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传旨,征讨安南!
“好!好!好!!”朱棣拍案而起,连道三声好字。
这可把旁边跟着他的太监吓了一跳,不过随后就是跟着朱棣一脸欣喜模样。
皇帝高兴,他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也就高兴了。
皇帝不高兴,那特么这些做下人的可就也要跟着不高兴了。
“传旨,召太子、成国公、兵部尚书入宫。”
朱棣连忙压抑住心中喜悦,对着一旁的太监说道。
“奴婢遵旨!”
太监应和一声, 便朝着大殿外走去,再之后吩咐了一些专门负责传旨的太监之后,便回到大殿之中等候着旨意。
没过多久,太子朱高炽、成国公朱能、兵部尚书金忠便赶到了大殿之中。
“此次召集你们来,是为了甘肃之事。”朱棣拿着手中的文件,交给了一旁的太监。
太监心领神会的将其拿着朝着太子而去。
“父皇,甘肃怎么了?”朱高炽心中焦急,问道。
甘肃之事,无非就是帖木儿之事,早在来时便打量了一下朱棣的神色,可是那模样不惊不喜,平淡无波,很是难以察觉到。
所以才会这般焦急的询问道。
“甘肃传来紧急军情,说是帖木儿死了,军队也挥师了。”朱棣言语不多,短短数语却将三人给震惊的脸上都直接显露出来了。
太子朱高炽一脸惊喜,连忙接过一旁太监正好传到的文件,打开一看,果然是如同父皇所言一般,当即大喜的说道:“父皇,此乃大喜之事啊!”
“是啊,陛下,此乃大喜之事啊!陛下,不知何时整顿兵马,挥师征夷?!”一旁的朱能大喜过望的接过话来。
当初为了镇守甘肃之事,朱能可是难受的一天都没吃几口东西,那时候争的头破血流的陛下也不让他去。
还安抚他说, 征讨安南必定用他为主帅,这才稍稍的让他安下心来。
如今随着这一道军情的到来,那可谓是最开心的就是朱能了,恨不得马上回家收拾行李,然后便出征安南,扬大明国威。
武将不怕打仗,反而怕的就是没仗可打,特别是他这种从刀山火海之中淌过来的,更是如此。
早就习惯了军旅生涯的朱能,这些日子在京城待得都快难受死了,除了时不时的跑出去打猎之外,也没有了什么好玩的事情。
“陛下,此乃大喜之事啊!”一旁的兵部尚书金忠也是一脸欣喜的说道。
他虽然是兵部尚书,可也并非是那种喜爱打仗的人,只是说对于此道有些心得领悟罢了。
实际上除了那些武将之外,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打仗的。
“哈哈哈哈!”一直沉着脸的朱棣,这时候听到众人的说法, 也哈哈大笑。
笑了好一阵子,朱棣这才说道:“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教训那些贼子了,一帮鸡鸣狗盗之辈, 也敢冒充安南国王欺瞒朕,简直是岂有此理,这口恶气总算是有机会出了!”
“朱能,你要多少兵马!”
朱棣大手一挥,直接问道。
朱能闻言,连忙起身,弯腰一拜道:“回陛下,区区安南贼子,臣只需十万大军便可平定整个安南。”
十万大军实际上还是多了,还是考虑到那方的水土原因,恐怕会有很多人战力大打折扣,不然按照他所想的,只要五万大军就足够了。
“朕给你三十万兵马,这一战,要迅速击破,要让四方蛮夷看到大明的实力,要让他们升起敬畏之心,要让他们害怕大明,不敢对大明欺瞒!”
朱棣亦是站起身来,大手一挥,便是三十万大军。
“这……陛下,区区安南,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一旁的兵部尚书金忠闻言,连忙出来劝谏道。
打一个安南,根本用不上三十万大军,这对朝廷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安南那边虽然号称大军有着数十万,但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一战就击溃了的。
“是啊,父皇,这是否有些太多了,后面所需的兵马粮草补给也会徒增数倍啊……”朱高炽这时候也跟着劝谏道。
既然成国公朱能有信心十万大军便可击破,那为啥还要用三十万大军呢……
“安南虽国小,不如泱泱中国,然而民众可是不少,足足有着数百万之众,那里毕竟失去了中原统治许久,若是举国皆兵抵抗,恐怕会大败而归。”
“先前敢于斩杀使者,便是如此。今日朕必将一举将其灭之,三十万大军,并不多。”
朱棣双目之中一丝狠意出现,三十万大军实际上就是为了确保无论如何都不会翻车。
以朱能的统兵才能,率领三十万大军想要大破安南,那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一件事。
他可不愿出现那种僵持不下的局面,他要的是平推,是横扫一切,一方面报仇雪恨挣回来面子,另一方面则是震慑住四方宵小之辈,令其不敢冒犯大明。
这才是为何他要一口气动用三十万大军的场景,而且他还要弄的声势巨大,让附近所有的国家都知晓他们在大破安南。
至于北方的鞑靼和瓦剌,他们自己掐架都来不及。
更别说跑过来骚扰大明了,又或是派兵增援安南,那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了。
更何况,凭借着边塞九镇,朱棣也并不畏惧这两个势力南下。
现如今得知了帖木儿果然病逝的情报之后,朱棣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杀心了。
“传旨,于各地守军之中调集三十万大军,分兵两路,一路以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精兵二十万自广西进军,另一路由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带领十万大军,自云南进军,共击贼子,以扬大明国威!”
“兵部尚书刘俊辅助军务,邢部尚书黄福、大理寺卿陈洽供应粮饷。”
朱棣一连说出自己心中所规划的人员配置,这是他老早就想好了的事情,早在当初大明使者被杀的时候,他就决定了人员部署,只是一直碍于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才一拖再拖。
至于兵部尚书为何会有两人,这也是常事了,很多职位上都是配着两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