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国万历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莲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莲

    张居正回家了。
    人是会变的。在以前,张居正好面子,张府外车水马龙,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以此为乐事。
    对于国家的事务,身为顾命大臣,国家元辅,他尽心尽力,事无巨细都要管,经历了这么多的风浪,他都挺住了。
    但是时光不饶人。
    他老了。
    真的老了。
    今日的文华殿中,张四维的长篇大论,换做以前的时候,听了开头就能分析出具体的含义。
    而今日,却从头懵到尾,以至于不敢发言,还是最后张四维说完,他才明白其策的用意。
    还是那颗树,在庭院里,张居正出神。
    “老爷,外面风大,可别把身子吹坏了。”老管家看到,走过来劝道。
    “是啊,老咯。”张居正摇摇头。
    老管家笑道,“老爷又不老,才五十岁而已。”
    张居正点点头,五十岁的官员,大明并不少,不过他能感受到,自己的身子不大行了。
    每一日都能感受到时光的流失,年轻的时候他身体就不健壮,这些年来病了几次,越发的容易疲劳。
    精力更不如以前,只办理半天的公务,下午就没有了精力,头昏眼花看不了公文。
    只能让吏员念给他听,同僚们虽然不说,自己却能感受到这种心灰意冷的感觉。
    “老爷因为朝事操心太甚,以致于病了几次亏了身子,只要用心调养,还是无碍的。”
    老管家是张居正从家乡带来的老人,在张家几十年,什么话都敢说。
    张居正叹了口气。
    “如何又能不操心呢,当年先帝顾命,幼帝依赖,国事危曳,身在其位,我又如何敢不操心呢。”
    “几位公子都有了功名,我虽然不懂朝事,也听客人们说,如今国事大好,老爷何不功成身退,颐养天年呢。”
    换做其他人不敢说这种话,但是老管家和张居正几十年的感情,说这番话却是真心实意的为张居正着想。
    才五十岁的人,头发花白,枯瘦淋漓,老管家和张居正是同年人,却仿佛相差了十几岁。
    在老管家的眼中,张居正实在是那书中所说的大贤大德的好官,谁能向他家老爷这般,身居大位还能这般操劳国事。
    老管家在京城几十年,和那严嵩,徐阶,高拱府邸的管家都有交情,哪一个人向他老爷一般,为了国事得罪天下人。
    当年读书人几番围堵张府之事,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急流勇退,功成身退。
    听到老管家的话,张居正默默的回去了,并没有否决。
    朱翊钧回到了文华殿,也在思考张居正。
    张居正今年以来,仿佛变了个人,不是说变了政治主张,而是思维敏捷迟缓了。
    他还记得十年前的时候,张居正说话有条理,和人交谈数言之间,就能看透人心,一针见血的提出想法。
    那时和张居正谈话过程的感受,朱翊钧至今都还记得,还曾感叹过,这些名臣果然厉害。
    “先生最近身子可有不好的地方?”
    李现听到朱翊钧的问话,有点茫然,皇爷怎么会想到这个,自己也并没有听说张居正生病啊。
    话不敢说死,李现吞吞吐吐说道。
    “回皇爷,张先生身子并没有哪里不好的地方,御医每月都会去探诊,如果有不便之事,奴婢肯定会第一时间得知。”
    朱翊钧点点头。
    “先生的身体,关乎国家社稷,你们一定要用心,对于张府的一应供应,必须要极好的,不能比朕差。”
    “皇爷早前交代过,奴婢必不敢慢待。”
    交代了李现,朱翊钧这才准备休息,按照历史,张居正满打满算,只有四年多的寿命了。
    朱翊钧失眠了。
    抛开了国家的政事不谈,只论十余年来和张居正的感情,朱翊钧不是铁人,他也有七情六欲。
    这四年的时间,到底要不要让张居正颐养天年呢。
    历史上,张居正死在了任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没有半分的虚假。
    要论国事,朱翊钧还离不开张居正。
    清查田亩之事,福建还只是开端,以后还要铺开全国,难上加难,最后导致民愤极大。
    在大明,地方大户就是民。
    不谈国事,可是自己怎么跟张居正张口?
    “先生,你时日不多,朕不忍心,让你回老家颐养天年。”
    这种话说出来,恐怕张居正第二日就开始绝食了。
    两难啊。
    朱翊钧叹了口气,一夜无眠。
    国家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虽然朱翊钧登基以来,素来节俭,并以此告知天下,但是地方仍然我行我素。
    不光宴请成风,南京考虑到官员同僚宴会多在夜间,骑马醉归,无处讨灯烛。
    明孝宗开了口子,南京发扬光大,让街道各商户都要用灯笼传送,南北两京皆如此。
    朱翊钧身居皇宫,岂能闻天下事。
    “南京各衙门摆酒,吏部是办事的官吏,户部是箩头与揽头,吏部与六科是教坊司官徘,兵部是会同馆马头,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是店家,工部是作头,太常寺神乐观道士,光禄寺是厨役。”
    灯火通明的大厅,一个官员微醉,红着脸依依指着同僚们打趣,同僚们笑而不语。
    最后指着满桌的山珍海味,“问这一桌多少钱,主人只给银二钱。”
    这话说的趣极,陪酒的女子们掩嘴而笑。
    “美人笑了,得喝一杯。”官员搂着身边的姑娘,拿起行酒用的银杯盘,装满了酒亲自去灌。
    那姑娘半推半就,“老爷饶了奴吧。”
    软绵绵的轻吟声,勾动人心发麻,那官员一手搂着姑娘的细腰,一手喂着姑娘喝酒。
    姑娘的手推在官员的胸前,纤细的手没有丝毫的气力,细眉卷起露出痛苦的眼瞳,最后呛了几声。
    回头埋怨的看向官员,一副可怜的楚楚动人。
    “老爷不懂怜香惜玉,把奴灌醉了,奴还怎么伺候老爷呢。”
    “哈哈哈。”
    那官员上下其手,笑道,“醉了好,醉了好。”
    到了最后还把姑娘的绣鞋脱下,姑娘露着脚,埋着头不敢看,脸上羞的通红。
    “各位,这银杯太俗,得换成“金莲杯”。”官员把酒杯放入鞋中。
    “你呀你。”
    客人们皆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