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院病美人原配[年代] > 第639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39页

    穆冰莹惊喜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谢谢老师。
    关逢哲笑着摆手,不用谢,等你真的完成了,我这个老师就得谢谢你这个学生了,不说活着时候,等我死后百年千年,不发生意外,都得因为你这个学生,名流千古。
    老师,那个穆冰莹尴尬道:这套书编纂好了之后,我没打算写自己的名字。
    关逢哲笑容一顿,疑惑问:那写谁的名字?
    骆北风和杜丹也好奇看了过来。
    这些书,我一直认为是借读,从小就想着有一天能有机会交还到那几位先生手上,但没想到他们早在当年就已经去世,自古文人墨客喜欢自号居士,我查询到这几位前辈都曾以某某居士作过笔名,所以我打算出版后,名字写为居士先生,居士代表前辈们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先生是尊称。
    关逢哲听完脸上缓慢出现欣慰之色,惭愧惭愧,我所想之事,到了你的思想前面,尽显狭隘了,得学生如此,是我一生幸事。
    穆冰莹连忙道:是我刚才没有说清楚,老师才会误会。
    确实是我不能免俗,参入私心了。关逢哲摆了摆手,我比你多活几十年,更清楚你这件事一旦做成之后,会产生多大的轰动,罢了,不提这个了,你尽管放心去做,我会尽我所能助你完成此项合集丛刊。
    穆冰莹鞠了一躬,谢谢老师。
    骆北风道:那些老教授,要真能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把私藏都拿出来给小师妹助力,那前辈们也同样是居士先生之一呢。
    是,当然是。穆冰莹附和道:居士先生就是代表文人无私的一种精神,不单单只指一个人。
    关逢哲笑道:且不说他们知道后有多高兴,光是你小师妹这种境界,就够让他们羡慕我的了,一听完肯定会提高他们十倍积极性,抢着来给冰莹帮忙。
    屋子里顿时响起笑声。
    穆冰莹想到会顺利,没想到顺利之余,还多了这么多助力,真是庆幸遇到一位好老师,也感谢二弟当年的安排。
    第二天休息天,穆冰莹将顾飞跃叫来家里。
    顾蔚阳和罗慧走了以后,顾飞跃几乎就没来过这处院子了,即便是家人,但是叔嫂俩还是要避嫌。
    所以她同时约好了顾锐进潘乔,还有小姑子顾佳梦,平时大家都很忙,要很久才能将时间凑到一起去。
    大嫂,我想吃你做的菜,都快想死了。顾锐进夹了一大块狮子头咬着,吃得一脸满足。
    我也一直想吃大嫂做的菜。潘乔夹了一块鸡肉放到碗里,首都海鲜少,大嫂做的海鲜才是一绝,锐进还说呢,说我什么都好,就是厨艺这方面,学不到大嫂的三成。
    穆冰莹笑着给大家夹菜,好吃就多吃点,佳梦,你也吃,偶尔一天多吃一些没事吧?我还特地做了炸油饺呢。
    我吃着呢,其实平时也很少节食,每天要流那么多汗,不吃饭哪有体力支撑。顾佳梦拿着刚剥好的河虾蘸调料,大嫂,下午我帮你炸油饺吧?等你毕业之后回珠市,我能自己炸着吃。
    说到毕业。顾飞跃拿着卫生纸擦了擦手,大嫂,你跟我说的那事,我要先说一声谢谢,但我不能参与到主要编纂成员里,因为我去年就把所有课程学完了,今年一修完学分,就递交了提前毕业申请,已经批下来了。
    提前毕业?潘乔止住咀嚼,又感觉到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这么好的大学,不想着多学一年,多待些时间,居然提前毕业了。
    穆冰莹惊讶问:你不是说过打算读研吗?
    读,是要读研,不过不读这个专业了,我要跟着考古队出去逛一逛,回来后可能会直接报考考古学。顾飞跃端起桌子上的汽水喝了一口,大嫂,我现在去到第一现场,要是发现了什么帮得上你的古文,一定第一时间给你寄回来。
    二弟都决定了,穆冰莹也不好再说什么,你去之前,记得告诉爸妈和魏叔,不要先斩后奏。
    放心,一定一定。
    顾佳梦好奇问:大嫂,你是要读研吗?
    这个项目一旦成立,大嫂肯定直接读研。顾飞跃抢话道:我已经在直博资格名单上看到大嫂的名字了,这项目一旦开始,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完成,可能博士读完都完不成。
    是啊,任道重远。穆冰莹却没什么压力,本来就是她喜欢做的事,已经做好了数年长期准备,今天菜准备的齐全,就当是飞跃的毕业饭了,恭喜飞跃大学毕业。
    兄嫂弟妹们一起举起面前的汽水,对着顾飞跃道:祝贺二哥大学毕业,圆满完成学业。
    顾飞跃笑着端起杯子挨个敬道:谢谢大嫂,谢谢大家。
    顾飞跃很快拿到本科毕业证走了,跟着考古队一起向着全国各地出发。
    改革开放后,打电话非常方便,不但门口报亭里放着两三台收费电话,还有专门打电话的小店,顾飞跃经常一有什么情况和新发现,就会打电话告诉穆冰莹,为她提供帮助。
    穆冰莹成功考了保研考试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学业研究,连载文章,编纂明清文献之中。
    这套书名,在由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就定为了《明清古文史文献丛刊》,起初委员会并没有在意她的项目,毕竟才是一个在校学生,这样的事情他们见得多了,兴趣促使立项,很快便会因为项目的繁琐与文献的缺失半途而废,毕竟能叫丛刊和合集的,要整理的东西都是五花八门,小到民间用书,大到文武百官的诗话私信,数位皇帝审批过的奏折,还有刑律类判案类大量墓铭志等等,一个别集都能让人耗费数年时间去完成,何况是这么大型的丛刊。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