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阅军
东静静地坐在他的“皇宫”院子里,道士和吉安陪在旁边,看到帝国的君主在思索,他们没有打扰他。(读看看小说网):。他们现在真的是对这个小皇帝又敬又佩了。良久,东回过神来。道士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陛下,臣现在知道陛下为什么老是说不能死读了。陛下之聪慧,臣实在是难以企及。”
东笑了笑:“不,道长,真正聪明的是我们的先人,他们把所有的知识、经验、教训都留了下来,供我们这些后人参考,这也是神宗皇帝把司马君实先生的,命名为《资治通鉴》的原因。”
我们真的不要看不起古人,甚至贬低古人的成就,后人真的就比先人聪明?不见得。如果他们拥有和我们同样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我们很多事未必比他们做的更好。
“但臣不明白陛下怎么会对北兵那么了解。”道士疑惑地问道。吉安也看着小皇帝。
嗯,今天一激动说得多了点,这个漏洞要补救。
“朕也多是猜测,”东看了看道士。“北兵很强大,朕不能不尽力找寻他们的弱点,这就像你和吉安练推手一样啊。”
“杜浒将军弄了那么多口供,虽然很零散,但我们应该能从中找出他们的破绽。道长,我们在下海之前,他们突然有一段时间不动了,如果当时他们接着动手,我们的处境会比现在更艰难。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你想想是不是?”
道士点点头,这些情况他是知道一些的。
“更重要的是,先人们已经给我们很多提示了,他们过去的种种情况其实在上都能看到,没有这本,朕也猜不出来。”东指了指《资治通鉴》。咱总是有道理滴。
边上的吉安突然冒出一句:“陛下说的对,他们本来就是狄夷。”那是,在这个时代,中原之外的人在天朝人眼里,就是野蛮人,你说他们有再多乱七八糟的事,别人也会相信。东在心里面已经对帮自己解围的大太监竖起了大拇指。道士释然。
杨亮节走进了的皇宫,他也发现了帝国君主的变化,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这个小皇帝不像以前那么好摆布了,他变的越来越“狡诈”,但自己毕竟还是他的亲舅舅,有些话还是可以和他说的。读看看小说网请记住我)
“陛下,”杨亮节已经到嘴边上的“?儿”被他咽回肚里,经历了今天的朝会,他已经不敢太造次了。
“哦,舅舅,您请坐。”东在心里面咧了咧嘴,咱还没做什么事,亲戚就从海上又冒出来了一个。得,面子还是要给的,不能让别人认为咱刻薄寡恩。
“陛下天资聪慧,臣等莫不感佩。”杨亮节开口说道。
“朕尚年幼,还要请舅舅以后多加指点。”咱明白,您好话一出,必然有事。
“臣不敢,臣只是以为,陛下给军士们分了许多土地,但大臣们却没分,这似乎不妥,应该给大臣们也分点。”好么,这肯定是有人眼红了,想要好处了,所以撺掇着他来说话。老杨以国舅的身份,还不至于看上那二三十亩荒地。
“舅舅,朕现在不分给朝臣们土地,是因为朕想给他们更多更好的土地。”杨亮节楞了楞,他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
东指了指大陆方向:“哪里有更好的土地,他们是想要现在的荒地,还是想要以后哪里的呢?”
“舅舅,你告诉朝臣们,除了他们的家人,所有朝中大臣,朕现在不会分一亩地,因为朕一定会带他们回去取更好的。”
老杨的脸上神采飞扬:“臣明白了。”这话说出去,他既能向别人交代,也是很有面子滴。
停了一下,他又说道:“陛下,哪些禁军和义勇无论如何还是需要监军前去管束的,先王之法可不能违背。”
我已经将希望、信心和利益都摆出来了,也许有些就差让所有人都知道罢了。但我做到了这些之后,就不可能让你来拣便宜了。东笑了笑,打断了他的话:“舅舅,三天之后,我们再说好吗?”
景炎四年二月底的一天,琼山府外帝**营的大校场人山人海,从早晨起,一队队士兵就进入校场四周按区坐下。琼山府的人倾巢出动不说,周围八乡的百姓也全都跑来了,他们占据了一些山坡,树上也爬得到处都是人。
巳时整,帝国皇帝在众位朝臣和将领的陪同下进入校场,并与几位重要的大臣和将领登上了设在北面的高台,帝国在今天要进行前所未有的阅军仪式。
为了弄好这个阅军,更重要的是让其效果最大化,帝国君主和几个主要将领进行了秘密策划。水师除了执行必要的海上巡逻人员外,全部参加;步军警卫则去掉一些重要的、其他人还不熟悉的地方,全部交给刚上岛不久的张士杰所部,剩余的原岛上已受训人员一律参与;如此,参阅宋军将有六千多人。
在队列上,东按照后世阅兵的方法,稍加改动,规定每个方阵三百人,前面有一个领军。同时,虽然在服装、兵器、铠甲上做不到一致,但不同的队列里尽量做到统一,实在不行就徒手。在阅兵队伍行进路线上,受阅军阵将由东向西经过阅兵台,穿过大校场。
东原先不想弄军乐队,因为这个时代没有这个。可是没有乐,就还不够震撼人心,东考虑再三,指示苏刘义弄了十几面大鼓,事先就队伍行进的节奏,进行训练,以便相配合。
这是一场哪个时代前所未有的阅军,也是后世所没有的,随着禁军总教习苏刘义一声令下,鼓声响起,阅兵开始。
在震人心魄的鼓声中,首先是张应科和他的队伍进入校场,向阅军台走了过来。这不是正步,只能算是齐步。在没有好的鞋子或胶底鞋的情况下,练正步容易伤了士兵的脚。但是齐步走,您要是整齐,也是非常有强悍力的。
在人类的美学世界里,美绝不是只有一种。阴柔是一种美,和它对称的阳刚同样也是一种美。闲散是一种松弛的美,齐整则是一种凝聚的美。如果动作的机械给我们的是单调,但只要将它们合理的整合起来,就能够给我们带来流畅的美感。我们还可以举出动与静、奇与正等等各种各样美的形态。但所有美的形态,它都会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和刺激,特别是一种新的、没有见过的形态,它更符合人类猎奇的心理,给人的印象就更深刻。
张应科在即将进入阅军台前方的区域时,拉开嗓子喊到:“1,2,3,4”,随即漂亮地将右手中的剑竖到胸口,剑尖朝上,头摔向右边,向阅军台行注目礼。在他后面的队伍里则爆发出了整齐的“1234”。
同时,阅军台上,东、文天祥、张士杰、刘师勇和苏刘义全都严肃地举起了手,注视着队伍,行举手礼。鼓声更响了。
校场上的人全都张大了嘴,这的确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想象和见识到的。
张应科和他的手下已经从失败的颓唐中走了出来,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挺起了胸堂,也许他们就在凝聚着自己的杀气。
刘尚武走过来了,这个已经是老兵的军人,现在一定不会再有历史上的遗恨,除了比以前更锐利的眼神,他的脸上早已恢复了帝**人久违的豪气。他和他的手下带着骄傲的神采滚滚向前越过大校场。
谢复和他的南蛮子弟兵是最风光的,精神也是最足的,他们还没有进场,就得到乡民们铺天盖地的欢呼。啊,有什么比在家乡父老面前露脸更令人振奋的?他和他的弟兄们声音最响亮,动作也最利索。他以后一定会有很多麻烦,因为太多的人想进入他的水师,那是琼州人最大的荣耀。
邹?、张唐、林琦、吴希?、熊桂、陈子全等人也过来了。这半年多军营的生涯,他们身上文人的气质少了点,但英气更多了点。谁说文人就应该弃武?孔子还教射和御,只怕是后世的儒生懒和笨,丢掉了祖师爷的技艺了吧。这些久经磨难的人显得更加沉稳和凝重。是的,现在还不是他们出手的时候,但,会有这一天的。
翟国秀、刘浚、王道夫、周文英等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们的确再度被震撼了,在这样的军队面前,他们的属下实在是差的太多。他们还有选择吗?也许他们心里还是不愿意的,但他们的部下又会如何选择呢?
陆秀夫既有振奋,又有不安,他的“好学生”的行为已经昭示了朝廷中武人地位的变化。他说不出来这到底对不对,但他已经感到,大宋已不再是过去的大宋。
杨亮节也明白为什么他的外甥小皇帝对他的监军建议不致一辞了,因为这样的军队他已经没有资格插手进去,也没有人会让他插手进去。
宋景炎四年二月底的阅军,在后世的史上非常简单,“帝阅军于校场”,但它对帝**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以后每五年,帝国就要进行一次隆重的阅军仪式,而这一天,总会成为整个帝国的重大节日。
同样在这个月的月底,帝国朝廷正式颁布诏,凡三月一日前上岛的人等,一律分配土地,后面上岛的暂不分配。而这个日子,就成为后世区分行朝在海上前后时期的界限。
西南:很想写的更好点,水平实在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