这简直是要命,毕竟许多豪强大族鱼肉百姓,手里握着人命。
    一旦墙倒众人推形成,凭借豪强的势力,将死无葬身之地。
    毕竟豪强大族不得人心,又分散在五湖四海,没有兵甲准备。
    哪怕聚拢上千农奴、佃户,也一定会被一百名骑兵戏耍。甚至一百名披坚执锐的步兵他们都无法战胜。
    现在没有什么坞堡让他们据守。
    那些心里没有鬼,或者犯罪未留下证据的豪强大族,咬咬牙,破财消灾。
    但那些百姓道路以目,罪恶滔天的豪强大族,唯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行。
    “除贱为良,功盖千古。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想重现盛世,唯有除贱为良!”
    一名衣着朴素的文人开口说道。
    一个人的身份,就决定他什么立场。
    家境贫寒的文人自然支持除贱为良,消除兼并。
    否则天下的土地,迟早被这些豺狼虎豹吞噬。
    李瑄扫退魑魅魍魉的决心,得到寒门文人和有志之士的拥护。
    “看告示上言,至尊颁布的除贱为良,绝对是为国家百姓的壮大之举,但地方豪强大族不会乖乖就范,唯一担心的就是发生事与愿违的事情。”
    也有文人相对保守,认为除豪强不能过激,可先效仿开元初年的检户扩田运动。
    三方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理由。
    “至尊心怀天下,连华清宫和大明宫的关闭,解散其中宫女宦官。我等无功名加身,还是不要操这份心了。”
    明月酒肆中一名拿着大唐月报的文人说道,打断众文人的争论。
    “不错,至尊一向倡导公平公正,所以科举才有誊录制度、糊名制度诞生。人人都知晓土地兼并严重,不加以制止,必会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
    又一名文人说道。
    现圣令已下,覆水难收。他们这些文人士子要准备科举,而非去争论无法改变的事情。
    早在天宝六载的时候,文人就知道李瑄提倡的是公正,秉持的是仁德。
    同时,李瑄眼中不容沙子,对罪证确凿的官吏,一向不留情面。
    可以说,只要不犯罪,如一些老臣一样明里暗里骂李瑄,李瑄都不会怎么样。
    一旦犯罪,李瑄必重拳出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