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唐朝好相公 > 第578章朝堂之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78章朝堂之上

    今天是照例常朝的日子,长孙无忌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赶着去上朝,朝会后又主持了半天中书省的工作,好不容易中午有时间歇会儿,就听说李治私自跑出皇城的消息,急得他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担惊受怕半天,好容易等回李治,训斥一通,这就忙着来听雨阁教训纪颜。
    唐朝的官员大多是上半天班,也就是早上处理完事务之后白天基本可以呆在家中,长孙无忌一大把年纪,这样奔波辛苦一整天的时候还是不多,教训完纪颜也就举得周身疲惫,上好的清茶都没喝两口,这就起身回了府中。
    纪颜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有超越时代的智慧,也不可能超出自身的认知范畴,就着实没想到朝堂上会这般风起云涌,大臣间能有这么多勾心斗角,始终他前世是个普通人,今生又不怎么在朝上,就总有不明白的地方,险些坏了房玄龄的大事。
    呆呆坐着想了半天,纪颜还是无法参透这暗流涌动,苦笑着摇头起身,这就回府休息。
    果不其然,得到长孙无忌的明确指点之后,李治就将那一份原本不太重要的奏疏拿到了朝堂上,要求文武百官针对高阳公主之事做出议论,一时间朝野哗然,上奏疏那人也没想到李治会这么果断。
    所谓“议论”,指的是朝会上百官就某个观点,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交流碰撞,属于隋唐两代的上朝方式;后世王权收紧,内阁把持一切,反倒见不到这种场面。
    照理来说,朝臣议论谋事完全不受约束,也不会因言获罪,故而拿到朝堂上议论的事情,大家往往都能说得透彻,也能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今天李治让大伙儿议论高阳公主,却没人敢站出来说话,便是此事关系皇家颜面,说错了话是真有可能招来祸端的。
    瞧着众人都不开口,李治就无奈摇了摇头,叹道:“诸位都是人中俊杰,哪一个都有经天纬地之略,平日里说起国家大事来头头是道,怎么今天却都哑口无言?民间对此事多有议论,怎么朝堂上却没人肯开口?难不成大唐的朝堂上,竟是连一句真话都听不见了么?”
    这番话也是长孙无忌教他说的,才叫百官闻听都心中发颤,这才有一个平素胆子就大的言官,捧着笏板起身上前,道:“殿下,朝堂上百官汇聚,议论的乃是天下大事,这一封奏疏上的很不对劲,提到的事情也是鸡毛蒜皮,要是在这太极殿中议论,只怕有损朝廷的威仪。”
    李治闻言一瞪眼,面容虽然稚嫩,气势却已经养成,才叫那言官微微一怔,听他道:“高阳公主是陛下的女儿,是我的姐姐,更是大唐的公主!如今民间流言蜚语四起,朝廷的威仪便已经受损了!不知尔等是闭目塞听,还是有意欺瞒,竟说此事鸡毛蒜皮?是否哪天编排到父皇头上,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朝臣们都晓得李治虽然年轻温和,可骨子里却有着跟李世民一样的倔强,认真起来很不容易糊弄,这才叫那言官擦着汗道:“百姓无知,对公主之事胡思乱想,穿凿附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事儿原本是清者自清,绝没有让旁人来议论商量的。依我看,殿下不应该为此事分神。”
    此言一出,就听房玄龄重重咳了两声,道:“好一个‘清者自清’!老夫听着你这话有未尽之意,倒像是要说高阳‘浊者自浊’一般!民间将高阳说成什么样子,尔等真当老夫不知道么?若不能正本清源,要叫高阳如何‘清者自清’?”
    本身这事儿拿上朝堂来议论,众人心中就着实疑惑,只听房玄龄含怒开口,才晓得他原来早已知道。不过众人都没能摸透房玄龄的心思,只以为他想为高阳公主正名,才听礼部尚书崔敦礼缓缓开口,道:“左仆射的家事,咱们不好置喙,倒是民间所言,不知有几分真假?”
    崔敦礼是世传的官宦人家,往上数三辈就在隋炀帝的朝堂里做官,家世底蕴深厚,向来稳重勤恳,今日却一反常态,以咄咄逼人之势,反问房玄龄高阳公主之事,就叫房玄龄心中一动,道:“你这礼部尚书,管得是天下之礼,怎么我的家事,也要劳动你操心?”
    崔敦礼只是笑笑,道:“孔子复礼,天底下的礼便是一般无二的,哪里分大小,哪里分家国?礼崩乐坏,从来都是从小家开始,风气败坏,也都是从细微处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陛下立礼部,我自当恪守职责,多嘴问这一句。”
    有礼部尚书出头,其他人胆子也就大起来,才听又一位言官开口道:“其实殿下方才发问,非是我等不愿回答,实在是民间传言龌龊不堪,说出来玷污了太极殿这地方。归根到底是左仆射治家不严,放任流言蜚语,才叫百姓议论。有道是众口铄金,左仆射原该一早就多约束高阳才对。”
    这话说的其实并不是十分妥当,就是高阳公主下嫁之后,并不住在房玄龄的府中,而是另盖了驸马府,与房遗爱迁出居住,房玄龄再有本事,也不能跑去驸马府中治家,要想将责任推在他身上,就有些不太合适。
    然而房玄龄的表现倒是出人意料,闻言并没有多做反驳,只是冷冷哼了一声,这就转过了头去。从来人都是欺软怕硬,众人瞧见他这副模样,还以为他自知理亏,这就得了莫大的勇气,七嘴八舌数落起他的不对来。
    一时间,朝堂上纷扰一片,百官都将矛头指向了左仆射房玄龄,才叫李治在一旁瞧着,暗暗心惊,这才晓得众口铄金的厉害,知道唾沫星子真能把人淹死,换了另一个人站在房玄龄的位置,只怕早已羞愧欲死,无从承受了。
    然而房玄龄城府极深,又是早有准备,耳听着百官议论,身受着千夫所指,却依旧淡定如初,只作充耳不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