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掌 假象(4K)
随着刘禅道道旨意下来,整个五丈原大营便轰然动作起来。一种名为紧张的气氛席卷了所有人的感官,并持续发酵。
便如这漫天的雨丝一样,纷纷撒撒地掉落下来。
和董允、费祎等一众官僚渴求稳定的想法不同,刘禅对司马懿这一波到来是早有预料的……
毕竟手里捏着答案反推哪还有什么难度?
更别说司马懿有什么理由不来?
武侯病逝的消息恐怕在昨天晚上便被其人通过各种手段猜了出来——最起码,在司马懿的心中,此刻便是武侯未死,也处于不能理事的状态,不然旬月来种种应对如何解释?
没人比司马懿更了解诸葛亮!那一万兵丁便是试探,而接下来的前移大营就完全有些肆无忌惮的意思。
同时,转回到刘禅的立场,除了一开始稍许紧张外,到了后面真是越来越从容……毕竟嘛,眼下局势如此,就算是糟糕又能糟糕到哪里去?
如果真是一败涂地,被人一朝打落尘埃,那活该他这个穿越者死无葬身之地。
说白了,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力气,做就是了!
除此以外,刘禅心中倒也不是真的一点没底。
据他所知,这一时期蜀汉军队的战斗力是不比曹魏弱的,除了因地理位置受限的骑兵以外,其他兵种作战能力甚至比曹魏要强,不然袁綝老将军此前也不会说出五万打七万可以不落下风的话了。
当然,真正打起来不是这么算的,各处调兵遣将,何时进攻,何时防守,以多打少,以少胜多......这都是有先例的。
而打仗这东西,即使不借用千百年后的战争论科普,稍微有常识的人也应该都明白何为战争。
用稍微复杂一点的话来说,战争即为政治的延续。
而如果再浅显一点,战争无非生死罢了。
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起魏、蜀、吴三国交战至今,且不说什么君臣大义、家国情怀,这人是死了一茬又一茬,直到今时今日,还在前仆后继......
当然,战争从来不是孤立的行为,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扩大更不是瞬间的事情,相反,它需要时间的积累、情绪的酝酿以及来自整个社会的现实照射。
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而是由一系列军事行动组成,在某个特定框架下,交战双方都可以把对方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因而军事行动向极端发展的趋势又会得到大大的缓和。
这就导致了一个什么情况呢?
除非看到特别大的战机,或者被逼到绝境,不然任意一方都不敢彻底放手一搏。
便如现在的蜀魏两军,气势上看都没问题,但落到实处,蜀军只是在斜谷水上起了几座浮桥,而曹魏从前移三百步后便也是再无动静。
“粮秣不用忧虑,虽说之前打北原损失了一波,但后方赤岸府库和斜谷邸阁往来不断运送过来,再加之此前屯田所得,只要补给线不断,应该可以撑上旬月左右。”翌日晚间,五丈原中军大帐之内,新任尚书右仆射费祎走后,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董允便负责起了整个后勤粮秣运筹,“而旬日过后便是秋收将近,届时又可以撑上一会,怕就怕战端一开,流民四起,耗费起来,便是无底洞了。”
“这就不用考虑了。”刘禅摇头制止对方继续说了下去。“真到了那种份上,谁也没有办法,人都死了,还谈什么粮秣呢?多言无益……”
“喏。”可能是经历昨天一遭,董允说话却明显小心了许多。“那便是粮秣足堪使用了。”
“军队士气如何?”刘禅微微颔首,转头问向坐在主位上的姜维。“我听说昨天晚上左部扬威将军刘敏营中闹了一会,可有大碍?”
“回禀陛下。”乍坐在主位上的姜维还有些不适应,略显拘谨的拱手道:“昨晚之事,臣去了解了一番,却是士卒之间的私怨,无关此次大战。”
说罢,忽然想起自己似乎没有回答皇帝第一个问题,又连忙道:“但连绵阴雨,天色沉沉,士卒总归是有些厌战的,不过这点想必对方也是如此。”
“士气还需重视。”刘禅拢手在前,提醒了一句。
“喏......臣今日便已传令下去,适当在餐食里放上少许肉汤,应该能有所缓解。”姜维在稍微一顿之后,继续说了下去。“只是这么一来,消耗便更多了。”
“这是哪里话?”刘禅摆了摆手,直言道:“只要士气提升上来,战时少死些人,便是消耗大一些也值了。”
这话听着颇有人主之姿,姜维也自然是拱手称是。
旁边董允再要说话,却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一个满身狼狈的信使捧着文书走了进来。
黄皓赶紧上前接过,便要递给刘禅,刘禅却努了努嘴,示意先给姜维。
待到姜维恭敬接过打开去看的时候,却是忽然惊疑出声。
“出了何事?”刘禅询问道。
“陛下,乃是孟将军急报。”
姜维连忙将文书递过去,同时解释不停:
“却是前方斥候探得一个时辰前曹魏大营再度有动静......”
“终于来了吗?”刘禅伸手接过,打开一看,心中一动,却又当场失笑,并直接开口:“他们居然退了吗?”
“便是如此,却是退了两百步再度扎营。”姜维勉力收拾情绪,拱手道。
“这又是什么意思?”董允简直有些糊涂了。
仗是这般打得吗?
刘禅摇了摇头,却目视姜维:“可有什么想法?”
“臣可以大略猜度。”姜维想了想,沉声道:“如果前番看确像疑兵之计,但连续这般就有点假了,司马懿也不是如此无聊之人,他此举定有什么目的,或是北岸,或是此地。”
刘禅点头,这便跟自己想的一样了。
其实很简单,司马懿哪里会无聊到这般地步?再说那阴雨天来回扎营不要烦心费事、消耗精力的吗?
与其用这般计策,不如老实歇着养精蓄锐多好?
那结果就显而易见了,司马懿定有阴谋。
帐中一片安静,董允想要开口,却一时想不到说什么,以至于蹙额思索起来。
刘禅看着帐外的细雨也是一阵出神。
事情是很简单,怎么处置才是关键。
且被司马懿这来回捣腾了几回,不说到时大战具体如何,就说这战前的思绪都耗费了不知道多少。
良久,刘禅方才缓缓道:“把这封文书给左将军送去......顺便抄录一份给王子均。”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左将军吴懿督左部军事直面北岸,而王子均乃是关键后手,自然也要让其知晓。
听到刘禅吩咐,董允也不敢怠慢,便当堂磨墨,照着那封文书重新眷抄一遍。
待到抄完后,却是拿着那封文书犹豫了良久,方才恭敬道:“陛下,既然如此,我们的部署是不是要动一动?”
“万万不可。”没等刘禅说话,姜维便着急回道:“此时此刻,对方愈动,我们就要愈静,不然军心不稳之下,万事皆休!”
刘禅一怔,也随之颔首:“是这个道理。”
与此同时,斜谷水往东差不多二十里地的地方,司马懿大营便驻扎在此处。
颍乡侯、卫尉、大将军军师、持节督长安军事辛毗辛佐治独自坐在中军大帐主位上暗自皱眉。
说来可笑,本来奉命节制司马懿的他居然被骗了!
你敢相信吗?司马懿这人狠起来连自己人都骗!
明明说好的只是渡河去跟郭淮商议接下来的战事,去去便回,结果这都整整一天了,还没回来。
关键是,他人没回来,信使却往来不停,这来来回回、前进后退的把戏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辛毗强忍住心中不安,刚准备静下心来读书养神,外面忽然一阵骚动,却是大将军信使又来了。
辛毗暗叹一声,只好放下手里的经文,整理好衣冠,吩咐信使进帐。
“说吧,你们大将军又有什么事?”见到其人还要行礼,辛毗忍不住挥手阻止,直接问道。
“回军师的话,大将军乃是让军师分出骑兵五千,只带兵器,不带马匹,北渡渭水,渡河期间向西拔营五里以掩人耳目。”
这信使是个小校,言语表达倒是清楚。
“......”辛毗微微颔首,对此布置居然无甚意外,面无表情:“那你们大将军可说何时回来?”
“......这倒是没说。”小校楞了一下,低头思索片刻,随即拱手。
辛毗:“......”
“那便是不回来了。”辛毗叹了口气,随后对着有些不安的小校挥了挥手:“行了,你下去吧。”
“诺。”
待到小校走后,辛毗缓缓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来到帐门口,看向天外,眼神中隐约透露着一丝担忧。
他要是现在还看不出来司马懿的想法,这个军师也干脆别当了。
只是看出归看出,心里倒一面是惊愕,一面是怀疑。
惊愕的是从来小心谨慎的司马懿居然一改往昔,行事如此大胆。
而怀疑的是,对面的诸葛孔明是不是真的死了?
如果死了,这个计划就很有可能成功;而如果没死,眼下这笔账就要重新算一算了。
实际上不止辛毗在怀疑,司马懿也在怀疑。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但这种事情没亲眼看见总归是没底的,可越怀疑,司马懿心中就愈焦躁,以至于坐立不安,寝食难下。
晚间,魏军北原大营内,司马懿静静的站在原上最高处凝望南方,刚刚从阳燧过来的郭淮眼见此景,没有打扰,只是恭敬地候在一旁。
“是伯济吗?”司马懿听见了雨中的脚步声,头也没回的问道:“可是信使回来了?”
“回大都督,正是信使回来了。”郭淮拱手行礼道:“按照您的吩咐,军师一日间送过来八千骑兵,皆是精锐。”
“算上这八千,此地有多少兵了?”
“三万多一点”
“三万人,其中只有八千骑兵,也将将可堪一用了。”司马懿略显随意的说道。
“能否得用还要看都督如何决断。”郭淮不卑不亢道。“如果诸葛亮死了,这三万人也够用,如果他没死,再来三万也是无用。”
“......”闻听此言,司马懿忽然转头,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这个人,宛若狼目。郭淮却只是低眉敛目,仿佛不知。
良久,司马懿忽然哈哈笑了一声:“伯济此言发人深省,却是我多想了。”
“都督身为一军之主,多想也是应该。”郭淮平静以对,却是再度拱手:“那末将便下去准备了。”
“去吧。”司马懿面带微笑。
郭淮转身离去不提,司马懿的眼中却陡然闪过一丝精光......
五丈原大营内。
刘禅失眠了。
明明心神煎熬,一双眼皮却总也合不到一块去。
纷纷杂杂的思绪不断飘来,让其烦不胜烦,索性直接坐起,披上棉袍,点亮油灯。
没过一会,黄皓便急匆匆的自旁边小帐中走来侍候。
“我这心里总有些不安。”刘禅平静吩咐道:“你去姜维帐中问问,是不是已经准备妥当了,再问下对岸的司马懿大营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小心些莫要惊动他人。”
黄皓领命而去不提。
姜维此时倒还未歇息,见到黄皓此间行来也是吓了一跳,却不敢多问,快速答完两个问题,黄皓便再度回返。
“他是这般说的?”刘禅平静问道。
“唯。”黄皓小声应是:“大都督说曹魏大营自日入之后便再无动静,其他准备也已经妥当。”
“那便好。”刘禅点了点头不再言语,却只是默默的坐在塌上,望着灯火,静静出神。
却说战争中个人的微小情绪似乎并不值一提,因为无论存着什么情绪和想法,在战争开启的那一刹那便都会很快变得无人在意。
生死面前,一些情绪算得了什么?
可说归说,谁又真的能无视这些呢?
便是竭力压制,也是昨日黄花,随风消散,可根却在那里。
一时半会想甩开,哪有那么容易?
都是假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