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小说 > 回到北魏捡个老婆 > 第105章 一代将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5章 一代将领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局势彻底的倾斜向景王,陈举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与其负隅顽抗,倒不如给自己留下最后的尊严。
    造反是不会有活路的,当初为何设计景王先动手,就是想要借个镇守南方的大义合理派兵攻打,提前意识到这一点的景王终究是没有动手。
    如若当时景王派兵,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陈举不知道,世界上没有如果,临死前得那一刻,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年轻时的身影,或许真的错了吧。
    在得知安国公收取徐州的那一刻,他确确实实的失去了理智,被权力欲望冲昏了头脑,信任小人,直接造反,彻底的丧失了大义。
    一步错步步错,没有争夺皇位的想法,就不会有今日凄惨的结局。
    失去了陈举的领导,剩下的大军薄如一张宣纸,轻轻一捅就破,面对数十万的大军不堪一击,景王不费吹灰之力的收复了失地,再次见到陈举时俨然成为了一具冰凉的尸体。
    这个戎马一生的异姓王终究是没有完成心中的大梦。
    曾经那双凌厉的能够一眼喝退敌将的眸子,正遥望着夜空,在视线的尽头处,闪烁着一颗明亮的星辰,好像他的一生,时若灿烂,时若隐弱,但却闪耀在世间。
    景王俯下身子伸出手掌轻轻的合上他的眼眸,喉咙略微嘶哑,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是哽咽难言。
    秦亦站在侧面,心中感慨万分,途中从魏延口中听说了异姓王的生平。
    年轻时跟随着高祖征战四方,平定内乱,巩固政权稳固,中年时草原蛮夷进犯硬生生将其杀退,战功赫赫后来被封为大将军,但年事已高想要辞官,高祖追封其为唯一的异姓王。
    不过晚年却选错了路,潦草的结束了一生,人生只似风前絮,无论对错,既然已经逝去,那就都作连江点点萍,一切归于平淡。
    对于陈举,景王的心情是复杂的,若不是其三番两次的逼迫,他可能还是个闲散的亲王,不问世事,只待守好南方。
    景王摇了摇头,命人将他的尸首收起,然后离开军营。
    下午时分,秦亦一行人与之告别,随后先行回扬州,而景王暂且留在青州处理事务,同时决定不予追究他的所作所为。
    念着陈举的战功,景王最终不忍其死后遭到唾弃,于是放出消息对其进行洗白,称受鬼魅附身,才做出如此之事,然后命人将其厚葬。
    下葬那日军中来了许多的将领,有些是他的旧部,有些是闻声而来瞻仰的士兵。
    史官挥笔沾墨,将其生平公之于众,笔走龙蛇,苍劲有力。
    陈举,生于乱世间,因为生活艰苦,从小被送到富商的家里,在富商家作为一名低贱的下人,富商的儿子没把他当做人,而是将其当成了畜生一样虐待。
    后来稍大一点后,在一次被欺压之时,失手杀掉富商的儿子,然后潜逃,不愿再受到奴役,恰逢遇到征兵,于是选择参军。
    那年是晋末二十年,大晋处于四分五裂的时期,各路王侯将相纷纷招兵买马争夺地盘,此时他年龄十六岁,加入了魏家的军队,然后战场一鸣惊人,崭露头角。
    有一次战后,陈举跟随启王的军队入城,在外巡逻时,一位算命先生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王。”
    陈举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如今侥幸参军,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王呢?”
    晋末六年,陈举三十岁,征战十四年被封万安骑将,随大军出征,大军一共四路出兵,其中三路溃败无功,只有陈举一路胜利,攻下数座城池。
    文昌元年,持续几十年的大分裂被统一,高祖称帝,改朝换代称北魏,陈举被编入北魏军将领,然后四处征战,骁勇善战的他早已名声大噪,名号传入高祖耳中被其看中。
    文昌二年,高祖派遣陈举、常侍率兵平定草原之乱,自豫州出兵,北经雍州,再向北直到沅河,收复了沅河以南原大晋王朝的辖地,并在阴山以南的地带设置了军事要塞。
    同时从内陆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大晋时期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不但解除了草原骑兵对北魏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草原的前方基地。
    文昌五年,陈举奇袭草原,包围数个部落,俘虏首领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高祖千里封书陈举官拜北魏大将军,抗击草原的军队所有将领归其统辖。
    文昌六年,二出草原,斩获万余人,由于内部声音混乱复杂,许多人想要休战,碍于部落的声音,草原天可汗下令后撤百里休养生息,从此以后草原安稳了将近二十年时间。
    文昌十四年,蛮夷多次进犯北魏边界,高祖派陈举两路出兵,远涉十万大山,巧遇蛮夷部落,迅速结阵迎杀,以弱胜强击败蛮夷主力部落军。
    征战三年,打的蛮夷逐渐向西北的十万大山中迁徙龟缩,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而远征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二十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军队士兵、马匹损失十几万,兵器甲仗等物水陆运输的费用还都不计算在内,于是倾尽库藏钱和赋税收入仍不足以供给的费用。
    最终无奈撤军回守边境,陈举回京,此次彻底平定了北魏的边境问题。
    后来再次历经大大小小数十次的战役,高祖为表彰陈举、常侍的战功,特加封常侍为太尉,而陈举受封北魏大将军。
    文昌二十年,陈举辞去大将军的职务,五十岁的他可谓是功成名就。
    高祖舍不得他,但是耐不住心意已决,鉴于显赫的战功,于是赐予他异姓王,被派前往鄞州,准备让其当个闲散王爷。
    转眼间五年过去,朝中变幻万千,高祖退位,启王登基,闲暇的时间令陈举那颗好战的心再次躁动起来,后来巧合之间遇到了钱海,在一番煽动下,开始准备谋反计划,没过多久彻底的掌握了鄞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恐怕他也不会想到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文昌二十八年,景王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青州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为后人所祭奠,将其生平写进了史书之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