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3章
但凡有兄弟姐妹,就离不开竞争,尽管张云溪和赵任城都努力把一碗水端平,两个小孩还是酷爱比较。你有妈妈,我必须有爸爸。
现在有了爷爷奶奶仍旧如此。
两个小孩逗趣,但老首长的身份已经飞速在赵家大队传播,那可是首都的官啊!
不得了,指不定一辈子就看一次。
两个小孩还叫老首长为爷爷奶奶,一看就明白和张云溪赵任城关系匪浅,两夫妻自身有本事,嗐来了那么强大的后台!
作为赵任城亲生父母的两人听说这消息,对着子孙辈骂骂咧咧,他们作为两个孩子的爷爷奶奶,孩子从来没叫过,那赵任城当上了厂长,也从来不帮扶家里人,听说都把他二婶的孩子招到厂里了,都没给家里人一个岗位,这种孽种,早知今日,当初把他生下来的时候,就应该泡在尿壶里淹死,免得一直气他们!
但他们骂骂咧咧,子孙们可不会惯着他们,家里一下爆发骂战,很快进阶成打架,这些……张云溪等人都是不知道的。
张云溪还在庆幸房子建的很大,能空出两个屋子给师傅师娘,还有警卫员。
领导们则是先坐车回去了,他们距离近,没必要留宿,老首长也在张云溪家里待不了几天,就得前往首都任职,所以晚上临睡前,拉着小两口,问他们的打算。
“我去首都没工作。”
赵任城直白地说。
“嗯,你天天看报纸,应该能看出来,国家急需人才,许多教授被召回,在教授回到大学后,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随着她话音落地,对于老首长官复原职都只是震惊了一下的赵任城猛地瞪大瞳孔,“你说的是真的?”
赵任城点了蜡烛,屋内变得黄澄澄的,他坐在床上盘腿问:“你是不舍得这里,还是因为工作不想去首都?”
老首长欲言又止,想劝劝张云溪,被师娘打断:“时间也不早了,去首都这件事也不急,先好好睡觉,你们也好好考虑考虑,首都是大地方,但也不见得能有你们当下自在舒服。”
“都不是。”
赵任城受媳妇儿影响,日日看报,清楚当下形势,国家紧需人才,若是他能借师傅作为踏板去首都,闯一番事业也未尝不可,还能和师父师娘一起生活。
张云溪:“不是真不真的问题,是国家需要发展。”
张云溪对师娘投以一个感激的眼神,把薄被递给他们,让他们好好休息后,和赵任城回到他们的房间。
老首长经历了几年磋磨,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已然没有当年荡气回肠的豪迈,只想规规矩矩办事,更想的子孙环绕在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我能给你安排,当初你带兵打仗是好手,当厂长也干得红红火火,有此等履历在,我在首都给你安排工作也轻轻松松。”
张云溪也没跟他置气,失去高考十年了,任谁都很难想象,会在十月份的时候,国家宣布这改变诸多学子命运的政策,于是耐着性子和他说:“按照如今工农兵大学生参差不齐的水平,很难说学到了真本事,在国家极度缺乏人才的是时候,需要恢复高考选拔有本事的大学生了!”
赵任城懵:“发生什么?”
“不是?”
思及此,他心头滚烫,侧头看向自家媳妇儿,就见她浅笑晏晏,但眸中并无向往,瞬时,一盆冷水泼下,赵任城斟酌着向老首长说:“我再考虑考虑。”
赵任城心潮澎湃,假如恢复高考了,那对许多找不到出路的学子来说,都犹如犹如幽暗的隧道里出现了一道亮光,“那可真是太好了。”
他拒绝了老首长的邀请,也开始以“不知名小厂”的名义,打印数理化丛书以及张云溪的教材。
足足五千块,复印了共五千套。那是他在黑市赚的钱,老首长这些年来身体康健,他也就没用这笔钱,如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不清楚高考什么时候恢复,但希望恢复高考的时候,助他们一臂之力。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
喜讯传来时,许多青年人还在工厂,农场,山村工作,他们或许是工人,领导,农民,但不与尔同的都放下手中活计,激动的吼叫,眼泪和笑容齐齐浮现在脸上,他们等这天,太久了。
恢复高考的消息,真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家奔走相告,广大知识青年压抑已久的学习热情“”和奋斗意识被点燃了。
赵家大队长都等不及开大会传播这个好消息,直接用大喇叭告诉整个大队的人。
恢复高考了!
即将迎来大学生了。
“国家现在实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政策,希望有意愿参考的学子认真复习,争取考上大学,实现梦想,成为对国家对党对人民有用之人!”
知青们听到这消息,眼泪盈眶,掩面哭泣,又拥抱欢呼。
*
公社。
听到这消息的赵墨蹭一下站起来跑着去找二狗子。
如同一阵风,从赵长福身边刮过。
赵墨下楼梯时看着还有几个台阶,直接跳着下去,和大步跨台阶而上的二狗子相撞。
“恢复高考了!”
“对。”
“啊啊啊啊啊啊!!!!”
两个人激动的转圈。
赵墨赶紧说:“我要回家去找小姨。”
“对,这事儿必须要让小姨知道!”
两人跟门卫大爷说了声,让他帮忙请假,骑上自行车,飞速赶回家,跟他们一同飞奔回家的还有许多赵家大队的学生。
到家时,家门口挤满了人,都是读过高中的学生,大家都很清楚,赵家大队的高中是张云溪一手推进的,她还写了初高中的教材,放在以往,这些举措不值一提,但如今恢复高考了啊!
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
张云溪也不拿乔,站着凳子上跟他们说:“明天早上五点半到晚上九点,我都会在学校上课,如果大家有需要,尽管来上课。”
现场爆发热烈的掌声。
广大考生努力填补知识空白,积极复习备考,说一句挑灯夜读也不为过,许多人用柴油灯看一晚上书,第二天鼻孔都是黑的。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这场来之不易的考试,让无数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