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登高一呼
国庆假期还没结束,双溪机械制造公司就再度变得热闹起来,在首云昊这一年坚持不懈地重磅轰炸下,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全国机械精英的汇聚地。新加盟的工程师们则在努力适应新的环境,过去的环境让他们感觉束手束脚,但要他们在短时间之内适应一种全新的环境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他们相对的是,最先进来的工程师已经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肩负起了独立研发新型机械的重担,这其中不乏天赋出众的佼佼者。
唐遥遥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个,早期在江城大学的时候,就有教授看中了她的天赋并预言她如果坚持在这条道路走下去的话,肯定会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而唐遥遥也确实没让他失望,这一年的时间里,她的成长速度快得惊人。
一年前的时候她还只是一个初涉设计的学步者,可她接受新型思想的速度快,加上在首云昊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资料。这让她受益匪浅,这些资料和国内现有的理论知识相左的地方不少,受经验主义影响,坚持固有理念的工程师太多,所以尽管他们也可以得到同样的资料,却很难比得上她犹如插上飞翔翅膀的思想。双溪机械厂一直在不停地开发新型机械,这让她的才能有了充分地用武之地。
唐遥遥的取得的成果和她本身孜孜不倦地态度有关,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了学习和实践中。即便是法定的假期比如五一国庆,在首云昊地劝说下。她也只匆匆回家了半天看了父母一眼之后,随后就又匆匆忙忙地赶回继续她自己的试验。
在她看来。机械领域实在太过博大精深,有限地精力不能浪费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尤其是那些被传得纷纷扬扬地关于她自己地个人问题。她更没时间考虑,像她这样美貌与智慧并重的追求者自然众多,追求的手段也是花样百出,可不管是谁以怎样的手法,她都一概推拒掉了。实在不厌其烦的时候,她还是给予他们非常大的期望“要是你能在这行业做出突破性成就,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首云昊为此感到庆幸,而且出于他个人的目的,还将她作为榜样让大家学习。她的精神确实让男人们感到羞愧,要是能激发起他们地争强好胜之心那他就更高兴了,他也在有意无意推动着这样的局面。
可他也在担心唐遥遥这样下去身体能否吃得消,后面得知唐遥遥的母亲处于待就业的状态之后,就把她安排到机械厂工作,顺便照顾她的生活。当然,这一切都不需他亲自操办,这类事情他都交给助理林晓菲去办的。
林晓菲办事细心又会照顾别人的感情,最重要的是她没什么野心,不会做出什么越线的事情出来。这点让首云昊很是放心,他现在挂着总裁的名号偷闲。林雷现在不管是机械厂还是特钢厂都有职业经理来打理,首云昊最重要地工作便是在技术保密上,同时还得操心地下基地的事情。
地下基地想要自给自足还有相当长地一段时间,现在还是需要首云昊往下面输血,他已经让林玫着手研究化学能和生物能量在机器人身上的应用,减少地面能源的消耗,以降低被发现的风险。于此同时。他也着令机器人探测地热能应用的可能。双溪镇以及所在的望月山距离本地著名的温泉度假村并不远,首云昊估计从那边获取地热地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而当前,首云昊还是把更多的精力地放在了之前早就定下的超级电池上。
以目前机械厂的机械制造水平已经可以设计制造超级电池的生产线了,但这一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在地面地机械厂生产。对于能保守多久地秘密。首云昊心里实在没底。毕竟这是在内地,他对这些员工的忠实持怀疑地态度。尤其在别人以民族大义和自身利益相结合的情况下威逼他们的话。
所以,首云昊还是准备采取之前那种化整为零的办法,时间拖得久点倒无所谓,反正他现在也不着急拿出来。他也就按照最稳妥的办法进行,地上地下两条线路同时开工,虽然说是智能机器人,可基地的机器人距离真正地智能还很远,光运算速度就是个大问题,想让它们进行研发还有很长地一段路要走,至少得把他们的硬件水平提高几个档次才行。
除去这些不能告人的事情外,首云昊还得面对更大的压力,这也是机械厂摆在台面上的艰巨任务,那就是虚拟头盔以及cpu生产线的制造。
随着海华和西方国家关系急剧恶化,他们的杀手锏一出,用他们的话来说“海华就像被掐断了脖子一样,再先进的技术都成了空中楼阁。”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华必须得做出一个选择。林玫选择的是十三亿人的大市场和不那么容易被西方国家渗透的中国政府,这次他们算是笑得最灿烂的一个。
双方前期合作已经展开,得到海华的技术援助之后,金立集团旗下的长江电脑也信心十足地拓展业务,依托背后的强大资源,长江电脑本就在逆势而上,得到海华的技术援助之后,更是如虎添翼,雄心勃勃地想要抢占原本被外国产品占据的市场。
但在机械制造方面,金立集团却显得力不从心,海华旗下的双溪机械制造公司的技术就比他们强太多。而有了技术却没有设备将其生产出来也是他们最痛心的事情,尽管这技术并不属于他们,但被人卡着脖子的滋味他们一直在品尝,对此也是深恶痛绝。
在和海华的合作中。金立集团以及王家已经捞到了足够地好处,但这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尤其是在看到海华地无穷潜力之后。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不劳而获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渐渐笑不出来了,和海华地合作是把双刃剑,随着双方蜜月期的来临,不好的消息也渐渐传来。受海华的拖累,金立集团也上了西方国家禁运的名单之列,尽管以前也在名单之中,但还可以偷偷摸摸走私些东西。现在这条路完全被切断了,求爹爹告奶奶也不行,即便是搞科研所需的高精密仪器也没办法搞到手。至于外交途径就别说了。除了弱弱地抗议外再没剩余的动作了,就算是印尼越南之流的国家都不会理会抗议更别说西方国家了。
为了摆脱被禁运的麻烦尽早开始生产,林玫四处游走,和港澳台以及内地的企业频繁地进行接洽与商谈。据情报显示,她希望从这些没被列入禁运名单地企业拿到所需的东西,而她开出的价格绝对可以让这些企业铤而走险,眼瞅着谁都有可能和海华私下来往。
事情发展到最后,这份禁运名单的企业名字越列越长,也真正意义上地成了对华禁运,禁运的项目也在日益增多。国内很多项目因此而停顿,科研也因没设备无疾而终,更有很多人因此损失了巨额的利益。
简单地说,海华把所有华人都拖下了水,这让很多人对海华恨得咬牙切齿,很大一部分媒体也尖锐地批评了海华的恶劣行径,还有评论称海华是阻碍民族发展和崛起的罪人。
海华集团自然不愿背这黑锅,林玫频频在媒体露面澄清事实。反驳那些批评的观点。
而海华的更多精力都放了在言论相对自由地香港媒体以及他们最熟悉的网络上,在这里,海华坚定地扛起了民族的大旗,打出自力更生的口号和他们口中的买办势力争锋相对。海华也没忘记宣传制造业的重要性,并结合过去几十年的经历。罗列出了详尽的数据。对此做了细致深入地分析,揭露西方先进工业打压后进地工业体系的事实。还隐晦地指出,这其中政府的作为也难辞其咎。炮制这类文章,不管是林玫还是芸儿,都是得心应手,一时间,各大论坛都转载并成为热点文章。
一时间,双方之间的口水仗打得不亦乐乎,这其实是两种思想的剧烈交锋“造船不如买船”地短视行为已经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印证,在忽悠中清醒过来地人们更多地选择了支持自力更生,依靠别人始终是个笑话,当然,这时候看笑话的却是西方人。
林玫打心底根本没把这些评论当一回事,首云昊更是乐于看到这种事情地发生,他笑着对林玫说“这些愚蠢的家伙!岂不知西方国家早就有这样的心思,我就是要把所有人都拖下水,我倒希望西方国家能坚持得越久越好,这样更能加深这些家伙的认知,让他们知道只有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
“你是想趁机抢回部分市场吧!毕竟现在的高端市场都是被国外产品垄断了的。”林玫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目的。
“那是!还可以让工程师们释放出他们的激情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得给点压力让政府看看,你在香港不用担心太多,该怎么说自己斟酌一下就成。”首云昊看得很清楚,即便是禁运,西方国家也不可能全部禁运,没有了中国的巨大市场,他们也会活得很艰难。而国内的重工业的发展,还得看政府的态度和意愿,他弄出这么大的动作来无非是想逼他们改善一下环境,要不然,他自己再弄个十几年恐怕也没太多的效果,重工业是一个浩大无比的系统工程,没政府的支持肯定是不行的,可他们的行为和癞蛤蟆差不多,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动的。
“我会继续努力的。”林玫在言论自由的香港可以公开批评政府某些行为,当然也可以登高指出一条发展的道路,至于她自己的安全问题那是绝对不用担心的。
充分理会了首云昊的意思,在林玫更加强悍有力地的炮轰下,又一篇震撼人心的战斗檄文出炉,这场论战也发生了戏剧性地转变。原来的原告变成了被告,海华成功地维护了自身的形象,并登高呼吁并号召全体华人为民族之崛起而努力,当然,这“民族崛起”是借此前有人罗织给海华的罪名,阻碍民族崛起。
海华登高一呼,得到的东西超乎想象,吸收了一大批鲜血未冷地青年才俊加入海华,有海外回归香港的,也有专程从内到香港的,就连海华旗下的机械厂和特钢厂前来的技术精英也不少。当然,海华的待遇不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这个收获之外,首云昊更在意地的是政府的态度。
高科技以及高精密仪器机床一直是对华禁运的重点,这次全面禁运虽然是由海华造成的,但知情人都很清楚,这一天迟早是会来临的。在经济萧条加剧的时候,又出了海华这样一个另类,有这样的结果也不奇怪,西方国家可不希望这个东方的国度趁机发展威胁他们。
事情闹到这一步,加上海华不懈地宣传,大家都深刻地意识到制造业是一切重中之重的道理。
出了问题还得解决问题!
而中国的初级制造业在过去的经济萧条中轰然倒下,进行产业技术升级的势在必行,但政府却始终下不了决心,也不愿意投入巨额资金在其中,如今被海华这么一闹,局面僵得不行。对首云昊而言,造势已经完成,民心可用,现在就看政府的表现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